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结伴访古·重访新浜济善桥遗址

(2020-04-03 09:22:22)
标签:

杂谈

还是在六灶港的北岸,结伴访古由仁寿桥向东约一公里,在一条比较开阔却在周祝公路处戛然而止的支流口上,两个砖墩突兀在河面上,只消稍稍辨认就能确认是一座单跨古桥残留的两个桥座。这里处于祝桥和六灶之间,属于北面的六团新浜村,它是济善桥俗称铁店桥的遗留物。

结伴访古·重访新浜济善桥遗址

*俗称铁店桥的济善桥遗留桥座

残留的桥墩浸泡在河中,看似砖砌而成,地道的糯米石灰浆牢固至今,实际上它的外围本还有一层花岗石整齐砌置的桥墙,桥座中间的填充物尽管还是青砖和灰浆,但并不紧密排列,相对就简单一些了。当年的古桥无疑是单跨的,残留桥墩东西堍应该与河岸相接,组成了沿六灶港的交通要道,也是纤道的一部分。这样一来老石桥似乎把宽阔的支流河面给收窄了,不知是老河道原本就这么宽,还是后来再拓宽的。

以前曾经有计划,把看到的南汇古桥无论是完好还是残缺的,每座都记一篇博文发在新浪上,但后来有部分被私密,部分被删除,自己也搞不清记录了多少座。因为这种正在远去的古桥不为人重视,破破烂烂的也不可能进入到文物名录中,有些连桥名也没有,我看过一次渐渐地就忘了。好在李凡还记着它,此次重访也没有忘了这两个残桥墩。

结伴访古·重访新浜济善桥遗址

*古桥遗址东侧的新浜村小广场

在桥墩东侧沿周祝公路有新农村的小广场一座,一块醒目的宣传栏明确了这里属于新浜村第十二村民小组。记得初访时曾经有村民告诉我,石桥不知被谁卖给了人家,有村民正好遇见在搬运桥石,那些人就随手给了一些封口费,于是大家都没声音了。一座老石桥就这样悄无声息地离别了本土而不知去向了。记得当年的骑游记发出后,有唐建明网友给我留言:博文提及的六灶港畔的残桥墩,此桥名为“善济桥”,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当地人集资捐建。于是善济桥这个桥名就一直沿用至今,一晃有七年多了。

结伴访古·重访新浜济善桥遗址

*被剥去了花岗石桥墙的桥座残墩

查阅地方志,在《同治南汇县志稿》的五团桥梁中找到这样一段介绍:在北六灶港北岸者曰济善桥,俗呼铁店桥,乾隆己酉建。而《浦东新区村志》中“新浜村”的介绍中恰恰也提到了“铁店桥”是一座石桥。于是基本上可以确认记录了好久的“善济桥”这个桥名,实为“济善桥”之误。另外乾隆己酉年为乾隆五十四年即公元1789年,可见老石桥消失之时肯定已超过二百年,只是不知这两个残留桥墩还能存在多久。

结伴访古·重访新浜济善桥遗址

*春节期间第四期结伴访古的南汇古桥以及新浜济善桥遗址的位置图

今天的新浜村范围内,因地处行政区划的边缘而在历史上多次变动,合并重组频繁比较复杂。过去曾为川沙县六团镇所辖,其实更早时济善桥处为五团地,总之它既是五六团交界处,也是古代下沙盐场与十九保地的相交处。新浜村一度处于三镇交界地区,它的南岸毫无疑问是祝桥镇的星光村,西侧为六灶镇。新浜1950年由南汇划入长川沙县,现属川沙新镇,今天连六灶镇也归于川沙新镇,所以说济善桥这对残留桥墩现在属于川沙新镇是一定的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