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行·南浔菱湖吴莲塘桥

标签:
吴莲塘桥湖州古桥竹墩村前丘木杓浜单孔石拱桥菱湖三人行杂谈 |
分类: 名特古桥 |
看美丽乡村建设宜居示范村试点的竹墩村中,开发设置了十处景点被命名为“竹墩十景”,其中以古桥为主的占了一半,与种德桥同列在内的还有四座古桥,我们选择参观了一座体量较大且相距不远的吴莲塘桥,景点名称为“莲塘秋蝉”。吴莲塘桥四周空旷,连接古桥的道路狭窄泥泞,显然被废弃已久,即便开发成了景区也没能吸引人到此一游。出乎意料的是“吴莲塘桥”的桥名,竟是一个名为“吴莲塘”的古代乡贤之名。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菱湖镇竹墩村前丘木杓浜西前溪月湾的吴莲塘桥

吴莲塘桥,位于前丘村木杓浜西,东西走向跨前溪,为单孔石拱桥,吴莲塘桥的桥额石上桥名刻字清晰,桥铭显示古桥于清咸丰元年(1851年)重建。“蛋包饭的博客”有介绍:在前丘村西面, 还有石桥两座——利涉桥(文会桥)和吴莲塘桥, 皆始建于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 前丘乡贤吴应期出资修建,但吴应期不幸病逝,其父太仆吴龙返乡继续建桥成功。同治《湖州府志》记:文会者,应期之字,莲塘者应期之号,皆以志思也。我们没有探访那座名为“文会桥”的板桥,更不知眼前的古桥桥名竟然来自于古人的姓名。

吴莲塘桥处于荒野,边上有一座高高的电线铁塔,由村口沿湖边田埂要走一小会才行,首先看到的是高拱的石阶和那“竹墩十景”的简介牌。

离古桥最近处居民家的门牌为“木杓浜”,其中景点简介牌上写道:莲塘秋蝉,前溪月湾有莲塘桥,又名吴莲塘桥。始建于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半圆形薄拱薄券单孔石拱桥,南北有桥联,清《宝前两溪志略》列入胜景:南通金漾,北望凤潭,碧浪千层,荷香十里,清秋月夜,骚人每携酒登之,飘然有凌云之想。

吴莲塘桥的南侧面

吴莲塘桥的北侧面

吴莲塘桥的东堍及石阶

吴莲塘桥的西堍及石阶。地上铺有一条长长的石条与古桥相接,只是原先连接古桥的道路早就湮没了。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菱湖镇竹墩村前丘木杓浜西前溪月湾的吴莲塘桥

吴莲塘桥,位于前丘村木杓浜西,东西走向跨前溪,为单孔石拱桥,吴莲塘桥的桥额石上桥名刻字清晰,桥铭显示古桥于清咸丰元年(1851年)重建。“蛋包饭的博客”有介绍:在前丘村西面, 还有石桥两座——利涉桥(文会桥)和吴莲塘桥, 皆始建于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 前丘乡贤吴应期出资修建,但吴应期不幸病逝,其父太仆吴龙返乡继续建桥成功。同治《湖州府志》记:文会者,应期之字,莲塘者应期之号,皆以志思也。我们没有探访那座名为“文会桥”的板桥,更不知眼前的古桥桥名竟然来自于古人的姓名。

吴莲塘桥处于荒野,边上有一座高高的电线铁塔,由村口沿湖边田埂要走一小会才行,首先看到的是高拱的石阶和那“竹墩十景”的简介牌。

离古桥最近处居民家的门牌为“木杓浜”,其中景点简介牌上写道:莲塘秋蝉,前溪月湾有莲塘桥,又名吴莲塘桥。始建于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半圆形薄拱薄券单孔石拱桥,南北有桥联,清《宝前两溪志略》列入胜景:南通金漾,北望凤潭,碧浪千层,荷香十里,清秋月夜,骚人每携酒登之,飘然有凌云之想。

吴莲塘桥的南侧面

吴莲塘桥的北侧面

吴莲塘桥的东堍及石阶

吴莲塘桥的西堍及石阶。地上铺有一条长长的石条与古桥相接,只是原先连接古桥的道路早就湮没了。

吴莲塘桥原先有完整的桥栏,如今只留桥顶上北侧一根石望柱和一块桥栏板还在原位,再看其他部位有消失了的,也有倒伏在一边的,树丛中还有一块抱鼓石。

吴莲塘桥的桥顶上

桥心石雕刻着精美的“笔锭如意”的图案

吴莲塘桥上四处张望,水乡乡野处处都是河流湖塘。

芦花丛中远观吴莲塘桥

隔着桑林看吴莲塘桥

处于乡间的吴莲塘桥

在吴莲塘桥处的留影

吴莲塘桥的桥顶上

桥心石雕刻着精美的“笔锭如意”的图案

吴莲塘桥上四处张望,水乡乡野处处都是河流湖塘。

芦花丛中远观吴莲塘桥

隔着桑林看吴莲塘桥

处于乡间的吴莲塘桥

在吴莲塘桥处的留影
前一篇:三人行·南浔菱湖种德桥
后一篇:三人行·南浔菱湖途中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