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伴访古·金坛金城庄城桥

标签:
庄城桥常州古桥金城镇庄城村单孔石拱桥江苏省级文保单位 |
分类: 名特古桥 |
在常州看古桥,先前所看大多是市级文保,新北区奔牛镇的万缘桥为江苏省级文保单位,属保护级别最高的了,接着来到金坛区连着看两座古桥,都是省级文保单位。首先是金城镇庄城村的庄城桥,这是一座桥体恢弘,造型优美,结构精致,石材古朴,建桥技艺高超的古桥,据介绍庄城桥不仅外观雄壮漂亮,还是常州地区最古老的石桥之一。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金城镇庄城村庄城街西首的庄城桥

庄城桥为青石砌成的单孔石拱桥,东西走向跨庄城河,其地金坛由县升为区,原来的白塔乡也并入到了金城镇。据说整个金坛区达到省保级别的总共就六处,其中就包含我们游览的两座古桥,关于庄城桥的记载还是能找到一些的。阿坤的博客有介绍:在同学老家附近有一个叫庄城的小镇——庄城古镇,那是一个不大的镇,但有着千百年的历史。那地方为何叫庄城,我同学也未必说得清,这偏僻的农村小镇能称之为“城”的,想必古代是个城池,因为在庄城的附近,另有一个地名叫城西,那也是一个小镇,解放后一直为乡镇所在地。经过千百年后,这里的城池早已埋入地下了,可在庄城老街和城西乡的清涪村,还保存着两座古拱桥,那就是庄城桥和本善桥。

庄城桥的省级文保碑,标注其建筑年代为宋,我想应该是有记录始建于宋代吧。据常州文物信息网的介绍:庄城桥又名福兴桥,位于金坛市金城镇庄城街庄城西首。桥为分节并列砌置,发券单孔,净跨12米,拱矢高度6.9米,桥长37米,上宽5.87米,下宽6.7米,两侧各按望柱10根。柱首雕覆莲纹,9块栏板,一对抱鼓石,桥洞两边上部左右对称各置一对桥耳。型制与城西乡清涪村宋建本善桥相仿,且拱阔矢高,形为彩虹,建桥技艺高超,至今保存基本完好。1986年1月公布为金坛市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10月22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庄城桥桥额石和桥栏外侧都没有桥名。庄城桥又名福兴桥,但在现场只见文保碑上的桥名“庄城桥”,没见到福兴桥之名。

我首先来到了后建的庄城桥上,向北看远处线条流畅的庄城桥。常州文物信息网有介绍:据《九里记》记载,庄城桥建于北宋末年,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是常州地区最古老的石桥之一。庄城桥经历了漫长岁月、风雨沧桑,犹如一位历史老人——庄城桥依旧雄姿英发,仍在默默地承载着现在和将来。

庄城桥的东堍石阶。据常州文物信息网的介绍:庄城桥造型优美,桥柱上雕刻的莲花云纹栩栩如生,桥侧镶嵌的龙首桥耳古朴大气,展示了古代工匠高超的石雕艺术。特别是桥面上一道深深的石槽,记录了原始交通工具手推独轮车留下的深深辙痕,让人对其古老的历史肃然起敬。

庄城桥东堍处民居的门牌是“庄城街258”,桥堍有一个向北的小台阶。

庄城桥的西堍石阶,文保碑就在桥堍南侧。据常州文物信息网的介绍:据老一辈村民介绍,庄城桥曾是镇江、常州、南京三地的水上交通要道,清末民初,庄城桥的庙会、集市十分活跃,是方圆几十里内的经济、文化、贸易中心。

庄城桥的青石质桥栏、望柱和抱鼓石

庄城桥虽然远在郊区角落里,我们看桥时正巧有一帮北方人也来看,可证其还是有一点的知名度。网上介绍:庄城桥是一座保存完好,仍然发挥桥梁作用的古桥,展示了古人高超的建桥技艺,其结构之精巧,更是凝聚着我国古代桥工们的智慧与匠心。

对于庄城桥的介绍中往往有“古色古香的石桥上留有一条深凹的石槽,记录了当时主要交通工具之一的独轮车行驶时保留下的深深辙痕。”一段,我却觉得这样整齐又深的凹槽,不象是自然磨损形成的,否则桥顶上也应该有才是。不过这桥面已经过多次维修,这凹槽问题只能怀疑而不能肯定了。

两个方向看庄城桥桥顶,凹槽到了桥顶戛然而止。

刻着螺旋水纹图案的桥心石

庄城桥的南侧面

北侧面

侧面与桥座

拱券结构。百度早期的介绍:庄城桥又名福兴桥,在金坛白塔乡庄城村。为分节并列砌置,发券单孔,净跨12米,拱矢高6.9米,桥长37米,上宽5.87米,下宽6.7米,两侧各安望柱10根。柱首雕覆莲纹,9块栏板,1对抱鼓石,桥洞两边上部左右对称各置桥耳1对。型制与城西乡清涪村宋建本善桥相仿,且拱阔矢高,建桥技艺高超,至今保存基本完好。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早期石拱桥没有龙门石

