蠡墅镇古桥之蠡墅桥·永兴桥

标签:
蠡墅桥和永兴桥蠡墅镇古桥苏州市吴中区名特古桥结伴寻旧 |
分类: 名特古桥 |
元旦前与冯老师一起到苏州访古寻旧,继著名的宝带桥之后即来到了同属吴中区的蠡墅镇,这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江南古镇,部分残留的古建老街水巷民居依然保持着古朴风貌,其中四座古桥是我们寻访的主要目标。首先看到的便是与蠡墅古镇同名的蠡墅桥。

古桥两侧桥额石上刻着桥名“重建蠡墅桥”

古桥东北的河岸边立有蠡墅桥的标识牌,落款是长桥镇,据说长桥镇与蠡墅镇以前是分属两个地方的,光有桥名而不见文保级别,算不上是文保碑了。

与石拱桥蠡墅桥紧紧相依的有一座公路桥,桥名也是蠡墅桥,看介绍稍向东原本还有一座已经毁损了的祥兴桥,形成了蠡墅镇三桥并排的有趣景观。新蠡墅桥虽然不算宽,却是穿越古镇的主要公路桥,我们由宝带桥乘坐地铁再换行驶在这条公路上的公交,来到蠡墅镇车站就在离蠡墅桥不远处了。

据百度介绍:蠡墅镇,位处江苏连接浙中、浙西的要冲,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宦官兴宅、商家云集之地。现在是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蠡墅镇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小镇,相传因春秋末期在越国任大夫的楚国贵族范蠡在此建屋居住,故得名。只是近年来古镇风貌已经改变许多,蠡墅桥周围的老房子也因为建公路而几乎拆除大部了。这是蠡墅桥的西侧面。

新旧蠡墅桥靠得比较近,得以方便地观察古桥。据介绍:蠡墅桥位于蠡墅镇蠡墅港中段,系单孔石拱桥,始建年代无考,现存桥梁系清代光绪四年(1878年)重建。桥原为连接蠡墅镇上塘、下塘的主要通道。桥长12.5米,桥面宽2.45米,高3.25米。1993年,蠡墅公路新桥建成后,老桥在新桥下方,成了景观桥。

在苏蠡公路上看蠡墅桥的东侧面

西侧面,显然原先蠡墅镇东西向的主要市河蠡墅港比起现在要宽阔许多的。

蠡墅桥的南北两侧石阶

蠡墅桥的桥栏望柱抱鼓石等构件完整,桥顶四根望柱顶上刻有两对石狮子。

桥顶上看石阶,桥心石水纹图案已略有磨损。

蠡墅桥上向西看,夹蠡墅港两岸分别是古镇的上下塘街。

就在蠡墅桥南堍的下塘西街,有居民看我们拍照,热情介绍其屋内有古迹。

一根高大又完整的石牌坊立柱居然耸立在屋内,据老者介绍,另外一根也还完整地保存着,只是隔壁人家没人而无缘相见。

蠡墅镇上的北蠡墅街,据百度介绍:蠡墅镇虽然不大,但因为离苏州较近,交通便利,历史上工商业很发达,根据史料记载,当时造船业、刺绣、眼镜制作等行业都很兴盛。以眼镜业为例,从清朝起到解放前,蠡墅镇每年制造的眼镜产量占全国的半数以上,最多时达到年产20万副;刺绣行业也是蠡墅的老人津津乐道的历史,另外餐饮业也是蠡墅老街历史上的一大特色。现在蠡墅镇衰落明显,除了四座古桥和一些老民居几乎就是一个普通乡镇了。

蠡墅桥原先处于蠡墅镇蠡墅港的中段,不过余下三座古桥都在它的西侧,而且正好是在十字交叉河道的四个方向,蠡墅桥属于最东端的了。向西在十字河的南侧,有一座单跨东西向的平梁桥名为永兴桥。这是它的南侧面。

永兴桥有砖砌压石的桥栏,况且北侧的桥梁已经更换成水泥梁,所以北侧面没能看到桥梁上的桥名。

南侧有水管紧贴桥梁,仔细观察才能看全“重建永兴桥”的五字桥名。

蠡墅镇上的永兴桥,据介绍:永兴桥又名马良桥,始建年代无考,梁式花岗石质桥,全长11.6米,桥面宽1.9米。

东西两端的石阶

四拼的桥面和砖砌桥栏

在桥座中镶有一块青石碑,字迹已经无法辨认。据介绍:桥堍立有《重建永兴桥记》青石碑刻一方,记载着清嘉庆二十一年(1916年)又百姓捐款维修的情况。

桥耳朵上的如意花纹

永兴桥西堍居民家门口,有一石狮子头,不知来源但被埋在这里当作防撞石也已经好久了。

永兴桥上向南看,前方有一座古朴的水泥桥。据介绍永兴桥下河道名为栈廊浜,连两岸居民的门牌上也是栈廊浜三字。

永兴桥上向北看,不远处便是与蠡墅港相交的十字河口。

太平桥处隔岸看到的永兴桥

永兴桥西侧,还有一片保持原貌的老式民居。有意寻找的话,整个蠡墅镇上老民居还是有不少的。这种民居的大门还处处可见。

另外一种形式的民居大门

永兴桥边街头的水井

民居群落中的水井

古桥两侧桥额石上刻着桥名“重建蠡墅桥”

