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贤古桥之马王庄石桥·潘东人民桥

标签:
奉贤古桥庄行镇潘垫村马王庄石桥潘东人民桥结伴访古 |
分类: 名特古桥 |
奉贤区庄行镇的潘垫村,似乎以油菜花节和伏羊节为大家所熟知,我也曾经去过和经过两次,但都是为看古桥,现在又来到了潘垫村,看两座外观尽管基本相同但名字较有特色的老石桥,分别是马王庄石桥和潘东人民桥。

马王庄石桥的外观和结构与普通老石桥没什么区别,而它的桥名是比较少见地把“石桥”二字直接刻上了桥梁。

主跨桥梁两侧具有相同的桥名,两端还有精美的石雕图案。

马王庄石桥的位置比较偏僻,我们在已经确认了位置的前提下还是走了不少的冤枉路。我们根据定位却首先来到了它的北方,那里是一大片的蜜梨园,据说奉贤的黄桃和庄行的蜜梨都是十分有名的土特产,蜜梨园的铁丝网切断了我们的小路,老石桥北侧的一片竹林遮挡了我们的视线,无奈再绕行了一大圈到它的南方,这才能走进它的身旁。马王庄石桥两端皆没有路,南侧是一片刚刚深翻的田地。

马王庄石桥的南堍,可以看到对岸的竹林和蜜梨林。吴纪慰的博客对石桥有简单的介绍:马王庄石桥位于庄行潘垫村4组。建于清代。南北走向,三跨双拼石板桥,长16.6米,宽1.12米。

马王庄石桥的北堍,可见石阶桥座都在近期经过了维修,据介绍:在新农村建设中庄行镇注重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他们对倩舍塘上的东陈行桥、西陈行桥和马王庄桥等几座清代古石桥进行修缮,配齐了残缺的两堍石阶和装上坚固美观的木扶栏。

三跨的马王庄石桥的桥面,网上该桥较为详细的数据:马王庄石桥位于潘垫村4队, 在一片梨园南面,年代不详,南北向,3跨双拼石板桥。桥中跨长6.62米,南跨长4.89米,北跨长5.09米,桥宽1.12米,桥高2.06米。

马王庄石桥的东侧面

西侧面

近观老石桥

经过维修和保持原样的南北桥座和桥脚

马王庄石桥的桥脚两侧有桥联,只是没能仔细辨认也找不到具体内容。

副跨桥梁侧面也有精美石雕花纹

近观马王庄石桥的两侧

马王庄石桥上向东看,桥下河道应该就是倩舍塘。

桥顶上向西看

马王庄石桥的西侧面

东侧面

这一次结伴访古看庄行镇古桥的最后一座老石桥是潘东人民桥,看到这桥名就猜想该桥要么是解放后改建的,要么就是解放后改名的。

吴纪慰博客介绍:潘东人民桥位于庄行镇潘垫村2队222号前。始建于民国11年(1922年)1月,1965年重修,南北向,三跨双拼立壁墩平梁桥,长15.40米,宽1.11米,高2.75米,南堍桥引长1.87米,北堍桥引长2.24米。这是潘东人民桥的西侧面。

潘东人民桥的东侧面。网上资料介绍:潘东人民桥位于潘垫村2队222号门前,南北向,三跨双拼石板桥,中跨长5.53米,南跨长4.93米,北跨长4.95米,桥宽1.11米,桥高2.75米,南堍桥引长1.87米,北堍桥引长2.24米。桥铭把始建于民国11年(1922年)1月和1965年重修全部记录,使重建重建年代一目了然。

有桥头村民说是他的祖父介绍才过来建造的,至于原名称却称不知道。在老石桥主跨的西侧面刻有“潘东人民桥”的桥名,不过排列方式以及改为由左向右,一看就是后来重新刻上去的。另加刻的“1922年始建、1965年重修”还能细辨。

老石桥东侧面却找不到桥名,原先的桥名已被斫去,而新的桥名还未曾刻出。

潘东人民桥北侧不远处民居的门牌

看到我们来给老石桥拍照,有几位村民过来,说最近新修了石阶,还把已稍偏折的老石桥给扶正了。这是老石桥的北堍。

在老石桥南堍近观潘东人民桥的两侧面

几个方向远近的潘东人民桥

潘东人民桥的桥面

潘东人民桥的桥脚上有桥栏,网上摘录到并不完整的桥联,东北:当时口约惯陈不尽倩塘, 西南:明德之后有达人敢存口,西北:慈母所节为公益惟祝延,东南:今日兴筑新建诗看司马。

