战争95:人类情绪心理学的周易建模(CHITA.2024.12.31)


战争95:人类情绪心理学的周易建模(CHITA.2024.12.31)
情绪心理学是一种把人类的基础感情作为标准参照系的现象分析方法,因此我们首先需要筛选主要的类,然后对不同的类进行语意的排序,最后才对不同参数组进行分配,力求可能对情绪作出较为精准的定位,同时对不同参数间的关係给予某种自洽的维度性的解释,以供对不同的假设情景中的情绪的位移进行度测和分析,如果可能,最好是可以导出为某种便捷的路径。其中,需要注意尽量对类的分配具有普适性、对称性、完整性,同时其子类具有较清晰的阶梯感,不能呈现凌乱的堆砌,而是具备一些内在的稳定联繫的线索,当完成以上诸部分后,最终才将其词语的名相分别和周易的位格进行试错式的配对,潜在地其实是想要去完成这样的企图:可以直接套用河图、洛书的既成法式,重新对情绪的关係进行立法,当然,这些都可以看做为是尝试性的、但在实际的过程中,我们也的确可以发现到某种不言而喻的趣味性,有点像是一个小游戏。简单的解释如下:
1.幸福/痛苦的经典对子,其中间的过渡分别为快乐、喜悦,忧愁、悲伤,此时从痛苦至幸福的过程就构成一个渐进的锁链,用以描述人类基本情绪的核心部分。2.热爱/憎恨的对子同样具有过渡:钦慕、接受、拒绝、厌恶。此时很容易发现这种组合生成的法式的逻辑特征是:当喜悦/忧愁的初级情绪分别上下进行扩展的时候具有“对总体感受的核心价值”的态度,接受/拒绝的初级情绪就具有“对他人的亲密程度的远近”的倾向。3.此时在善助、同情、关注、悭吝、嫉妒、诓诬的锁链中,关注/悭吝的情绪具有“对他人具有何种程度的共情”的世界观。4.在谦逊、平敬、自省、我慢、贪婪、嗔忿的锁链中,自省/我慢的初级情绪具有“拥有什麽样的返身性的自我”的本体论。——至此,从本体论至世界观、至行动、至综合价值的逆向演绎得以自洽,因此类的方式比较明确。另外,观察到上下演绎的指向性,因此4x2=8构成为周易的基本锲套的先天卦数,那麽事情就简单了,直接套用上去就可以,按照卦的逻辑设计原则,此时天、泽、火、雷、风、水、山、地就可以把情绪这个总的概念给接引至传统的易学的领域。
至此,鼓舞人心的事情是对河图(先天法式)和洛书(后天法式)的名相的参数变换,插入一句,原点中心是一个名曰“平静”的概念,其实对应的是鱼眼(即太极),这个点的政治学要求是这样的:集体和个体的统一,社会和情绪的统一,当然也可以有其他说法,但为避免累赘可以略去,抓住核心是重点:
然后,把上述3x8=24个因素执行洛书变换,则形成先天初、中、高级挂组对后天初、中、高级挂组的对照,合计3x2=6个,如果不考虑对同一个主卦的3分渐进,则可以理解为只有某1个,特别是当我们选择某个特定的概念进行分析的时候,下面以后天、先天中级卦组来举个阐释的例子:
因为平敬、同情、钦慕、快乐,和贪婪、嫉妒、厌恶、悲伤的先天顺序是可以理解的,所以后天顺序的厌恶、平静、贪婪、同情,和悲伤、钦慕、快乐、嫉妒就变成不可理解的,其实后者也可以理解,但一定是某种情感上被扭曲化的、物化的理解,比如这麽说:厌恶这些奴隶,但是我平等地尊敬他们,虽说不可能阻止我内在的那种贪婪,为此后果,对其致以比较深刻地同情。或:悲伤啊,导致我心中钦慕那些高高在上的权力、资本家,从他们那裡看到某种的快乐,这令我产生不可湮灭的嫉妒。——如果还未理解其中三昧,请对照先天性的理解:我平等地对待一切人,对他们分别具有相得益彰的移情,爱慕那些高尚的人品但也并不藐视那些不幸的人,这种平等心令我感觉到一种真正的快乐。如果我内心具有贪婪的念头,就会对超出于我者产生并不斯文的嫉妒,令我对他们感到厌恶,这个想法,会使得人生陷入一种虚无的悲伤。其他均可以进行类似的阐释。
准备收尾。我们阐述问题的目标并非阐述问题,而是解决问题,理论的价值在于对行动作一些有效果的节制。此时,从洛书至河图的路径,就是从理论至实践的指引,本体论不能只是本体论,世界观也只是某种纸上或心中的观念,它们都得转化为行动和价值,才具有意义。这裡再举一个例子:
从后天高级卦组中的善助,到先天高级卦组的幸福的跃迁,所暗示的是:当我们执行善助的观念时,需要提前把善助理解为“至幸福的行动”,同时,当我们执行诓诬的观念时,需要提前把诓诬理解为“至痛苦的行动”。理论上而言,即后天象数朝先天象数的超越,经验性向超验性的回归。
就好像是在炼丹的时候,需要把火候翻来倒去,目的不是以现实性的洛书为本真的,而是以所从何来的河图为本真的,此时,洛书至河图的超越就是现实向理想的引渡,这个法式具有一种中继性的确定力量,值得我们加倍地予以重视。
其政治学的对照物是:“离”卦只是一种表相的颠覆,但对它的再颠覆却构成为更伟大、雄浑的“乾”卦,同理,人类历史进程的所有客观阶段盖莫如是(何论小小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