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伴访古·青浦古桥之安愚桥
标签:
安愚桥青浦古桥白鹤镇赵屯村东西跨蔡家北凌巷凌巷结伴访古 |
分类: 名特古桥 |
此行青浦看古桥,因为出发时间较晚,加上中间寻访倪家坟桥费时较多,整个计划没有完成,最后看到的是一座位于赵屯村被浓密藤蔓所遮挡的安愚桥。

青浦区白鹤镇赵屯村蔡家北凌巷的安愚桥

安愚桥东西走向跨蔡家北凌巷的凌巷港,古桥东侧是一个较大的竹园,因为常年无人通行,竹子已经长到东桥堍,浓密的藤蔓把古桥包裹的严严实实的,根本无法看到古桥的真面目。

安愚桥北侧的宅子门牌为“赵屯村蔡家北凌巷”,没有查询到赵屯村的资料,应该也是多年前蔡家村被合并到了赵屯村,而北凌巷是一个自然村,古桥所跨河道名为凌巷港。

这是安愚桥的北侧面,桥体上因为被藤蔓遮挡而看不到一个字。安愚桥的桥名也是根据吴老师《上海古桥谱》与青浦区新公布的文保点名录而来,去年新公布的青浦区文物保护点225处名单中有安愚桥的名字,其建桥年代为笼统的“清”。

个人觉得这座古桥的名字非常优雅,在向村民们打听安愚桥时,就用“高宅基桥”的俗称,想不到停车处就在古桥不远处,而且村民不仅知晓该古桥的位置,连这个桥名也熟悉的。吴纪慰老师的《上海古桥谱》中有记载:安愚桥俗称高宅基桥,位于白鹤镇赵屯村蔡家北凌巷,毗邻白鹤古镇历史风貌区。跨凌巷港,东西走向。建修年代不详,光绪《青浦县志》已有记载。单跨平梁桥。青石质。长11.85米,宽1.66米。两岸桥台用块石砌筑,桥面用三根石梁平铺,两坡分别有8即和9级石阶。现桥上长满植物已看不清桥的模样,但整体保存完好,具有一定的历史人文价值。

其实第一眼看到藤蔓密布的安愚桥时,首先感觉到的这似乎是一座石拱桥,即便仔细看也几乎看不到桥梁。可谓:不识安愚真面目,只缘桥在藤蔓中。

青浦区白鹤镇赵屯村蔡家北凌巷的安愚桥

安愚桥东西走向跨蔡家北凌巷的凌巷港,古桥东侧是一个较大的竹园,因为常年无人通行,竹子已经长到东桥堍,浓密的藤蔓把古桥包裹的严严实实的,根本无法看到古桥的真面目。

安愚桥北侧的宅子门牌为“赵屯村蔡家北凌巷”,没有查询到赵屯村的资料,应该也是多年前蔡家村被合并到了赵屯村,而北凌巷是一个自然村,古桥所跨河道名为凌巷港。

这是安愚桥的北侧面,桥体上因为被藤蔓遮挡而看不到一个字。安愚桥的桥名也是根据吴老师《上海古桥谱》与青浦区新公布的文保点名录而来,去年新公布的青浦区文物保护点225处名单中有安愚桥的名字,其建桥年代为笼统的“清”。

个人觉得这座古桥的名字非常优雅,在向村民们打听安愚桥时,就用“高宅基桥”的俗称,想不到停车处就在古桥不远处,而且村民不仅知晓该古桥的位置,连这个桥名也熟悉的。吴纪慰老师的《上海古桥谱》中有记载:安愚桥俗称高宅基桥,位于白鹤镇赵屯村蔡家北凌巷,毗邻白鹤古镇历史风貌区。跨凌巷港,东西走向。建修年代不详,光绪《青浦县志》已有记载。单跨平梁桥。青石质。长11.85米,宽1.66米。两岸桥台用块石砌筑,桥面用三根石梁平铺,两坡分别有8即和9级石阶。现桥上长满植物已看不清桥的模样,但整体保存完好,具有一定的历史人文价值。

其实第一眼看到藤蔓密布的安愚桥时,首先感觉到的这似乎是一座石拱桥,即便仔细看也几乎看不到桥梁。可谓:不识安愚真面目,只缘桥在藤蔓中。
前一篇:结伴访古·青浦古桥之管浦桥
后一篇:三人行·崇福古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