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09:价值判断的起源、投射、返回的速记(CHITA.2022.04.20)
(2022-04-20 22:51:09)战争09:价值判断的起源、投射、返回的速记(CHITA.2022.04.20)
价值判断的法则形式可以被简要地理解为道德,因而我们追究这些形式的来源、就是去刻画它所赖以成立的那些投射。为了理解道德之投射,我们必须把认知的流程分别建立投射的系统、通常而言要由知觉开始。
一:起源、投射
1a)初级投射:无知——非确定杂多/随机感知——感性(客体)——确定质料/无机印象——事实。
2a)二级投射:非确定特征/随机整理——知性(前主体)——确定属性/无机分类——概念(名相)。
3a)三级投射:非确定外延/随机联想——理性(主体)——确定内涵/有机关系——判断(推理)。
4a)四级投射:新增超验要素/有机观念重构——信仰(拟自性)——生成理念/价值——价值判断(道德)。
5a)物自体断裂地带——自性(物自体)——自解析式——意义(真理)。
二:返回
3b)判断(推理)——注1:判断返回理性,不直接返回概念、不直接进入价值判断。
4b)价值判断(道德)——注2:价值判断返回信仰,不直接返回判断、不直接进入意义。
5b)意义(真理)——注3:意义返回自性,不返回道德/价值判断、意义以自身为真理。
三:价值判断(道德)的注释
1.价值判断(道德)唯有预先承认信仰及等价物才得以逻辑自洽(返回自身主因)。
2.一种逻辑自洽的价值判断(道德)一定归属在信仰及等价物之内。
3.宗教上帝、政治乌托邦、科学主义、哲学主义,可以不同价值表现形式充当信仰等价物。
4.信仰等价物的一般等价物是拟自性,反映了社会整体作为意识形态所直接投射的非真镜像。
5.拟自性对於自性的逼近是一种不可能,拟自性也就是对此不可能性的可能的图腾/崇拜/仪式。
6.作为仪式的自性无疑是虚构的,但这种虚构已经凝固为坚实牢固的现实,因而社会是现实的,为了加倍地现实下去、人们必须赋予社会以价值,从而得以生动的判断之形式而不断地延续下去。
四:战争的启示
意识作为意志的意识、仅仅停留于判断(推理)是远远不够的,这里恰是一种待解决的五度非稳定性,心灵的潜在渴求就是停泊至它的边境的元音:要麽回归到深刻而缠绵的无知领域、要麽进入它的自性,为此生命之价值植根自性之不可能性的降解的申诉、即信仰及其等价物作为拟自性替代品的仿相的解析、诠释、编织,这样的意识形态都成立在有明显预谋的创造性的结果的广阔的内部,其中自然且必然的包括了战争:这种心灵之品的虚构的实在界的最激烈方式。
如果信仰的等价物、作为一般等价物
成立!那麽看到只有虚空——及它的
一无所有。看不到新教的蹒跚、漫步
天主的残垣——与断壁之上。也没有
东正的尸骸——只是北风嘶吼。子弹。
嘶吼。写下的不是死亡、不是死亡!
而是满山的、经文耀眼——在其中
挚爱的人睁开了它们——无边的神眼——复活!
这样的仪式、就是我们的道德——悲凉的——哀歌!
这样的信仰,也是你们的自性——倒卷的——投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