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结伴访古·宜兴丁蜀画溪桥

(2018-06-03 15:43:01)
标签:

画溪桥

丁蜀镇汤渡村

宜兴古桥

三孔石拱桥

市级文保单位

分类: 名特古桥
位于宜兴市东南部的丁蜀镇是著名的陶都,今天我们不来寻陶器也不来觅紫砂壶,却是专程来看古桥的。宜兴的古桥还有不少,据称总数尚存超过一百座,但三孔的仅三座,此行短短的两天时间里我也见着了二座,一座是鲸塘老街的鲸塘桥,还有一座就是现在丁蜀镇汤渡看到的画溪桥。不过当得知另外一座张泽桥也同在丁蜀镇时,心中不免还是感觉到了些许的遗憾。
结伴访古·宜兴丁蜀画溪桥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宜兴市丁蜀镇汤渡村宁杭公路西侧的画溪桥
结伴访古·宜兴丁蜀画溪桥
画溪桥为南北走向的三孔石拱桥,古桥至今完好,尚经常有行人走过,桥体是青石与花岗石两种颜色分外明显,是历代维修的见证。古桥前后四个防撞墩建得格外壮实显眼,对我们鉴赏古桥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同时却也证明了古桥下航道曾经的繁忙程度。
结伴访古·宜兴丁蜀画溪桥
画溪桥两侧桥额石上刻着桥名
结伴访古·宜兴丁蜀画溪桥
画溪桥的西侧面。古桥两岸还是保持着自然发展的一些民居,尽管已经改建却还算是质朴的自然风光,桥体上青黄相间的桥石以及两桥墩前赭红色的防撞墩特别显眼。据介绍:历史上,画溪桥沿河风景秀丽,两边岸上栽满朱藤花树(紫藤),每当春暖花开,水光花影,交相辉映,被称为“画溪花浪”,为宜兴古十景之一。
结伴访古·宜兴丁蜀画溪桥
画溪桥的东侧面。据网上资料介绍:画溪桥,位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汤渡村,宁杭公路西侧,原为木桥,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易木为石,建成石拱桥,道光、咸丰、同治年间均进行过修缮,最后一次重建为光绪五年(1879年),画溪桥南北向,由青石、花岗石混砌而成,全长34.94米,中宽4米,堍宽5.15米。中孔净跨8.55米,矢高4.75米;次孔净跨4.50米,矢高2.45米。是宜兴市现存的3座清代三孔石拱桥之一,由于航道中的繁忙运输,桥墩经常遭受船只的撞击,古桥几乎倒塌,于2007年重修,并在桥孔外侧加设防撞墙加以保护。
结伴访古·宜兴丁蜀画溪桥
画溪桥的南堍石阶,西侧有居民把门直接开在了桥堍上。在古桥周围转了一圈却没有找到文保碑,网上有资料介绍:1985年宜兴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如今随着由县升级为市,画溪桥当然也已经属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结伴访古·宜兴丁蜀画溪桥
画溪桥的北堍石阶,桥上不仅有临时洗晒的衣服和笋干,还堆放着一些有碍观瞻的杂物。
结伴访古·宜兴丁蜀画溪桥
画溪桥的桥栏和望柱由青石花岗石两种石材制成,所刻的望柱头造型也不一样。
结伴访古·宜兴丁蜀画溪桥
画溪桥的桥顶上和桥心石图案
结伴访古·宜兴丁蜀画溪桥
画溪桥的桥顶四角望柱头雕刻的是佛手石榴等造型,这样特别的造型还是第一次看到。
结伴访古·宜兴丁蜀画溪桥
远看画溪桥的西侧面
结伴访古·宜兴丁蜀画溪桥
远看东侧面
结伴访古·宜兴丁蜀画溪桥
画溪桥显眼的防撞墩,其中有一个还被撞得变了形,可见此举不是多余也确属无奈。
结伴访古·宜兴丁蜀画溪桥
宜兴古桥大多没有桥联,画溪桥属于例外。据介绍:三孔石拱桥画溪桥东西各有一联,桥东侧一联为:群峰灵秀锁舆通柳浦船放荆溪;一幅画图开浪罨花光波涵月影。桥西侧一联为: 数十里楷航正出绩固包桑;二百年盘石重新星缠析木。
结伴访古·宜兴丁蜀画溪桥
画溪桥上向东看,前方公路桥就是我们的停车处宁杭公路。
结伴访古·宜兴丁蜀画溪桥
画溪桥上向南看,尚有几条老街小巷维持着原来的格局。
结伴访古·宜兴丁蜀画溪桥
画溪桥南侧小巷中的石板路
结伴访古·宜兴丁蜀画溪桥
画溪桥上向西看,河流弯弯向西北。
结伴访古·宜兴丁蜀画溪桥
画溪桥上向北看,昔日汤渡小镇果然已是村庄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