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三人行·参观慈城孔庙

标签:
慈城孔庙牌坊棂星门泮池泮桥宁波市江北区“国保”单位 |
分类: 沪外旅游 |
在规模很大的慈城镇中,一部分古建筑经过维修后对外开放,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收费的。三人行买票参观的就孔庙一处,可能是因为有牌坊和泮桥的原因吧,再说半天时间也不可能转遍整座古城的。慈城孔庙布局完整,规模宏大,为浙东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文庙,2006年被打包成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宁波市江北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慈城镇的孔庙大成殿

孔庙临街的山门——棂星门,冲天柱式石坊,配有栅栏门。平时大门紧闭须有重大活动才会打开。慈城孔庙的资料较多,介绍比较全面。网上介绍:慈城孔庙又称慈溪县学、文庙、学宫,始建于宋雍熙二年(985年)。县令李昭文为培育士人,建学宫于县治之西40步(即现城隍庙所在地)。庆历八年(1048年),县令林肇迁移到现址,历经重修扩建,现占地约6900平方米,保存的建筑大多属清中晚期。慈城孔庙按中、东、西三轴线布局,规范工整,气势宏大,是当今浙东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文庙,中轴线有棂星门、泮池、大成门、大成殿、明伦堂、梯云亭;东轴线建有魁星阁、文昌祠、土地祠、宰牲所、崇圣祠、教谕署等:西轴线建有尊经阁、名宦乡贤祠、忠义孝悌祠、训导署、节孝祠及牌坊、广文祠等。整座孔庙共有殿、堂、祠、阁以及斋庑屋宇137间,四围红色宫墙,南墙上书斗大四字“宫墙万仞”,左右置下马碑文曰“一应文武官员军民人等至此下马”。

慈城孔庙外观。孔庙入口南侧小街东西两侧各设有一座小型石牌楼和一块刻有“一应文武官员军民人等至此下马”字样的碑。原来这里是慈城二小,1988年应昌期先生捐资在孔庙南面重建中城小学,1991年9月新校正式启用,慈城二小从孔庙搬出,并入新校。2002年重建大成殿,2003年7月孔庙经全面修复后对外开放。

孔庙入口和“国保”文保碑。据介绍:慈城古建筑群,位于宁波市江北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慈城镇。慈城是江南极少数保存较为完好的县城,保存了完整的传统生活结构方式,保留下来的传统建筑中不但有大量的民居建筑,还有孔庙、会馆、牌坊、古井等公共建筑、构筑物。遴选出来的慈城古建筑群是其中最优秀、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其中孔庙布局完整,规模宏大,为浙东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文庙,反映了儒学在传统生活中的重要性及其深远的影响。2006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江北慈城古建筑群获联合国“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这也是这一年浙江唯一获此殊荣的建筑群,慈城古县城由此成为目前宁波市最高等级的文化遗产项目。

慈城孔庙的入口是棂星门西侧的节孝祠门,售票处是广文祠。

据介绍:西轴线建有尊经阁、名宦乡贤祠、忠义孝悌祠、训导署、节孝祠及牌坊、广文祠等。入口所见一个大厅。

厅上主脊下方写有捐建者名字和时间

主轴线三间火焰冲天式石坊后面即泮池,架设着三座三跨三拼的平板泮桥。

棂星门后的泮池和泮桥。可能发生过什么事件,泮桥前拉了一道警戒线,保安时刻严防死守,游客绝对不能跨入一步。

半圆形的泮池和泮桥。有介绍:泮池,即入学的意思。横十丈五尺六寸,纵一丈八尺七寸,四周围石栏,泮池连棂星门通大成门。池上南北向三座石拱桥,叫“跨鳌桥”,取获得功名,独占鳌头之意。

三座泮桥

泮池后为大成门

过大成门是一个庭院,可见雄伟的大成殿了,东西两侧有庑。

大成殿前石阶中间石刻为鲤鱼跃龙门,古代传说鲤鱼跳过龙门,就会变化成龙。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

大成殿内孔子坐像上悬挂着“万世师表”、“斯文在兹”等匾额。两侧有其他圣人像。

明伦堂前有比较特别的现代派的孔子像,我与圣人合个影。

明伦堂内排列着整齐的书桌,再次留影。

四围红色宫墙的孔庙共有殿、堂、祠、阁以及斋庑屋宇137间,主轴线与东西轴线间有门有廊相连接。

走廊

院门。由于孔庙内范围不小,进入其中有一点分不清东南西北,而且没有按照次序行走,有的照片都找不到位置了。据介绍:东轴线建有儒学门楼魁星阁、文昌祠、土地祠、宰牲所、崇圣祠、教谕署等。

