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人行·昆山巴城中巷桥

(2017-10-06 12:14:16)
标签:

中巷桥

昆山古桥

巴城镇巴城湖村

单孔石拱桥

三人之行到昆山

分类: 名特古桥
9月21日,李凡相约我与冯老师一起到昆山市的巴城和太仓的浏河转了一天,目标是看古桥,主要地点是巴城的正仪古镇。首先来到了阳澄湖边的巴城湖村,看一座弃之一边名为“中巷桥”的石拱桥。近年来各地大多借用各种理由对古桥进行了维修,有些甚至如同重建一般,亲临这样原生态古桥的机会反而较为难得了。
三人行·昆山巴城中巷桥
昆山市巴城镇巴城湖村后村头的中巷桥
三人行·昆山巴城中巷桥
中巷桥是一座十分古老的单孔石拱桥,东西走向跨娄湾。由于弃置时间已久,古桥上长满了杂树,如同被一片树林覆盖一样,有些桷树已经非常粗壮了,连两端与古桥相接的道路也几乎被湮没了。
三人行·昆山巴城中巷桥
中巷桥的南侧面。此番三人行全是由李凡做的计划,古桥位置也是他寻找而来,至于古桥资料却极为稀少。网上查阅了一下,只有在“悠哉游哉之走遍苏州”的博客中还能找到些许。
三人行·昆山巴城中巷桥
中巷桥的西侧面。由于古桥环境不佳,茂密的杂树枝叶遮挡了桥体的大部分,使得现场的观察也十分有限。
三人行·昆山巴城中巷桥
中巷桥的南侧是一条村道,自然有新的桥梁替代了古桥的功能,古桥被一片树木所覆盖,如果不是有意寻找,恐怕就在它的旁边经过,也很难发现这里还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桥。
三人行·昆山巴城中巷桥
出乎意料的是中巷桥附近的民居都没有门牌,不知这样是否会对当地人的生活生产带来什么不便。好在村道边看到有这样的指示牌,上面有我们需要的具体信息,原来这里属于昆山市巴城镇巴城湖村的后村头自然村。据网上介绍:巴城湖村是巴城镇规模最大的行政村,围绕巴城镇区,南靠巴城工业区,西靠鳗鲤湖、巴城湖与阳澄湖旅游度假区,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方便。我村由原来加紧、毛泾、联丰、宋介、勤丰、巴渔六个行政村合并而成,现村域面积15平方公里,辖有26个自然村,38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1602户,户籍人口5168人。
三人行·昆山巴城中巷桥
近看中兴桥的南侧面
三人行·昆山巴城中巷桥
北侧面
三人行·昆山巴城中巷桥
据“悠哉游哉之走遍苏州”的博客介绍:中巷桥在巴城镇东北隅,跨娄湾,又名娄湾桥。桥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初为青石拱桥。民国七年(1918年),施敬清重修,改为青石和花岗石混砌。
三人行·昆山巴城中巷桥
如此看来中巷桥是一座真正有四百年历史的古桥了,它北侧有桥额石,但是根本就看不清上面的字迹,南侧桥额石上也是隐隐约约的刻有桥名。好在“悠哉游哉之走遍苏州”的博客有介绍:桥名题刻(三大圆框内)为“中巷桥”,题额“万历四十五年建造”,桥名的三字之间(小圆框内),刻有“风调雨顺”和“国泰民安”。
三人行·昆山巴城中巷桥
若仔细看桥拱内还有一些字堂题刻,当然具体内容根本就无法看出了。在中巷桥西堍南侧的金刚墙上,镶嵌有一块刻有大字的青石碑。
三人行·昆山巴城中巷桥
青石碑刻“民国七年戊午里人重修”十个大字,此为1918年重修桥时的题刻,或许由那时起中巷桥就没有再进行过大修。
三人行·昆山巴城中巷桥
侧看中巷桥的南侧面
三人行·昆山巴城中巷桥
中巷桥的西堍
三人行·昆山巴城中巷桥
东堍
三人行·昆山巴城中巷桥
来到桥顶看桥心石
三人行·昆山巴城中巷桥
桥顶上透过树丛向东看,与古桥相接的是一片农田,连田埂也没有。
三人行·昆山巴城中巷桥
不远处村道北侧有一间小屋,是一个加工棉花胎的小铺子,趁着雨暂停一会,他们把活搬到了外面做。
三人行·昆山巴城中巷桥
村道南侧还有一家小店
三人行·昆山巴城中巷桥
中巷桥上向南看,是紧挨着的公路桥。公路桥不知建于何时,它的建成之日也就是中巷桥被废弃之时。
三人行·昆山巴城中巷桥
绕到南侧看村道上的公路桥
三人行·昆山巴城中巷桥
中巷桥上向西看,近处散落着几户民居。在树叶的缝隙中可以看到远处巴城镇老街最北面的宝塔,宝塔名为崇宁塔,尽管只是一个新建的仿古宝塔,但是它外观古色古香高耸而靓丽,还能给我们以定位,是巴城镇的一个标志性建筑。
三人行·昆山巴城中巷桥
中巷桥上向北看,看介绍古桥所跨为娄湾,不知其从何而来更不知其流向何处。
三人行·昆山巴城中巷桥
看中巷桥时,还有古桥边居民来此洗锅刷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