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伴访古·江阴马镇胜水桥

标签:
胜水桥徐霞客镇南旸岐村江阴古桥单跨石阶石板桥结伴访古 |
分类: 名特古桥 |
徐霞客故里江阴马镇南旸岐村,现在都已改名为徐霞客镇徐霞客村,拥有江阴市唯一的国保单位“徐霞客故居及晴山堂石刻”,现在围绕故居已经开发成为一个规模较大的风景旅游区。整个旅游区由故居、胜水桥、晴山堂石刻、徐霞客墓和仰圣园等组成。我们所关注的胜水桥是一座民国年间重建近期再修的单跨石阶石板桥,位于“中国徐霞客旅游博览园”内,由于在路边已经可以看到它的风貌,也就没有进入园内。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徐霞客镇徐霞客村南旸岐徐霞客故居内的胜水桥

胜水桥为南北走向的单跨石阶石板桥,其南侧通向码头,如今处于徐霞客旅游博览园内,纯粹是一座富有观赏性的园林桥了。胜水桥的南堍,据介绍当年徐霞客就是由这里开始了他长达34年的考察祖国河山的征程。

远望胜水桥北堍。据介绍:胜水桥,又名圣水桥,架在徐霞客故居前的枕塘河上。据传是徐霞客当年出游船只停泊处,此桥亦有400年左右的历史。1985年重修,它保持着明代江南小桥的风格。

我们在路边只能看到胜水桥的西侧面。关于胜水桥搜狐网有较为详细的介绍:胜水桥,位于南旸岐村前号称“三百六十亩湖荡”的水网内河要道貌岸然上,是徐霞客故居的名胜之一。始建年代不详。民国十三年(1925年)岁次?(甲)子夏历5月重建。又于1985年整修。石桥题名“胜水”,取对这一带屡遭水患之地能胜水吉祥的意思。胜水桥几经毁坏,当地人民为了纪念徐霞客几经整修,保存至今。桥系金山石石板桥,南北走向,长19.40米,宽2.50米,高3.20米,共有石阶二十四级,桥面上保留着四只石栏墩子。在桥的内外两侧的石刻对联,至今仍清晰可见。内侧对联是:“曾有霞仙居北垞,依然虹影卧南旸”;外侧的对联是:“胜境重新舟驶人行通海宇,水影依旧清流激荡映天然”。这就把霞客故居的风光和位置,以及人们对他的爱戴怀念之情,描摹得清清楚楚。胜水桥,这座古老的小石板桥,是徐霞客故居的又一纪念性景物。

胜水桥邻岸处就是公路,这里有题有“游圣远行”四字的墙门。

徐霞客故居组成部分的中国徐霞客旅游博览园大门。地名网介绍:徐霞客村位于江阴市徐霞客镇南部,地处无锡、江阴交界处,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文学家、旅行家徐霞客就是我村南旸岐人。全村总面积3.2平方公里,全村总人口4348人,外来人口3000多人。徐霞客村紧邻徐霞客大道、锡澄高速,交通便利,徐霞客故居、中国徐霞客旅游博览园、生态湿地公园、明清风貌街位于本村,我村结合旅游开发,依托优美的人文自然环境,于2009年扶持村民自主创业开办了18户农家乐,还开设了餐饮、休闲于一体的“金泰华花园酒店”。

徐霞客故居大门,据百度介绍:徐霞客故居在江阴马镇南旸岐村(为纪念伟人,马镇已改名为“徐霞客镇”)。明末遭兵燹,清顺治年间徐之侄孙徐君铨重建。至1984年,仅存面阔七间二进瓦房,1985年,政府拨款大修。故居为明式建筑,门庭挂有陆定一同志题写的“徐霞客故居”匾额,展厅内展出有徐霞客传略,旅行路线图和他科学探索经过地区的图片资料,岩溶标本等,在天井右侧还有徐霞客亲手移栽的罗汉松、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故居东立面,前面有“国保”文保碑。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徐霞客镇徐霞客村南旸岐徐霞客故居内的胜水桥

胜水桥为南北走向的单跨石阶石板桥,其南侧通向码头,如今处于徐霞客旅游博览园内,纯粹是一座富有观赏性的园林桥了。胜水桥的南堍,据介绍当年徐霞客就是由这里开始了他长达34年的考察祖国河山的征程。

远望胜水桥北堍。据介绍:胜水桥,又名圣水桥,架在徐霞客故居前的枕塘河上。据传是徐霞客当年出游船只停泊处,此桥亦有400年左右的历史。1985年重修,它保持着明代江南小桥的风格。

我们在路边只能看到胜水桥的西侧面。关于胜水桥搜狐网有较为详细的介绍:胜水桥,位于南旸岐村前号称“三百六十亩湖荡”的水网内河要道貌岸然上,是徐霞客故居的名胜之一。始建年代不详。民国十三年(1925年)岁次?(甲)子夏历5月重建。又于1985年整修。石桥题名“胜水”,取对这一带屡遭水患之地能胜水吉祥的意思。胜水桥几经毁坏,当地人民为了纪念徐霞客几经整修,保存至今。桥系金山石石板桥,南北走向,长19.40米,宽2.50米,高3.20米,共有石阶二十四级,桥面上保留着四只石栏墩子。在桥的内外两侧的石刻对联,至今仍清晰可见。内侧对联是:“曾有霞仙居北垞,依然虹影卧南旸”;外侧的对联是:“胜境重新舟驶人行通海宇,水影依旧清流激荡映天然”。这就把霞客故居的风光和位置,以及人们对他的爱戴怀念之情,描摹得清清楚楚。胜水桥,这座古老的小石板桥,是徐霞客故居的又一纪念性景物。

胜水桥邻岸处就是公路,这里有题有“游圣远行”四字的墙门。

徐霞客故居组成部分的中国徐霞客旅游博览园大门。地名网介绍:徐霞客村位于江阴市徐霞客镇南部,地处无锡、江阴交界处,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文学家、旅行家徐霞客就是我村南旸岐人。全村总面积3.2平方公里,全村总人口4348人,外来人口3000多人。徐霞客村紧邻徐霞客大道、锡澄高速,交通便利,徐霞客故居、中国徐霞客旅游博览园、生态湿地公园、明清风貌街位于本村,我村结合旅游开发,依托优美的人文自然环境,于2009年扶持村民自主创业开办了18户农家乐,还开设了餐饮、休闲于一体的“金泰华花园酒店”。

徐霞客故居大门,据百度介绍:徐霞客故居在江阴马镇南旸岐村(为纪念伟人,马镇已改名为“徐霞客镇”)。明末遭兵燹,清顺治年间徐之侄孙徐君铨重建。至1984年,仅存面阔七间二进瓦房,1985年,政府拨款大修。故居为明式建筑,门庭挂有陆定一同志题写的“徐霞客故居”匾额,展厅内展出有徐霞客传略,旅行路线图和他科学探索经过地区的图片资料,岩溶标本等,在天井右侧还有徐霞客亲手移栽的罗汉松、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故居东立面,前面有“国保”文保碑。
前一篇:结伴访古·江阴马镇青龙桥
后一篇:结伴访古·江阴祝塘安乐塘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