古桥东北的河岸边立有蠡墅桥的标识牌,落款是长桥镇,据说长桥镇与蠡墅镇以前是分属两个地方的,光有桥名而不见文保级别,算不上是文保碑了。

与石拱桥蠡墅桥紧紧相依的有一座公路桥,桥名也是蠡墅桥,看介绍稍向东原本还有一座已经毁损了的祥兴桥,形成了蠡墅镇三桥并排的有趣景观。新蠡墅桥虽然不算宽,却是穿越古镇的主要公路桥,我们由宝带桥乘坐地铁再换行驶在这条公路上的公交,来到蠡墅镇车站就在离蠡墅桥不远处了。

据百度介绍:蠡墅镇,位处江苏连接浙中、浙西的要冲,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宦官兴宅、商家云集之地。现在是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蠡墅镇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小镇,相传因春秋末期在越国任大夫的楚国贵族范蠡在此建屋居住,故得名。只是近年来古镇风貌已经改变许多,蠡墅桥周围的老房子也因为建公路而几乎拆除大部了。这是蠡墅桥的西侧面。

新旧蠡墅桥靠得比较近,得以方便地观察古桥。据介绍:蠡墅桥位于蠡墅镇蠡墅港中段,系单孔石拱桥,始建年代无考,现存桥梁系清代光绪四年(1878年)重建。桥原为连接蠡墅镇上塘、下塘的主要通道。桥长12.5米,桥面宽2.45米,高3.25米。1993年,蠡墅公路新桥建成后,老桥在新桥下方,成了景观桥。

在苏蠡公路上看蠡墅桥的东侧面

西侧面,显然原先蠡墅镇东西向的主要市河蠡墅港比起现在要宽阔许多的。

蠡墅桥的南北两侧石阶

蠡墅桥的桥栏望柱抱鼓石等构件完整,桥顶四根望柱顶上刻有两对石狮子。

桥顶上看石阶,桥心石水纹图案已略有磨损。

蠡墅桥上向西看,夹蠡墅港两岸分别是古镇的上下塘街。

就在蠡墅桥南堍的下塘西街,有居民看我们拍照,热情介绍其屋内有古迹。

一根高大又完整的石牌坊立柱居然耸立在屋内,据老者介绍,另外一根也还完整地保存着,只是隔壁人家没人而无缘相见。

蠡墅镇上的北蠡墅街,据百度介绍:蠡墅镇虽然不大,但因为离苏州较近,交通便利,历史上工商业很发达,根据史料记载,当时造船业、刺绣、眼镜制作等行业都很兴盛。以眼镜业为例,从清朝起到解放前,蠡墅镇每年制造的眼镜产量占全国的半数以上,最多时达到年产20万副;刺绣行业也是蠡墅的老人津津乐道的历史,另外餐饮业也是蠡墅老街历史上的一大特色。现在蠡墅镇衰落明显,除了四座古桥和一些老民居几乎就是一个普通乡镇了。

蠡墅桥原先处于蠡墅镇蠡墅港的中段,不过余下三座古桥都在它的西侧,而且正好是在十字交叉河道的四个方向,蠡墅桥属于最东端的了。向西在十字河的南侧,有一座单跨东西向的平梁桥名为永兴桥。这是它的南侧面。

永兴桥有砖砌压石的桥栏,况且北侧的桥梁已经更换成水泥梁,所以北侧面没能看到桥梁上的桥名。

南侧有水管紧贴桥梁,仔细观察才能看全“重建永兴桥”的五字桥名。

蠡墅镇上的永兴桥,据介绍:永兴桥又名马良桥,始建年代无考,梁式花岗石质桥,全长11.6米,桥面宽1.9米。

东西两端的石阶

四拼的桥面和砖砌桥栏

在桥座中镶有一块青石碑,字迹已经无法辨认。据介绍:桥堍立有《重建永兴桥记》青石碑刻一方,记载着清嘉庆二十一年(1916年)又百姓捐款维修的情况。

桥耳朵上的如意花纹

永兴桥西堍居民家门口,有一石狮子头,不知来源但被埋在这里当作防撞石也已经好久了。

永兴桥上向南看,前方有一座古朴的水泥桥。据介绍永兴桥下河道名为栈廊浜,连两岸居民的门牌上也是栈廊浜三字。

永兴桥上向北看,不远处便是与蠡墅港相交的十字河口。

太平桥处隔岸看到的永兴桥

永兴桥西侧,还有一片保持原貌的老式民居。有意寻找的话,整个蠡墅镇上老民居还是有不少的。这种民居的大门还处处可见。

另外一种形式的民居大门

永兴桥边街头的水井

民居群落中的水井
前一篇:苏州宝带桥
后一篇:蠡墅镇古桥之须茂桥·太平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