潘东人民桥上向西看

桥顶上向东看

我在潘东人民桥上的留影,至此完成了一天的骑游奉贤看古桥,把已知的庄行镇的古桥给看全了。

马王庄石桥的外观和结构与普通老石桥没什么区别,而它的桥名是比较少见地把“石桥”二字直接刻上了桥梁。

主跨桥梁两侧具有相同的桥名,两端还有精美的石雕图案。

马王庄石桥的位置比较偏僻,我们在已经确认了位置的前提下还是走了不少的冤枉路。我们根据定位却首先来到了它的北方,那里是一大片的蜜梨园,据说奉贤的黄桃和庄行的蜜梨都是十分有名的土特产,蜜梨园的铁丝网切断了我们的小路,老石桥北侧的一片竹林遮挡了我们的视线,无奈再绕行了一大圈到它的南方,这才能走进它的身旁。马王庄石桥两端皆没有路,南侧是一片刚刚深翻的田地。

马王庄石桥的南堍,可以看到对岸的竹林和蜜梨林。吴纪慰的博客对石桥有简单的介绍:马王庄石桥位于庄行潘垫村4组。建于清代。南北走向,三跨双拼石板桥,长16.6米,宽1.12米。

马王庄石桥的北堍,可见石阶桥座都在近期经过了维修,据介绍:在新农村建设中庄行镇注重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他们对倩舍塘上的东陈行桥、西陈行桥和马王庄桥等几座清代古石桥进行修缮,配齐了残缺的两堍石阶和装上坚固美观的木扶栏。

三跨的马王庄石桥的桥面,网上该桥较为详细的数据:马王庄石桥位于潘垫村4队, 在一片梨园南面,年代不详,南北向,3跨双拼石板桥。桥中跨长6.62米,南跨长4.89米,北跨长5.09米,桥宽1.12米,桥高2.06米。

马王庄石桥的东侧面

西侧面

近观老石桥

经过维修和保持原样的南北桥座和桥脚

马王庄石桥的桥脚两侧有桥联,只是没能仔细辨认也找不到具体内容。

副跨桥梁侧面也有精美石雕花纹

近观马王庄石桥的两侧

马王庄石桥上向东看,桥下河道应该就是倩舍塘。

桥顶上向西看

马王庄石桥的西侧面

东侧面

这一次结伴访古看庄行镇古桥的最后一座老石桥是潘东人民桥,看到这桥名就猜想该桥要么是解放后改建的,要么就是解放后改名的。

吴纪慰博客介绍:潘东人民桥位于庄行镇潘垫村2队222号前。始建于民国11年(1922年)1月,1965年重修,南北向,三跨双拼立壁墩平梁桥,长15.40米,宽1.11米,高2.75米,南堍桥引长1.87米,北堍桥引长2.24米。这是潘东人民桥的西侧面。

潘东人民桥的东侧面。网上资料介绍:潘东人民桥位于潘垫村2队222号门前,南北向,三跨双拼石板桥,中跨长5.53米,南跨长4.93米,北跨长4.95米,桥宽1.11米,桥高2.75米,南堍桥引长1.87米,北堍桥引长2.24米。桥铭把始建于民国11年(1922年)1月和1965年重修全部记录,使重建重建年代一目了然。

有桥头村民说是他的祖父介绍才过来建造的,至于原名称却称不知道。在老石桥主跨的西侧面刻有“潘东人民桥”的桥名,不过排列方式以及改为由左向右,一看就是后来重新刻上去的。另加刻的“1922年始建、1965年重修”还能细辨。

老石桥东侧面却找不到桥名,原先的桥名已被斫去,而新的桥名还未曾刻出。

潘东人民桥北侧不远处民居的门牌

看到我们来给老石桥拍照,有几位村民过来,说最近新修了石阶,还把已稍偏折的老石桥给扶正了。这是老石桥的北堍。

在老石桥南堍近观潘东人民桥的两侧面

几个方向远近的潘东人民桥

潘东人民桥的桥面

潘东人民桥的桥脚上有桥栏,网上摘录到并不完整的桥联,东北:当时口约惯陈不尽倩塘, 西南:明德之后有达人敢存口,西北:慈母所节为公益惟祝延,东南:今日兴筑新建诗看司马。

潘东人民桥上向西看

桥顶上向东看

我在潘东人民桥上的留影,至此完成了一天的骑游奉贤看古桥,把已知的庄行镇的古桥给看全了。
前一篇:奉贤古桥之西陈行桥·陈行桥
后一篇:苏州宝带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