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结伴访古·宜兴徐舍双圩桥

(2018-05-26 14:22:39)
标签:

双圩桥

徐舍镇盛家村

宜兴古桥

单孔石拱桥

市级文保单位

分类: 名特古桥
与李凡阿坤等的结伴访古在宜兴市,由于是自驾游,坐享车中也分不清东南西北。在杨巷镇看罢镇龙桥之后来到徐舍镇的乡下,又是盛家村又是高田村的,总之是看一座独立于乡野荒郊的单孔石拱桥。古桥比较高大,但现场看不到任何带有文字的相关资料,听阿坤说该古桥名为双圩桥又名高田桥。回来再翻阅网上博友的文章,才了解了一些有关的信息。
结伴访古·宜兴徐舍双圩桥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徐舍镇盛家村高田水产组的双圩桥
结伴访古·宜兴徐舍双圩桥
双圩桥在宜兴市的所以古桥中属于体型比较高大的单孔石拱桥,东西走向跨中溪,古桥周围没有任何建筑物,在宽阔的河面和大片的农田衬托下,古桥越发显得高大。
结伴访古·宜兴徐舍双圩桥
远望双圩桥。我们由西向东走向双圩桥,感觉到脚下的田埂被有意填高了许多,可见昔时该地区的地势相当低洼,那时候看去的古桥一定会更突出。
结伴访古·宜兴徐舍双圩桥
双圩桥附近的地形,河流密布田野起伏远处有山。
结伴访古·宜兴徐舍双圩桥
介绍中称古桥位于宜兴市徐舍镇盛家村,我们停车处有名为“高田桥”的小桥以及名为“高田防洪闸”的水闸,想必就是“高田水产组”了,行政区划的频繁变更令人手足无措。
结伴访古·宜兴徐舍双圩桥
双圩桥的南侧面。来到古桥边没有找到文保碑已经相关文章资料,幸好网上还能找到一些,据介绍:双圩桥建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单孔石拱桥,东西向(东偏南10°),花岗石与青石混筑,桥面、石阶、桥拱均为花岗石。桥全长31米,桥面长2.3米,中宽3.8米,净跨8.6米,矢高4.6米。两边石阶均为28级。坡长13.5米,堍宽5.1米,耳石长5.7米。东坡坡度13°,平堍长5.1米,平堍下宽4.2米。西坡坡度10 °,平堍长2.7米,平堍下宽5.8米。桥东侧引桥桥面为两块宽约0.6米的花岗岩条石拼成。
结伴访古·宜兴徐舍双圩桥
双圩桥的北侧面。新浪“阳羡莱莱的博客”介绍:双圩桥虽然是文保桥梁,但桥边并没有保护碑,第一次去时,特地托人找了向导(鲸塘小学谈校长)。据说旧时此桥是鲸塘到归径的大路,横跨的河叫中溪,河向南直到蒲墅,向北到徐舍,水路为主的年代,发大水时,轮船无法从矢高低的归径桥走,就经过这里去宜兴。徐舍大桥、鲸塘大桥与其是一个师傅造的,本来此桥式样和鲸塘桥一样,也有歇脚亭和可靠背的护栏,可后来经费被人贪污,只造到现在的样子。
结伴访古·宜兴徐舍双圩桥
双圩桥的西堍石阶,看博友们的介绍桥面上长满了一人高的草丛,我们到访时尚在初春,各种各样的草去年的已经枯萎,今年的才刚刚萌芽露青。
结伴访古·宜兴徐舍双圩桥
双圩桥的东堍石阶
结伴访古·宜兴徐舍双圩桥
探访时对双圩桥桥顶上铺设的水泥面感到很失望,如此宏伟高桥一定会有一块雕刻精美的桥心石的。但是看到了博友的介绍,不仅了解了古桥的的坎坷经历,留存至今的不易,它作为文物的同时也是历史事件的见证者。“阳羡莱莱的博客”介绍:双圩桥桥面曾遭破坏,据说当年日本人追击和平军,和平军以拆桥来阻止日本人,未果,桥顶倒被损坏了。
结伴访古·宜兴徐舍双圩桥
双圩桥上向东看,网上的介绍中都提及还有一座单跨的小石板桥,是大小两座古桥的组合才是“双圩桥”桥名的来源,可惜我们此行时不仅没见着小桥,甚至都不知道还有这座桥。
结伴访古·宜兴徐舍双圩桥
双圩桥上向南看,宽阔的中溪河面,两岸是一片自然风光。
结伴访古·宜兴徐舍双圩桥
双圩桥上向西看,前方是鱼塘,一边是河道,中间就是我们探访古桥所走过的田埂,与古桥相接处可以看出明显被填高了一大截。
结伴访古·宜兴徐舍双圩桥
双圩桥上向北看。昔日行人不断的古桥已时过境迁,由于交通方式的大变化,如今独处于旷野之中,唯有我们这些寻访者还会来走走看看。
结伴访古·宜兴徐舍双圩桥
徐舍镇盛家村高田水产组的双圩桥
结伴访古·宜兴徐舍双圩桥
徐舍镇盛家村高田水产组的双圩桥
结伴访古·宜兴徐舍双圩桥
徐舍镇盛家村高田水产组的双圩桥,值得一提的是双圩桥中的“圩”字音本来应该读“wei”,但在宜兴话中此字音却读作“yu”。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