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伴访古·江阴夏港万安桥

标签:
万安桥临港街道夏港社区江阴古桥三孔石拱桥省保单位 |
分类: 名特古桥 |
在游览了江阴市中心的文庙后,我和李凡又去探访了一座万安桥,此万安桥位于夏港街道,与青阳镇桐岐的万安桥同名。整个江阴市现存古桥还有不少,如果作为文庙泮桥的三穿九洞石拱桥不算,那么真正的三孔石拱桥只有夏港的万安桥一座了,万安桥也是目前江阴地区保存至今体量最大的三孔古石拱桥。2012年始建于明代的夏港万安桥又经过一次修缮,周围环境重新布置美化,形成了一个小小风景区。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临港街道夏港社区的万安桥

万安桥为东西走向的三孔石拱桥,始建于明代,经过历朝历代的修缮重建,桥体上杂陈着不同石材,近年又一次较大力度的维修,加上周围环境的整治,使古桥如今的整体状态良好,作为文物古迹得到了妥善的保护。

夏港万安桥的拱券为青石,桥体以青石与花岗石混砌而成,桥额石上突出三圆形,刻有桥名。百度介绍:万安桥,位于江苏省江阴市夏港街道,明永乐三年,当地居民除道通重建此桥,桥长15丈,后坍塌;明隆庆年间,现代万安桥的原型三孔石拱桥建成;清顺冶十四年(1657年),缪宏倡导捐款易石;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当地居民关凌云、朱显扬等更换桥面石栏。万安桥屡次修缮,现存石桥全长50.7米,中孔跨弪12.8米,桥高7.6米,顶宽4.5米,共有台阶82级。

在万安桥东堍北侧立有文保碑,文保碑显示万安桥为江阴市1982年8月公布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而百度简介中称:万安桥现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但古桥周围并没有看到有省保碑。

万安桥文保碑和背面的简介:万安桥跨于夏港老街东梢夏港河上,东西走向。即夏港桥,又名延陵桥。现桥为清顺治年间改建,是我市仅存的一座三孔石拱桥。桥高7.6米,长50.7米,共有石阶82级。花岗石柱23根,桥身为青石铺筑,桥券上刻有云纹、麒麟浮雕及莲瓣长生禄位。另外还有一块2012年所立名为“夏港万安桥重修记”的巨型石碑,上面有万安桥较为详细的前世今生介绍。

夏港万安桥的西堍。“肯定同名了”的博客介绍:三孔万安桥,线型流畅,薄壁轻巧,如三跨飞虹凌空。主桥桥圈为宽狭不一的青石条石垒砌,无横枕条石,这在古代拱型石桥中极其少见,展示了建筑师高超的架桥水平。侧面石块亦不计尺寸大小,或平直对齐或乱砌,这是我们常见到的大型石拱桥中绝无仅有的。夏港万安桥为民间捐资建造。主拱条石上有十多幅莲花、云朵花纹,中间刻雕建桥捐款者的姓名和捐款数额。在桥东侧的一幅石刻上刻有“钦差提学道张捐银俸响银佰两”。桥西侧的一幅石刻刻有“夏浦绿××捐银伍拾两”。由于年代久远,再加上青石易风化,很多字都已模糊不清。还有的石条上百莲花云朵等花纹,但无字,可能是捐款者不愿扬名而未刻字。

万安桥桥顶上有桥心石,图案虽然是普通的水纹圆形,但一个桥心石刻在五块石块上拼凑而成,这样的桥心石比较稀罕而不多见。

不同角度远近的夏港万安桥

在万安桥上向东看,古桥东堍开辟了一块场地,比较布置了文保碑和东西的重修石碑,还有“廿四孝图”墙和古今两座牌坊。

新建的吴孝子坊和“廿四孝图”墙

古“吴孝子坊”主立面

“吴孝子坊”背立面。据网上资料介绍:江阴市目前尚存的唯一一座孝子牌坊——夏港镇吴孝子坊现已整修完毕,并对外开放。吴孝子坊位于夏港镇夏东村万安桥堍,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相传明代万历年间,吴氏家族有一名秀才,他孝敬父母闻名乡里。有一年,皇帝得知此事后,十 分赞赏,封吴为孝廉,并命常州府衙为其立碑纪念,名为吴孝子坊。由于年久风化等原因,吴孝子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2003年初,江阴文化局和夏港镇政府将修复吴孝子坊列入实事工程,于2003年6月份邀请古建筑专家进行原样修复,既保护了历史文物,对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吴孝子坊与万安桥一样也是江阴市级文保单位,在“重修万安桥记”碑的另一面刻着“重修吴孝子牌坊记”。

万安桥边“吴孝子坊”的巨变细节。据介绍:吴孝子牌坊位于临港街道老夏港河东。始建于明代,清中期移建,为双柱单门。石柱上方有门楼式横额,中间石板原嵌刻有二十四孝、龙、狮图案,石柱刻有石狮。相传明代万历年间,秀才吴凤,孝敬父母闻名乡里。经县令奏报,获赐诏旌表为孝子。乾隆五下江南时,闻吴凤孝情,即钦命旌表,遂树牌坊于吴凤墓前。后牌坊因故迁至万安桥东堍,名为“吴孝子坊”。

万安桥上向南看,夏港河两岸整治一新,有亲水平台和沿河长廊。

万安桥上向西看,前方小弄就是夏港老街的东梢。

夏港老街处看万安桥

夏港老街东梢口

万安桥是向北看,围绕古桥的景观中还设有一座船舫。地名网简介:万安桥坐落于临港街道老夏港河上。2013区划调整:江阴将撤销夏港街道、申港街道、利港街道,成立新的临港街道;原夏港街道东部临近澄江街道的4个社区和5个村并入澄江街道。根据方案,新成立的临港街道办事处将管理夏港、申港等17个社区和于门、滨江等21个村委会。