崇圣祠院内有许多靠壁排放的石碑

室内放置着一些石构件

慈城孔庙内的梯云亭、进士第、土地祠等

文昌祠、土地祠内供奉着老爷,宰牲所中有猪牛羊雕塑位列其中。

宁波市江北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慈城镇的孔庙大成殿

孔庙临街的山门——棂星门,冲天柱式石坊,配有栅栏门。平时大门紧闭须有重大活动才会打开。慈城孔庙的资料较多,介绍比较全面。网上介绍:慈城孔庙又称慈溪县学、文庙、学宫,始建于宋雍熙二年(985年)。县令李昭文为培育士人,建学宫于县治之西40步(即现城隍庙所在地)。庆历八年(1048年),县令林肇迁移到现址,历经重修扩建,现占地约6900平方米,保存的建筑大多属清中晚期。慈城孔庙按中、东、西三轴线布局,规范工整,气势宏大,是当今浙东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文庙,中轴线有棂星门、泮池、大成门、大成殿、明伦堂、梯云亭;东轴线建有魁星阁、文昌祠、土地祠、宰牲所、崇圣祠、教谕署等:西轴线建有尊经阁、名宦乡贤祠、忠义孝悌祠、训导署、节孝祠及牌坊、广文祠等。整座孔庙共有殿、堂、祠、阁以及斋庑屋宇137间,四围红色宫墙,南墙上书斗大四字“宫墙万仞”,左右置下马碑文曰“一应文武官员军民人等至此下马”。

慈城孔庙外观。孔庙入口南侧小街东西两侧各设有一座小型石牌楼和一块刻有“一应文武官员军民人等至此下马”字样的碑。原来这里是慈城二小,1988年应昌期先生捐资在孔庙南面重建中城小学,1991年9月新校正式启用,慈城二小从孔庙搬出,并入新校。2002年重建大成殿,2003年7月孔庙经全面修复后对外开放。

孔庙入口和“国保”文保碑。据介绍:慈城古建筑群,位于宁波市江北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慈城镇。慈城是江南极少数保存较为完好的县城,保存了完整的传统生活结构方式,保留下来的传统建筑中不但有大量的民居建筑,还有孔庙、会馆、牌坊、古井等公共建筑、构筑物。遴选出来的慈城古建筑群是其中最优秀、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其中孔庙布局完整,规模宏大,为浙东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文庙,反映了儒学在传统生活中的重要性及其深远的影响。2006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江北慈城古建筑群获联合国“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这也是这一年浙江唯一获此殊荣的建筑群,慈城古县城由此成为目前宁波市最高等级的文化遗产项目。

慈城孔庙的入口是棂星门西侧的节孝祠门,售票处是广文祠。

据介绍:西轴线建有尊经阁、名宦乡贤祠、忠义孝悌祠、训导署、节孝祠及牌坊、广文祠等。入口所见一个大厅。

厅上主脊下方写有捐建者名字和时间

主轴线三间火焰冲天式石坊后面即泮池,架设着三座三跨三拼的平板泮桥。

棂星门后的泮池和泮桥。可能发生过什么事件,泮桥前拉了一道警戒线,保安时刻严防死守,游客绝对不能跨入一步。

半圆形的泮池和泮桥。有介绍:泮池,即入学的意思。横十丈五尺六寸,纵一丈八尺七寸,四周围石栏,泮池连棂星门通大成门。池上南北向三座石拱桥,叫“跨鳌桥”,取获得功名,独占鳌头之意。

三座泮桥

泮池后为大成门

过大成门是一个庭院,可见雄伟的大成殿了,东西两侧有庑。

大成殿前石阶中间石刻为鲤鱼跃龙门,古代传说鲤鱼跳过龙门,就会变化成龙。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

大成殿内孔子坐像上悬挂着“万世师表”、“斯文在兹”等匾额。两侧有其他圣人像。

明伦堂前有比较特别的现代派的孔子像,我与圣人合个影。

明伦堂内排列着整齐的书桌,再次留影。

四围红色宫墙的孔庙共有殿、堂、祠、阁以及斋庑屋宇137间,主轴线与东西轴线间有门有廊相连接。

走廊

院门。由于孔庙内范围不小,进入其中有一点分不清东南西北,而且没有按照次序行走,有的照片都找不到位置了。据介绍:东轴线建有儒学门楼魁星阁、文昌祠、土地祠、宰牲所、崇圣祠、教谕署等。

崇圣祠院内有许多靠壁排放的石碑

室内放置着一些石构件

慈城孔庙内的梯云亭、进士第、土地祠等

文昌祠、土地祠内供奉着老爷,宰牲所中有猪牛羊雕塑位列其中。
前一篇:宁波三人行·寻访慈城牌坊
后一篇:宁波三人行·余姚河姆渡福泉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