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行·盐城大丰刘庄万寿桥
标签:
刘庄万寿桥砖石平拱桥大丰区刘庄中学盐城古桥三人行 |
分类: 名特古桥 |
三人行第一天的游程结束后,赶了好长一段路夜宿盐城市。到市区时天色已暗,行驶在平坦宽阔的道路上,满眼是灯火璀璨的高楼大厦。但见路上行人稀少,马路边随处都能找到汽车位,光这一点已是自驾游以来很难遇的了。因为寒冷,除了吃晚饭也没有出去溜达。第二天一早又出发,开始探访盐城市的古桥,首先要看的是大丰区刘庄镇的万寿桥。虽然天气晴朗,却领教了这里彻骨的寒冬,预报称有零下五度,下车来到古桥边,不一会手脚便有冻僵的感觉。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刘庄镇的万寿桥

万寿桥为单孔砖石混合平拱桥,其桥座基础、拱券和桥栏为石质,桥墙和桥面为青砖,南北走向跨串场河的支流夹沟。古桥始建于四百多年前的明代万历年间,后又多次维修,如今位于刘庄中学内,保存良好,为市级文保单位,特别是36根不同时期的桥栏杆和桥栏板两面的石雕,内容多样,技艺精湛。

桥顶居中桥栏板外侧刻有桥名“万寿桥”,前款为“民国八年”,落款为“刘庄怀仁堂经口”,拱券顶上桥栏板下的桥额石上刻着“经理兴化恒善堂”七字。

万寿桥如今处于刘庄中学内,南堍被封堵不能通行,北堍东西两侧分别有古桥的简介碑和文保碑,文保碑显示万寿桥于1987年6月15日被大丰县人民政府命名为大丰县文物保护单位。简介碑内容:万寿桥,又名“山桥”或“紫云山桥”,兴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 - 1620年),民国八年(1929年)修缮,是著名佛教禅林“紫云山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为大丰市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经江苏省文物处专家考证鉴定,万寿桥不但结构精巧,造型奇特,而且建筑艺术也十分精湛,为江淮里下河地区所罕见。此桥飞跨夹沟,36个栏杆分列左右,石刻图象清晰可辨。桥的东西两侧,各有一对石雕龙头从桥拱两肩探出,口含玉珠,吞云吐雾。四个龙头下有两副石刻对联。东边一副对联是:万福来朝天台有路;胞舆为怀众生普渡。西边一副对联是:山寺云停傍三元而赐福;水流月涌证万象之皆空。

万寿桥的东侧面

万寿桥的西侧没有可以观察的位置,只能在古桥边看两个侧面。

万寿桥斜坡桥面由青砖侧铺

桥顶部分已是混凝土桥面

桥顶上看万寿桥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东侧的夹沟已经被填埋而无去路,桥下一段也仅仅是为保护古桥而得以留存;看南侧围墙外似乎是一家工厂;西侧即该地区著名的河道串场河;北侧就是我们到访的刘庄中学校园。

万寿桥北侧的刘庄中学校园,据介绍:如今,紫云山旧址上建起了刘庄中学。每当风和日丽之时,阳光普照,波光粼粼,桥头溪畔,书声琅琅。东侧通榆路车辆如梭,西侧串场河汽笛长鸣,南首刘庄镇小市繁华,北边友谊村稻香四溢,仍然是一幅田原风光的画。经过大丰市人民政府和大丰市文化局组织抢修,目前万寿桥状况良好。

刘庄中学(现在已经改称“大丰区刘庄初中”)的大门,我们与门卫老师傅一打招呼,便轻易地让我们进入了校园,或许是因为双休日,学校正放假,但这在别处恐怕又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了。据介绍:大丰市刘庄中学创建于1958年(2011年前是一所农村定点完中),占地34468平方米,位于古老的紫云山遗址,串场河畔。宣传画廊、紫云亭、塑胶田径场、万寿桥等构成了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

