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结伴访古·相城黄埭香花桥

(2018-06-17 11:01:14)
标签:

香花桥

黄埭镇老街西端

苏州古桥

单跨石板桥

区级文物控保单位

分类: 名特古桥
看过北桥镇丰泾村乡下的南濠桥后,又来到千年古镇黄埭镇,在老街的西端寻访香花桥。黄埭镇的历史悠久,名气远近闻名,是吴县西北部最热闹繁华的街道。只是如今古镇上老街已经败落,外貌简单的香花桥可说是众多历史建筑中唯一比较完整的古迹遗存了。
结伴访古·相城黄埭香花桥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黄埭镇老街西端的香花桥
结伴访古·相城黄埭香花桥
香花桥为单跨四拼石板桥,南北走向跨古镇市河,旧时正对兴建于东吴年间的兴国寺山门,北端通寺前弄。黄埭香花桥的古老至今还能从桥体上看出,尚存有多处的武康石构件。
结伴访古·相城黄埭香花桥
西侧桥栏板外侧刻有“香花桥”的桥名,前后款分别是“同治十一年清和月立”和“里人重建”。南堍西侧的水桥前立有香花桥的文保碑,碑文显示:2009年12月3日,香花桥被区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相城区文物控制保护单位。文保碑背面有古桥的简单介绍:据传香花桥始建于三国东吴赤乌年间(238-251年),重建于宋,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重建,以后均有修葺。单孔石质梁桥,长18.6米,宽2.2米,跨径5.9米。桥墩为排柱式。全桥武康石、花岗石混建,桥面石、桥栏等大型构件以武康石为主,余则为花岗石。“钉塔栏杆香花桥”为黄埭十八景之一。保护范围:桥身周边两米。
结伴访古·相城黄埭香花桥
香花桥的东侧面,可见桥栏和桥梁、排柱都是武康石。
结伴访古·相城黄埭香花桥
香花桥的西侧面,桥座中还有几块青石。
结伴访古·相城黄埭香花桥
香花桥的南堍,引桥上为弹街路,桥栏为红砖砌就,一侧上半部分的铁栏杆也有些年头了。
结伴访古·相城黄埭香花桥
香花桥的北堍斜坡
结伴访古·相城黄埭香花桥
香花桥四拼的桥面
结伴访古·相城黄埭香花桥
武康石与花岗石混合的桥栏、望柱和抱鼓石。相传,古时某夏夜有一胖和尚在香花桥乘凉,将东侧桥栏石坐断后以一鎝钉加固,故称为“钉鎝栏杆香花桥”。
结伴访古·相城黄埭香花桥
香花桥周围依然还保持着一定的江南水乡古镇风貌,据百度介绍:香花桥位于苏州市黄埭镇老街西端,为宋建清修,武康石花岗石混砌单孔梁桥。旧时正对兴建于东吴年间的兴国寺山门。“钉塔栏杆香花桥”为黄埭十八景之一,因传说朱元璋少时在兴国寺做小和尚时凌晨打扫庙院演绎的一段传说盛名于当地,也演绎出“江西人识宝,苏州人识天”俚语。该桥镇上唯一现存的古桥。香花桥建于宋代,清同治年间重修,今桥上仍留有宋代武康石旧构。
结伴访古·相城黄埭香花桥
香花桥其实并不是端正的南北走向,而是偏东北-西南走向,但在一般的介绍中黄埭老街呈东西走向,故权作如此方向看了。香花桥上向东看,沿着市河两岸就是长达三里的老街了。
结伴访古·相城黄埭香花桥
香花桥上向南看,古桥正对着的是狭窄的寺前弄。
结伴访古·相城黄埭香花桥
香花桥上向西看,这里几乎是老街的尽头了。
结伴访古·相城黄埭香花桥
香花桥上向北看,那围墙里正是颇有名气的黄埭中学,古时就是建于东吴年间的兴国寺。我们到访的这一天,桥堍上堆满了香灰,红烛香火还在断断续续地烧着,问他们这里曾经是什么庙,他们大多也说不清楚,但知道今天为三月半,正是上香祈愿的时候。
结伴访古·相城黄埭香花桥
香花桥前香火正旺
结伴访古·相城黄埭香花桥
远望香花桥。据介绍香花桥所在的黄埭古镇,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与木渎、浒关、甪直一起被称为苏州四大古镇。黄埭老街曾经是吴县西北部最热闹繁华的街道。上世纪80年代后,随着新镇区的建立和不断扩展,老镇区日渐衰败,被很多人遗忘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