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伴访古·虎丘浒墅关南将桥

标签:
南将桥浒墅关镇青灯村苏州古桥单孔石拱桥结伴访古 |
分类: 名特古桥 |
在浒墅关镇青灯村共看了三座古桥,据说还是前些年新发现的,除了前面所述的众缘桥和张广桥外,还有一座充满神秘感的单孔石拱桥南将桥。根据线索一路行走好久才寻找到它的踪迹,只是南将桥笼罩在绿蔓中,前后左右上下基本上没有可以仔细观察的立脚之处,稍远处也只能看一个大概轮廓。另外南将桥可以参考的资料也只有短短的一段。

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高新区)浒墅关镇青灯村的南将桥

南将桥为南北走向的单孔石拱桥,见过刚发现时的老照片可不是这样的,也许是出于对安全的考虑,装桥栏不知为啥用彩钢板。如今藤蔓蔓延把整座古桥给包裹了起来,加上两侧没有可站立的地方,看南将桥完全还是处于朦胧之中。

近观南将桥的东侧面。网上有资料介绍:青灯村南将桥,原名总德桥。新版《浒墅关志》称其始建于元末,重建于明成化七年(1471年)。南北跨河,为花岗岩单拱石桥,桥堍金刚桥内有青石残留,北桥堍西侧有类似青石碑记一方,桥顶遗留两块较大的武康岩定盘石,疑为宋时所建桥梁遗物。桥周身爬满薜荔,古朴可爱。此桥疑为浒墅地区现存最高大单拱石拱桥。

近观南将桥的西侧面。2011-02-14,“姑苏道前柳的博客”有题为《文物普查出成果-发现古桥》的报道:随着第三次文物普查的深入,成果逐步显现。普查小组受高新区委托进行的浒关镇地面文物普查也有不少意外收获。浒关镇青灯村中一下子出现了众缘桥、张广桥、南将桥3座古桥梁已经令人称奇,其中始建于宋朝的众缘桥又是由一长4.88米、宽0.9米、高1.5米的整块武康石造就,令上周到现场进行踏勘的市文物局专家赞叹不已。

南将桥的南堍。古桥跨河而过,东侧为较为宽阔的湖荡,前后有很长已经铺设了水泥路面的堰堤与古桥相接。

南将桥的北堍。古桥表面也覆盖了水泥路面,中间留有一段台阶。两侧的彩钢板护栏有一人高,走在古桥上如同走入一个隧道,遮挡了四处张望的视线。

桥顶上露出了两块硕大的武康石

在南岸向东饶了一圈,远看南将桥的东侧面。

北岸向西都是村民的副舍,经过同意穿过房子才能到河边,远看南将桥的西侧面。

南将桥西北村民住宅的门头

青灯村的南将桥,看介绍该古桥发现也已多年,古桥周围却不见有任何的文保标识。

南将桥上藤蔓只是影响观感,许多细节都没能看到,而桥座上疯长的桷树却有相当的破坏力。彩钢板只是保障行人的安全,至于古桥的安全,还望文保部门加大保护力度。

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高新区)浒墅关镇青灯村的南将桥

南将桥为南北走向的单孔石拱桥,见过刚发现时的老照片可不是这样的,也许是出于对安全的考虑,装桥栏不知为啥用彩钢板。如今藤蔓蔓延把整座古桥给包裹了起来,加上两侧没有可站立的地方,看南将桥完全还是处于朦胧之中。

近观南将桥的东侧面。网上有资料介绍:青灯村南将桥,原名总德桥。新版《浒墅关志》称其始建于元末,重建于明成化七年(1471年)。南北跨河,为花岗岩单拱石桥,桥堍金刚桥内有青石残留,北桥堍西侧有类似青石碑记一方,桥顶遗留两块较大的武康岩定盘石,疑为宋时所建桥梁遗物。桥周身爬满薜荔,古朴可爱。此桥疑为浒墅地区现存最高大单拱石拱桥。

近观南将桥的西侧面。2011-02-14,“姑苏道前柳的博客”有题为《文物普查出成果-发现古桥》的报道:随着第三次文物普查的深入,成果逐步显现。普查小组受高新区委托进行的浒关镇地面文物普查也有不少意外收获。浒关镇青灯村中一下子出现了众缘桥、张广桥、南将桥3座古桥梁已经令人称奇,其中始建于宋朝的众缘桥又是由一长4.88米、宽0.9米、高1.5米的整块武康石造就,令上周到现场进行踏勘的市文物局专家赞叹不已。

南将桥的南堍。古桥跨河而过,东侧为较为宽阔的湖荡,前后有很长已经铺设了水泥路面的堰堤与古桥相接。

南将桥的北堍。古桥表面也覆盖了水泥路面,中间留有一段台阶。两侧的彩钢板护栏有一人高,走在古桥上如同走入一个隧道,遮挡了四处张望的视线。

桥顶上露出了两块硕大的武康石

在南岸向东饶了一圈,远看南将桥的东侧面。

北岸向西都是村民的副舍,经过同意穿过房子才能到河边,远看南将桥的西侧面。

南将桥西北村民住宅的门头

青灯村的南将桥,看介绍该古桥发现也已多年,古桥周围却不见有任何的文保标识。

南将桥上藤蔓只是影响观感,许多细节都没能看到,而桥座上疯长的桷树却有相当的破坏力。彩钢板只是保障行人的安全,至于古桥的安全,还望文保部门加大保护力度。
前一篇:结伴访古·虎丘浒墅关张广桥
后一篇:结伴访古·苏州城内平安桥和大郎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