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闵行区吴泾镇共和村的明末“花厅”

(2017-12-13 16:51:39)
标签:

“花厅”燕翼堂

闵行区古建筑

吴泾镇共和村

上海传统民居

访古探幽

分类: 上海各地
去年在闵行区吴泾镇发现明末古建筑的一则报道,曾经引起有关媒体与一部分人的热切关注,一年过去了,现在情况怎么样呢?昨天与冯老师小陈一同去闵行区看市级文保单位后,抽空来到了吴泾镇共和村访古探幽,看一眼“花厅”的现状。
闵行区吴泾镇共和村的明末“花厅”
外观普通的民居中拥有如此壮观的梁架结构和精美的雕饰,虽然历经近四百年的风风雨雨,至今看来依然还是那么令人惊讶。
闵行区吴泾镇共和村的明末“花厅”
去年各媒体的报道都是以“ 闵行吴泾镇372岁古建筑无人保护 面目全非破败不堪”为题的,而如今外观虽然没有编号,花厅内却已经完全清理干净,除了西侧悬梁下的墙壁还没有拆除外,已是随时准备大修的样子。
闵行区吴泾镇共和村的明末“花厅”
外观普通的“明末花厅”
闵行区吴泾镇共和村的明末“花厅”
吴泾镇的共和村,门牌上已是要找的“花厅”,找到它却还得费一点功夫,昔日高敞气派的古建筑被隐藏在成片的各式各样的农舍之中。
闵行区吴泾镇共和村的明末“花厅”
花厅前两栋民居间还有老梁木的存在,显然,当年围绕花厅的附属建筑还有许多的。
闵行区吴泾镇共和村的明末“花厅”
花厅的外观。花厅如今没有任何的保护级别,原先的五开间也不再完整,而且似乎还出租着,但其主要的大厅部分还是完整的。经过一年多时间,原先诸多难以维护修缮的阻力已经克服,据说即将开始修缮。
闵行区吴泾镇共和村的明末“花厅”
我们此行的时间恰好,花厅内部所有杂物清除后便于观察,如果再晚修缮后,或许将会面目一新而难保原味了。据《塘湾志》第三节“古建筑”一栏头条的“花厅”记载:位于今吴泾大队花厅生产队,原名“燕翼堂”,由钱姓建于明崇祯末年(1644年)。时中有正厅、西拥有侧厅,后有楼台,其造工讲究,厅内彩梁绘椽、绚丽壮观、名闻遐迩。因其雕饰彩绘,故乡人称之为“花厅”。该厅历300多年之沧桑,现仅存正厅,余皆废。正厅今作生产队仓库和托儿所。
闵行区吴泾镇共和村的明末“花厅”
花厅内东端的木雕。祥云彩绘,“官帽”配饰,现在难得一见的粗大好木,大气的格局,虽经数百年的风风雨雨,现在看来依然熠熠生辉。
闵行区吴泾镇共和村的明末“花厅”
西端
闵行区吴泾镇共和村的明末“花厅”
脊檩正中有风窠残留
闵行区吴泾镇共和村的明末“花厅”
最醒目的就数中间的大梁,不仅粗大而且有大量精美的雕花,据说原先还有满屋的彩绘,故所以称为“花厅”,如今须仔细辨认才能发现部分彩绘的残留。当年的精雕彩绘,依然掩饰不住地放着光芒,让现今的人们叹为观止。屋顶脊檩椽子等没什么过度的装饰,或许也是彩绘已经褪色的缘故。
闵行区吴泾镇共和村的明末“花厅”
花厅的梁架结构,西南财经着火的痕迹还在。去年的新闻报道中记录:花厅村民小组村民钱永章告诉记者,当时火烧得很厉害,“把上面的樑啊、椽子啊,全部(烧)掉了,所以现在看上去根本不像样子了,一片漆黑,根本没有画啊颜色啊,所以(可谓)一年不如一年”。
闵行区吴泾镇共和村的明末“花厅”
花厅内的梁架结构
闵行区吴泾镇共和村的明末“花厅”
梁柱相接处的结构
闵行区吴泾镇共和村的明末“花厅”
近四百年的木构件如同新的一样
闵行区吴泾镇共和村的明末“花厅”
梁底下的雕饰图案
闵行区吴泾镇共和村的明末“花厅”
花厅的梁木结构和雕饰
闵行区吴泾镇共和村的明末“花厅”
看枋和上面原先搁匾的托木
闵行区吴泾镇共和村的明末“花厅”
看枋上的细节
闵行区吴泾镇共和村的明末“花厅”
花厅青石质的雕花础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