庄城桥上的桥耳朵,其龙头桥耳特别精美。

不同方向看庄城桥

庄城桥上放眼四方。据介绍:金城镇,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辖镇,是金坛老城区所在地。庄城村原属白塔乡,现该乡已划归金城镇。

临走不忘在庄城桥上拍照留念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金城镇庄城村庄城街西首的庄城桥

庄城桥为青石砌成的单孔石拱桥,东西走向跨庄城河,其地金坛由县升为区,原来的白塔乡也并入到了金城镇。据说整个金坛区达到省保级别的总共就六处,其中就包含我们游览的两座古桥,关于庄城桥的记载还是能找到一些的。阿坤的博客有介绍:在同学老家附近有一个叫庄城的小镇——庄城古镇,那是一个不大的镇,但有着千百年的历史。那地方为何叫庄城,我同学也未必说得清,这偏僻的农村小镇能称之为“城”的,想必古代是个城池,因为在庄城的附近,另有一个地名叫城西,那也是一个小镇,解放后一直为乡镇所在地。经过千百年后,这里的城池早已埋入地下了,可在庄城老街和城西乡的清涪村,还保存着两座古拱桥,那就是庄城桥和本善桥。

庄城桥的省级文保碑,标注其建筑年代为宋,我想应该是有记录始建于宋代吧。据常州文物信息网的介绍:庄城桥又名福兴桥,位于金坛市金城镇庄城街庄城西首。桥为分节并列砌置,发券单孔,净跨12米,拱矢高度6.9米,桥长37米,上宽5.87米,下宽6.7米,两侧各按望柱10根。柱首雕覆莲纹,9块栏板,一对抱鼓石,桥洞两边上部左右对称各置一对桥耳。型制与城西乡清涪村宋建本善桥相仿,且拱阔矢高,形为彩虹,建桥技艺高超,至今保存基本完好。1986年1月公布为金坛市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10月22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庄城桥桥额石和桥栏外侧都没有桥名。庄城桥又名福兴桥,但在现场只见文保碑上的桥名“庄城桥”,没见到福兴桥之名。

我首先来到了后建的庄城桥上,向北看远处线条流畅的庄城桥。常州文物信息网有介绍:

庄城桥的东堍石阶。据常州文物信息网的介绍:庄城桥造型优美,桥柱上雕刻的莲花云纹栩栩如生,桥侧镶嵌的龙首桥耳古朴大气,展示了古代工匠高超的石雕艺术。特别是桥面上一道深深的石槽,记录了原始交通工具手推独轮车留下的深深辙痕,让人对其古老的历史肃然起敬。

庄城桥东堍处民居的门牌是“庄城街258”,桥堍有一个向北的小台阶。

庄城桥的西堍石阶,文保碑就在桥堍南侧。据常州文物信息网的介绍:据老一辈村民介绍,庄城桥曾是镇江、常州、南京三地的水上交通要道,清末民初,庄城桥的庙会、集市十分活跃,是方圆几十里内的经济、文化、贸易中心。

庄城桥的青石质桥栏、望柱和抱鼓石

庄城桥虽然远在郊区角落里,我们看桥时正巧有一帮北方人也来看,可证其还是有一点的知名度。网上介绍:庄城桥是一座保存完好,仍然发挥桥梁作用的古桥,展示了古人高超的建桥技艺,其结构之精巧,更是凝聚着我国古代桥工们的智慧与匠心。

对于庄城桥的介绍中往往有“古色古香的石桥上留有一条深凹的石槽,记录了当时主要交通工具之一的独轮车行驶时保留下的深深辙痕。”一段,我却觉得这样整齐又深的凹槽,不象是自然磨损形成的,否则桥顶上也应该有才是。不过这桥面已经过多次维修,这凹槽问题只能怀疑而不能肯定了。

两个方向看庄城桥桥顶,凹槽到了桥顶戛然而止。

刻着螺旋水纹图案的桥心石

庄城桥的南侧面

北侧面

侧面与桥座

拱券结构。百度早期的介绍:庄城桥又名福兴桥,在金坛白塔乡庄城村。为分节并列砌置,发券单孔,净跨12米,拱矢高6.9米,桥长37米,上宽5.87米,下宽6.7米,两侧各安望柱10根。柱首雕覆莲纹,9块栏板,1对抱鼓石,桥洞两边上部左右对称各置桥耳1对。型制与城西乡清涪村宋建本善桥相仿,且拱阔矢高,建桥技艺高超,至今保存基本完好。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早期石拱桥没有龙门石

庄城桥上的桥耳朵,其龙头桥耳特别精美。

不同方向看庄城桥

庄城桥上放眼四方。据介绍:金城镇,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辖镇,是金坛老城区所在地。庄城村原属白塔乡,现该乡已划归金城镇。

临走不忘在庄城桥上拍照留念
前一篇:结伴访古·新北奔牛万缘桥
后一篇:结伴访古·金坛金城本善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