万寿桥桥栏板上的石雕,技艺精湛,图案各不相同,内容丰富多彩。看桥栏板和望柱是不同时期的产物,应该还有部分是明代的原物,以及民国时期修缮和后来再修时的添补。

桥顶上照例也有香炉

香炉后的望柱上刻有“刘庄建筑公司口口于一九九O年口”字样,显然1990年时又对古桥进行过一次较大规模的维修。

万寿桥桥栏端的抱鼓石

万寿桥的桥栏

万寿桥不同时期的桥栏板和望柱

望柱头残留的动物,望柱上清晰可见的资助者姓名和钱两。

万寿桥的桥栏和望柱

万寿桥的桥栏和望柱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刘庄镇的万寿桥

万寿桥为单孔砖石混合平拱桥,其桥座基础、拱券和桥栏为石质,桥墙和桥面为青砖,南北走向跨串场河的支流夹沟。古桥始建于四百多年前的明代万历年间,后又多次维修,如今位于刘庄中学内,保存良好,为市级文保单位,特别是36根不同时期的桥栏杆和桥栏板两面的石雕,内容多样,技艺精湛。

桥顶居中桥栏板外侧刻有桥名“万寿桥”,前款为“民国八年”,落款为“刘庄怀仁堂经口”,拱券顶上桥栏板下的桥额石上刻着“经理兴化恒善堂”七字。

万寿桥如今处于刘庄中学内,南堍被封堵不能通行,北堍东西两侧分别有古桥的简介碑和文保碑,文保碑显示万寿桥于1987年6月15日被大丰县人民政府命名为大丰县文物保护单位。简介碑内容:万寿桥,又名“山桥”或“紫云山桥”,兴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 - 1620年),民国八年(1929年)修缮,是著名佛教禅林“紫云山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为大丰市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经江苏省文物处专家考证鉴定,万寿桥不但结构精巧,造型奇特,而且建筑艺术也十分精湛,为江淮里下河地区所罕见。此桥飞跨夹沟,36个栏杆分列左右,石刻图象清晰可辨。桥的东西两侧,各有一对石雕龙头从桥拱两肩探出,口含玉珠,吞云吐雾。四个龙头下有两副石刻对联。东边一副对联是:万福来朝天台有路;胞舆为怀众生普渡。西边一副对联是:山寺云停傍三元而赐福;水流月涌证万象之皆空。

万寿桥的东侧面

万寿桥的西侧没有可以观察的位置,只能在古桥边看两个侧面。

万寿桥斜坡桥面由青砖侧铺

桥顶部分已是混凝土桥面

桥顶上看万寿桥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东侧的夹沟已经被填埋而无去路,桥下一段也仅仅是为保护古桥而得以留存;看南侧围墙外似乎是一家工厂;西侧即该地区著名的河道串场河;北侧就是我们到访的刘庄中学校园。

万寿桥北侧的刘庄中学校园,据介绍:如今,紫云山旧址上建起了刘庄中学。每当风和日丽之时,阳光普照,波光粼粼,桥头溪畔,书声琅琅。东侧通榆路车辆如梭,西侧串场河汽笛长鸣,南首刘庄镇小市繁华,北边友谊村稻香四溢,仍然是一幅田原风光的画。经过大丰市人民政府和大丰市文化局组织抢修,目前万寿桥状况良好。

刘庄中学(现在已经改称“大丰区刘庄初中”)的大门,我们与门卫老师傅一打招呼,便轻易地让我们进入了校园,或许是因为双休日,学校正放假,但这在别处恐怕又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了。据介绍:大丰市刘庄中学创建于1958年(2011年前是一所农村定点完中),占地34468平方米,位于古老的紫云山遗址,串场河畔。宣传画廊、紫云亭、塑胶田径场、万寿桥等构成了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

万寿桥桥栏板上的石雕,技艺精湛,图案各不相同,内容丰富多彩。看桥栏板和望柱是不同时期的产物,应该还有部分是明代的原物,以及民国时期修缮和后来再修时的添补。

桥顶上照例也有香炉

香炉后的望柱上刻有“刘庄建筑公司口口于一九九O年口”字样,显然1990年时又对古桥进行过一次较大规模的维修。

万寿桥桥栏端的抱鼓石

万寿桥的桥栏

万寿桥不同时期的桥栏板和望柱

望柱头残留的动物,望柱上清晰可见的资助者姓名和钱两。

万寿桥的桥栏和望柱

万寿桥的桥栏和望柱
前一篇:三人行·泰州泰兴大生桥
后一篇:三人行·盐城大丰草堰石闸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