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伴访古·相城黄埭黄萧桥

标签:
黄萧桥(原东桥镇)金龙村苏州古桥单孔石拱桥区级文物控保单位 |
分类: 名特古桥 |
在苏州黄埭镇意外看到一座齐家桥后,继续寻找黄萧桥。这也是一座小巧玲珑的石拱桥,处身于荒郊野地中,看介绍原来还是东桥、浒关、望亭三镇的交通要道,不过如今周围村庄已经拆迁,前后道路早就废弃,连东桥镇也并入到了黄埭镇,经过几次三番的询问才终于找到古桥。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黄埭镇(原东桥镇)金龙村的黄萧桥

黄萧桥为南北走向的单孔石拱桥,古桥周围一片荒野,相关资料较少。桥体外观尚且完整,但桥面石板已经大部分缺失,野草杂树在桥体以及周围自由蔓延。

桥额石上刻有桥名,不过因角度不够,看不太清楚。

古桥南堍上立有文保碑,碑文显示2009年12月3日,黄萧桥被区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相城区文物控制保护单位。

文保碑背面有简介,与网上的资料基本一致,所有黄萧桥的资料仅此而已。据百度介绍:黄萧桥位于苏州市相城区黄埭镇(原东桥镇)金龙村,黄萧桥始建于宋代,现桥为清代中期建筑,单孔石质拱桥,武康石、青石、花岗石混建,全桥长13.6米,桥面宽1.25—3米,矢高2.5米,跨径3.5米。现桥龙门石缺失。旧时为东桥、浒关、望亭交通要道,整桥桥基稳固,构筑精巧,于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被发现,是研究古代桥梁建筑的实例,为典型苏州乡村小桥,具有一定文物价值。

远望绿荫环绕的黄萧桥

走近看黄萧桥

黄萧桥的南北来回道路已经消失,北端已经建起了一家工厂,古桥上仅存田埂一般的一条羊肠小道,是一些勤劳的村民耕种庄稼来回行走所形成的,文保碑就立在南堍正中。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黄埭镇(原东桥镇)金龙村的黄萧桥

黄萧桥为南北走向的单孔石拱桥,古桥周围一片荒野,相关资料较少。桥体外观尚且完整,但桥面石板已经大部分缺失,野草杂树在桥体以及周围自由蔓延。

桥额石上刻有桥名,不过因角度不够,看不太清楚。

古桥南堍上立有文保碑,碑文显示2009年12月3日,黄萧桥被区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相城区文物控制保护单位。

文保碑背面有简介,与网上的资料基本一致,所有黄萧桥的资料仅此而已。据百度介绍:黄萧桥位于苏州市相城区黄埭镇(原东桥镇)金龙村,黄萧桥始建于宋代,现桥为清代中期建筑,单孔石质拱桥,武康石、青石、花岗石混建,全桥长13.6米,桥面宽1.25—3米,矢高2.5米,跨径3.5米。现桥龙门石缺失。旧时为东桥、浒关、望亭交通要道,整桥桥基稳固,构筑精巧,于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被发现,是研究古代桥梁建筑的实例,为典型苏州乡村小桥,具有一定文物价值。

远望绿荫环绕的黄萧桥

走近看黄萧桥

黄萧桥的南北来回道路已经消失,北端已经建起了一家工厂,古桥上仅存田埂一般的一条羊肠小道,是一些勤劳的村民耕种庄稼来回行走所形成的,文保碑就立在南堍正中。
黄萧桥的西侧面

李凡坐在黄萧桥上,可见古桥并不高大。

在黄萧桥上四处张望,除了北侧的工厂围墙外都是浓浓的绿荫。西方有桥的地方是新建的长平路。

黄埭镇(原东桥镇)金龙村的黄萧桥。据介绍2006年6月,原东桥镇和黄埭镇合并成立新的黄埭镇。

各个角度的黄萧桥

李凡坐在黄萧桥上,可见古桥并不高大。

在黄萧桥上四处张望,除了北侧的工厂围墙外都是浓浓的绿荫。西方有桥的地方是新建的长平路。

黄埭镇(原东桥镇)金龙村的黄萧桥。据介绍2006年6月,原东桥镇和黄埭镇合并成立新的黄埭镇。

各个角度的黄萧桥
前一篇:结伴访古·相城黄埭齐家桥
后一篇:结伴访古·虎丘浒墅关众缘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