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53:帝国迷墙(CHITA.2022.10.26)
(2022-10-26 07:52:00)战争53:帝国迷墙(CHITA.2022.10.26)
Hey! Teachers! Leave them kids alone!
All in all it's just 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All in all you're just 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Pink Floyd(1982)
如有一种伪造的叛逆难以言说道德与否,就提出新标准:非但表达他的忿怒,而且需要表达准确的忿怒。换句话说,依然存有许多的情绪的分岔:其中一部分反抗者虽以自由之名,却以相同的理由跪倒在另一部分的强权的足下舔乞。——最要命是这判断的情何以堪的两难!
请捡起地上的剧本!知觉到某种生命的力,知觉到这种力的眩晕、爱上这种高贵印象的茫然无绪。
到迷幻之墙的峭壁,流下你高贵的眼泪,也打湿、宝蓝色的镶红丝縧的帝国,闪耀她性感迷人的衣裙。
「反抗」这种行为是否也是纯粹的,也可以解释为对命运安排的独立与不屈?是否可以:初衷与画面之间,反抗者的路就是距离最长的路、而不是最短的线段;反抗的本质似乎倾向于变态:不索求舒适的快感、反而去掠夺一种苦涩但清新的思念。
法国学者加缪说反抗:受压迫的工人阶级反抗资产阶级,却面对革命的果子产生了更大困扰:是否就提醒我们:有必要一种私有利益与公共利益的调谐:创造的公平、补偿的正义。但此方案的如今变式只是某种被全球政府忍受的帝国的建筑之花式。
但是,我们也有某种探讨,核心无非预先就承认均衡性、在实践中完全没有产生令人满意的道德感;相反,为一堵不可匹敌的「迷墙」而建立的政治关系、就无法避免导致了世界本质的彻底玄幻度:
民族、种族、语言、习惯与地域性等都是最初人的社群认可,它们共同的思想性即民族精神;这种精神是集成域的活者,要求把生存的要素予以社会学的外化:活者的精神外化即生存劳动的产品、制度、机构,活者之活的实体即国家;国家的本质是活者的精神投射的象征与实践;国家不只是活者的意志的结晶与形态,而且奋力地要求去返回到活者中去、以完成得以圜转的理性/辩证的自洽。
先设有A型的单独者(社群或国家),被理解为活者的球体;A与非A的B是交互的面对者,因为非A的B是A的环境、所以正常情态之下的A具有「砖」的体征;同时,非A的B也是被生产的、而且是通过某种独特流程而被C生产;最终,虽说C也可以精神实体即国家的名相出现在政治经济学的术语(事实上更为精妙),则就被命名为具有统治者位格的帝国。此时的多重构建:a)B型的聚合的外化的历史序列,C取得对B的挟制、并可执行时空与段位的生的注射。b)B型的活者形成平行式的群落、在得到注射免疫的同时也就成为适应程序之下的物的异化者;因为B是A的概率性的背景,所以B是A的同化性的理想;非但B可以提出对自身分化的要求、而且A仿佛也就是要提出这种次级转位异化的旺盛的渴求。c)因为A的「返回」是作为单独者的思念的埋伏者、就以无边的乡愁在迷墙里重生了新血清香的抗体:
A的古怪部分挣脱B的束缚成为游离的小球/方格,漂浮黯蓝的夜空;但其经典部分依然盘亘在峭壁上,主要是以币值与道德援助的样子攀附着、如同我们漫步城墙之下,可以抬头看到了开出的墨绿色的小花、以似乎是自由的样子在呼唤其爱意缠绕的堕落,只是碍于这清爽的空间、暂把一切的慾望给伪装,此时也就听到了曲折动人的宫廷的钢琴:
好比木头的琴键一片一片地翻开又飞去,整堵萧瑟的迷墙插上了帝制的雪白翅膀;这头巨大的时光的暴力机器、正逐渐地平息在寒冷秋日的齐肩动荡的黑麦的汪洋,它也在洞穿的雕花铠甲上血流如泉、呻吟不止,仿佛就是这颗迷茫的星球、正把自己的可耻的伤口给彻底暴露在遥远方的另一场无涯的仙境。
啊,今夜的天空是一场车前子、葵花、野菊的盛宴,听到令我心跳的雷电。
啊,飞翔吧,是帝国斜阳的临终怪梦,他可怜的、挥舞双翼的姿势并不如年轻时候的有力。
撕毁、并阅读,在空灵浪漫的信箱,并如期地去爱上、你凉月如霜的晚钟的实体。
请杂役们把如风的影子四下里捕捉——并举起,映照在十月清甜的桂花、洇染了我相思寂寞的迷墙。
你,把无限的土地与河流内化在桑木的心房,分解到帝国平行的拒绝、破损的丰收与神格。
歌唱吧!梦游的方块在桃花之下歌唱。此时的你打响铿锵的节奏,天空就轰然地裂开一道无边的香水。
你看到一支、又一支帝国的瓶子,升起在五彩缤纷的竹林与砖墙。
这是你、也是我青红致幻的电子,照射金灿灿的钢枪与黑糊糊的砖墙,以维护最低人格的反抗。
当蓝色的连复段落停止了晚风里的飘荡,就呈现为一面写满了帝国的旌旗:你的目的只是我的目的,而你压根就没有目的。
一支完全隐身的爱情,这是迷墙的艺术:「All in all you're just 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