夏港万安桥西北的船舫和船舫上看万安桥

站在船头与江阴市唯一的三孔石拱桥也是最大的古桥合影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临港街道夏港社区的万安桥

万安桥为东西走向的三孔石拱桥,始建于明代,经过历朝历代的修缮重建,桥体上杂陈着不同石材,近年又一次较大力度的维修,加上周围环境的整治,使古桥如今的整体状态良好,作为文物古迹得到了妥善的保护。

夏港万安桥的拱券为青石,桥体以青石与花岗石混砌而成,桥额石上突出三圆形,刻有桥名。百度介绍:万安桥,位于江苏省江阴市夏港街道,明永乐三年,当地居民除道通重建此桥,桥长15丈,后坍塌;明隆庆年间,现代万安桥的原型三孔石拱桥建成;清顺冶十四年(1657年),缪宏倡导捐款易石;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当地居民关凌云、朱显扬等更换桥面石栏。万安桥屡次修缮,现存石桥全长50.7米,中孔跨弪12.8米,桥高7.6米,顶宽4.5米,共有台阶82级。

在万安桥东堍北侧立有文保碑,文保碑显示万安桥为江阴市1982年8月公布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而百度简介中称:万安桥现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但古桥周围并没有看到有省保碑。

万安桥文保碑和背面的简介:万安桥跨于夏港老街东梢夏港河上,东西走向。即夏港桥,又名延陵桥。现桥为清顺治年间改建,是我市仅存的一座三孔石拱桥。桥高7.6米,长50.7米,共有石阶82级。花岗石柱23根,桥身为青石铺筑,桥券上刻有云纹、麒麟浮雕及莲瓣长生禄位。另外还有一块2012年所立名为“夏港万安桥重修记”的巨型石碑,上面有万安桥较为详细的前世今生介绍。

夏港万安桥的西堍。“肯定同名了”的博客介绍:三孔万安桥,线型流畅,薄壁轻巧,如三跨飞虹凌空。主桥桥圈为宽狭不一的青石条石垒砌,无横枕条石,这在古代拱型石桥中极其少见,展示了建筑师高超的架桥水平。侧面石块亦不计尺寸大小,或平直对齐或乱砌,这是我们常见到的大型石拱桥中绝无仅有的。夏港万安桥为民间捐资建造。主拱条石上有十多幅莲花、云朵花纹,中间刻雕建桥捐款者的姓名和捐款数额。在桥东侧的一幅石刻上刻有“钦差提学道张捐银俸响银佰两”。桥西侧的一幅石刻刻有“夏浦绿××捐银伍拾两”。由于年代久远,再加上青石易风化,很多字都已模糊不清。还有的石条上百莲花云朵等花纹,但无字,可能是捐款者不愿扬名而未刻字。

万安桥桥顶上有桥心石,图案虽然是普通的水纹圆形,但一个桥心石刻在五块石块上拼凑而成,这样的桥心石比较稀罕而不多见。

不同角度远近的夏港万安桥

在万安桥上向东看,古桥东堍开辟了一块场地,比较布置了文保碑和东西的重修石碑,还有“廿四孝图”墙和古今两座牌坊。

新建的吴孝子坊和“廿四孝图”墙

古“吴孝子坊”主立面

“吴孝子坊”背立面。据网上资料介绍:江阴市目前尚存的唯一一座孝子牌坊——夏港镇吴孝子坊现已整修完毕,并对外开放。吴孝子坊位于夏港镇夏东村万安桥堍,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相传明代万历年间,吴氏家族有一名秀才,他孝敬父母闻名乡里。有一年,皇帝得知此事后,十 分赞赏,封吴为孝廉,并命常州府衙为其立碑纪念,名为吴孝子坊。由于年久风化等原因,吴孝子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2003年初,江阴文化局和夏港镇政府将修复吴孝子坊列入实事工程,于2003年6月份邀请古建筑专家进行原样修复,既保护了历史文物,对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吴孝子坊与万安桥一样也是江阴市级文保单位,在“重修万安桥记”碑的另一面刻着“重修吴孝子牌坊记”。

万安桥边“吴孝子坊”的巨变细节。据介绍:吴孝子牌坊位于临港街道老夏港河东。始建于明代,清中期移建,为双柱单门。石柱上方有门楼式横额,中间石板原嵌刻有二十四孝、龙、狮图案,石柱刻有石狮。相传明代万历年间,秀才吴凤,孝敬父母闻名乡里。经县令奏报,获赐诏旌表为孝子。乾隆五下江南时,闻吴凤孝情,即钦命旌表,遂树牌坊于吴凤墓前。后牌坊因故迁至万安桥东堍,名为“吴孝子坊”。

万安桥上向南看,夏港河两岸整治一新,有亲水平台和沿河长廊。

万安桥上向西看,前方小弄就是夏港老街的东梢。

夏港老街处看万安桥

夏港老街东梢口

万安桥是向北看,围绕古桥的景观中还设有一座船舫。地名网简介:万安桥坐落于临港街道老夏港河上。2013区划调整:江阴将撤销夏港街道、申港街道、利港街道,成立新的临港街道;原夏港街道东部临近澄江街道的4个社区和5个村并入澄江街道。根据方案,新成立的临港街道办事处将管理夏港、申港等17个社区和于门、滨江等21个村委会。

夏港万安桥西北的船舫和船舫上看万安桥

站在船头与江阴市唯一的三孔石拱桥也是最大的古桥合影
前一篇:结伴访古·江阴文庙泮桥
后一篇:结伴访古·江阴璜土西帝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