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行·徽州古牌坊之竦口村黄氏节孝坊

标签:
黄氏节孝坊歙县桂林镇竦口村徽州古牌坊歙县文保单位三人行 |
分类: 沪外旅游 |
2月11日清晨浓雾,在殷家村二牌看过殷尚书坊和大司徒坊,接着又到新管村找黄氏节孝坊,两地间相距并不太远。黄氏节孝坊的外观是高大标准的徽州古牌坊,细节部分的石雕精美绝伦,显示着不同一般的艺术品位。黄氏节孝坊为清初所竖,如今保存良好,仅是歙县的文保单位,而且其介绍比较少。游览时的浓雾依然没有散去,照片的效果不太理想。

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桂林镇竦口村的黄氏节孝坊

黄氏节孝坊的枋柱上都雕有细密的花纹,坊脊上的鸱吻都有两根卷曲的龙须,显得格外别致。

古牌坊柱头上有文保牌,显示黄氏节孝坊为歙县的文物保护单位。古牌坊属于歙县的桂林镇,附近正好有竦口村卫生室新管分室,查询资料:桂林镇位于歙县县城东郊,镇所在地距县城9公里。周边与徽城镇、富堨镇、北岸镇、溪头镇及绩溪县临溪乡相接,河流有杨之河、布射河,芜屯公路与徽杭公路交汇于该镇吴川村金三角。2004年12月,因撤乡并镇,原黄村乡并入桂林镇后,总面积达160多平方公里。竦口村地处歙县与绩溪接壤处,慈张线、皖赣线、杨千高速、绩黄高速穿村而过,绩黄高速公路出口就在该村,交通便利,地理环境优越。杨之河由北往南穿村而过,竦水河、湄溪河逶迤辗转注入杨之河,形成了我村共享共用的自然水网。竦口村距歙县县城与绩溪县城均为15公里,距桂林镇政府7公里。竦口村由原来的湄川村、竦口村、新管村、永胜村四个村合并而成。竦口村具有悠久的历史人文景观,村部所在地系唐永徽五年(654——大历766)年间的 野县县址。历经沧桑,至今古迹依稀可辨别,现已纳入歙县文保单位。

黄氏节孝坊的主立面。据介绍:歙县新管黄氏节孝坊,位于桂林乡新管村,清雍正七年(1729年)立。三间三楼,四柱冲天,灰凝石。坊上雕刻精美、细腻。南面题‘彤史流芳’,北面题‘女贞崇祀’。

黄氏节孝坊的背面。据介绍:节孝坊宽9米,高11米。

内浓雾弥漫中的黄氏节孝坊

南面题“彤史流芳”

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桂林镇竦口村的黄氏节孝坊

黄氏节孝坊的枋柱上都雕有细密的花纹,坊脊上的鸱吻都有两根卷曲的龙须,显得格外别致。

古牌坊柱头上有文保牌,显示黄氏节孝坊为歙县的文物保护单位。古牌坊属于歙县的桂林镇,附近正好有竦口村卫生室新管分室,查询资料:桂林镇位于歙县县城东郊,镇所在地距县城9公里。周边与徽城镇、富堨镇、北岸镇、溪头镇及绩溪县临溪乡相接,河流有杨之河、布射河,芜屯公路与徽杭公路交汇于该镇吴川村金三角。2004年12月,因撤乡并镇,原黄村乡并入桂林镇后,总面积达160多平方公里。竦口村地处歙县与绩溪接壤处,慈张线、皖赣线、杨千高速、绩黄高速穿村而过,绩黄高速公路出口就在该村,交通便利,地理环境优越。杨之河由北往南穿村而过,竦水河、湄溪河逶迤辗转注入杨之河,形成了我村共享共用的自然水网。竦口村距歙县县城与绩溪县城均为15公里,距桂林镇政府7公里。竦口村由原来的湄川村、竦口村、新管村、永胜村四个村合并而成。竦口村具有悠久的历史人文景观,村部所在地系唐永徽五年(654——大历766)年间的 野县县址。历经沧桑,至今古迹依稀可辨别,现已纳入歙县文保单位。

黄氏节孝坊的主立面。据介绍:歙县新管黄氏节孝坊,位于桂林乡新管村,清雍正七年(1729年)立。三间三楼,四柱冲天,灰凝石。坊上雕刻精美、细腻。南面题‘彤史流芳’,北面题‘女贞崇祀’。

黄氏节孝坊的背面。据介绍:节孝坊宽9米,高11米。

内浓雾弥漫中的黄氏节孝坊

南面题“彤史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