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人行·吴兴杨家埠通济桥

(2018-12-12 10:00:09)
标签:

通济桥

湖州古桥

杨家埠塘口集镇

单孔石拱桥

市级文保点

杂谈

分类: 名特古桥
三人行沿途偶遇的一般都是石板桥,在白龙塘桥之后却遇到一座高大的单孔石拱桥。该桥名为通济桥,后查询得知位置是吴兴区杨家埠镇的塘口集镇,古桥跨湖州市主要河道西苕溪的支流。紧贴着该桥建有一座小平桥,虽对古桥的东侧外观有一定的影响,却给我们仔细观赏古桥带来了方便。通济桥尽管很高大,网上却找不到相关的信息,桥堍边的文保碑显示只是湖州市的市级文保点。
三人行·吴兴杨家埠通济桥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杨家埠街道塘口村的通济桥
三人行·吴兴杨家埠通济桥
通济桥是一座建于清末大体量的单孔石拱桥,南北走向跨西苕溪支流。整座古桥除了桥栏上的石望柱和桥心石、龙门石为武康石外,其他部件均采用花岗石。古桥高大雄伟,保存基本完整有桥联。古桥周围的民居都不见有门牌,只打听到塘口集镇和杨家埠的地名。通济桥也是一个常用的古桥名,网上查询时往往会出现许多各地著名的通济桥,而眼前的通济桥似乎过于默默无闻了。
三人行·吴兴杨家埠通济桥
两侧桥额石阳刻有桥名“通济桥”三个大字,小字桥铭前为“光绪癸卯年”,后为“孟冬月重建”,由此推算通济桥最后一次重建于光绪廿九年,也就是公元1903年,距今也有115年的历史了。
三人行·吴兴杨家埠通济桥
通济桥在卫星地图上的位置,正是西苕溪一个大湾处的支流口上。据介绍: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境内的西苕溪是太湖上游的重要支流,其发源于安吉县永和乡的狮子山,自西南向东北流向太湖,是湖州市及其沿河居民的主要饮用水源,被誉为湖州的母亲河。
三人行·吴兴杨家埠通济桥
通济桥的东侧面。通济桥过于高大,随着航运业的衰退,为便于小型车辆和两岸村民的通行,人们就在古桥东侧建起了一座平板桥,相对古桥来看小桥过于狭窄和单薄。据地名网介绍:杨家埠街道面积为39.64平方公里,辖茅柴园村、黄芝山村、施家门村、罗家浜村、塘口村、乌陵山村、钮店桥村、胡子兜村、戚家村、南潘村、潘店村、瓜山村、后东村、杨庄村、凡羊湖村等15个行政村,户籍人口4725户、 26877人(其中非农人口5375人),预计2-3年后人口可达4.2万。四至范围:东接三天门村至芦山村边界;南临妙西镇楂树坞村和五星村;西近长兴县吕山乡与和平镇;北靠长兴县李家巷镇和吕山乡。街道办事处设在塘口集镇 另见介绍:杨家埠街道位于湖州经济开发区。
三人行·吴兴杨家埠通济桥
通济桥的西侧面。据地名网介绍:湖州市吴兴区杨家埠镇塘口村位于湖州市区西郊,东邻塘口集镇,西接长兴县吕山乡,北依长湖申航道,南临东苕溪,有村村通公路与市区相通,水陆交通便捷。下辖11个自然村,由18个村民小组组成;乡村常住户478户,常住人口1688人。
三人行·吴兴杨家埠通济桥
通济桥的体量非常大,李凡在古桥上正好可以做一个对比。古桥北堍东侧立有文保碑,碑文显示通济桥为湖州市2003年8月公布的市级文物保护点。
三人行·吴兴杨家埠通济桥
通济桥的桥座和桥联石,可惜没能找到桥联内容。
三人行·吴兴杨家埠通济桥
通济桥和旁边的小平桥,这座小平桥使我们得以近距离接触到古桥,不仅看清了桥额石上的内容,还观察到了桥底下的龙门石。
三人行·吴兴杨家埠通济桥
通济桥的拱券结构和龙门石,龙门石上刻着“鲤鱼跳龙门”鱼化龙的图案。
三人行·吴兴杨家埠通济桥
通济桥的南北两堍石阶
三人行·吴兴杨家埠通济桥
浅刻花纹的抱鼓石
三人行·吴兴杨家埠通济桥
桥栏板都是花岗石,而栏板间的望柱都是武康石的。
三人行·吴兴杨家埠通济桥
通济桥的桥顶上
三人行·吴兴杨家埠通济桥
桥顶四角的石望柱头上雕刻着两对石狮子,只是还残留着西侧一对,东侧一对已经消失不见。
三人行·吴兴杨家埠通济桥
桥顶中间桥心石雕刻的是水纹图案,四角也有吉祥宝物。
三人行·吴兴杨家埠通济桥
通济桥上四处张望
三人行·吴兴杨家埠通济桥
远望近看通济桥
三人行·吴兴杨家埠通济桥
李凡和我分别站在古桥小平桥上的留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