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伴访古·松江新桥春申村深青桥
标签:
深青桥春申君祠贞节坊松江区新桥镇结伴访古 |
分类: 名特古桥 |
在新桥镇卫生服务中心处看古银杏树时,与当地的网友碰头,随后一起前往当地的一处名胜古迹——春申君祠。说它是名胜古迹不免有一点牵强,因为祠堂是新建的,古桥和牌坊都是别处迁来的,即便如此还遇双休日不开放,只能在老石桥头张望了一下。

松江区新桥镇春申村春申君祠的深青桥

来到春申君祠前,见院门锁着。院门为镂空的不锈钢制成,正对着里边的石牌坊和老石桥。

而院门的另一侧,有春申君祠的管理处,据网友说他上一次来其中恰好有人,经过商量还是让他进入了祠堂。可我们的运气并没有他好,连管理处的大门也是紧闭着。墙上三块牌子说明了祠堂的名字和地点以及开放时间。

透过围墙上的漏窗看其中的老石桥,发现整个祠堂掩映在一片竹林中,周围有一条小河环绕,简直就是在一座小岛上,该桥为进出祠堂的唯一通道。四处张望看到环绕祠堂的河浜上有许多的垂钓者,随后发现另外还有进入该大门的通道。

我们来到石牌坊和老石桥前,不过桥上还有一道铁门,至此只能止步而无法再进入了。

春申君祠前名为“贞节坊”的石牌坊,双柱单门两枋建于清代,除此之外毫无信息,显然是由别处移来的,而且到了这里后又进行过重新安排。

两枋上的“双龙戏珠”和“双狮抢球”浮雕

另一面的图案

祠堂是新建的,其中内容比较丰富,据介绍:重建的祠堂占地500平方米,为仿古民居建筑。室内陈列着春申君的相关史料及松江古迹、历史名人名作。祠堂里的匾额,分别为着名松江籍学者和书法家施蛰存、程十发、郑为题写。祠堂西面的大型铜雕照壁,主题叫做“上海之根”。但我们关注的还是眼前的这座老石桥。既然不能通行也只能在桥头两边看看。这是老石桥的东侧面。

老石桥的西侧面

老石桥为三拼单跨石阶石板桥,有望柱抱鼓石桥栏,桥栏外上面还刻有简单的方胜图案。老石桥桥额上显示其名为“深青桥”,两边桥铭被重新镌刻,一边是“重建春申君祠”,一边是“岁在壬午之秋”。

深青桥的文保牌。找到松江博物馆对老石桥以前的介绍:深青桥,位于松江区佘山镇天马南横村五队。单跨平板石桥,建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长13米,宽1.5米。桥面用三块花岗条石并铺而就,两侧有石栏,桥堍各铺设石阶十五级。现该桥已闲置不用,保存完好。

而资料显示“上海在古城松江新桥镇春申村重建的春申君祠堂2002年10月正式落成”,其中的时间与桥铭上的“壬午之秋”是吻合的,也就是说深青桥由佘山镇天马南横村五队迁来此地新桥镇春申村落户也有十多年了。这是深青桥的桥面。

松江区新桥镇春申村春申君祠的深青桥

来到春申君祠前,见院门锁着。院门为镂空的不锈钢制成,正对着里边的石牌坊和老石桥。

而院门的另一侧,有春申君祠的管理处,据网友说他上一次来其中恰好有人,经过商量还是让他进入了祠堂。可我们的运气并没有他好,连管理处的大门也是紧闭着。墙上三块牌子说明了祠堂的名字和地点以及开放时间。

透过围墙上的漏窗看其中的老石桥,发现整个祠堂掩映在一片竹林中,周围有一条小河环绕,简直就是在一座小岛上,该桥为进出祠堂的唯一通道。四处张望看到环绕祠堂的河浜上有许多的垂钓者,随后发现另外还有进入该大门的通道。

我们来到石牌坊和老石桥前,不过桥上还有一道铁门,至此只能止步而无法再进入了。

春申君祠前名为“贞节坊”的石牌坊,双柱单门两枋建于清代,除此之外毫无信息,显然是由别处移来的,而且到了这里后又进行过重新安排。

两枋上的“双龙戏珠”和“双狮抢球”浮雕

另一面的图案

祠堂是新建的,其中内容比较丰富,据介绍:重建的祠堂占地500平方米,为仿古民居建筑。室内陈列着春申君的相关史料及松江古迹、历史名人名作。祠堂里的匾额,分别为着名松江籍学者和书法家施蛰存、程十发、郑为题写。祠堂西面的大型铜雕照壁,主题叫做“上海之根”。但我们关注的还是眼前的这座老石桥。既然不能通行也只能在桥头两边看看。这是老石桥的东侧面。

老石桥的西侧面

老石桥为三拼单跨石阶石板桥,有望柱抱鼓石桥栏,桥栏外上面还刻有简单的方胜图案。老石桥桥额上显示其名为“深青桥”,两边桥铭被重新镌刻,一边是“重建春申君祠”,一边是“岁在壬午之秋”。

深青桥的文保牌。找到松江博物馆对老石桥以前的介绍:深青桥,位于松江区佘山镇天马南横村五队。单跨平板石桥,建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长13米,宽1.5米。桥面用三块花岗条石并铺而就,两侧有石栏,桥堍各铺设石阶十五级。现该桥已闲置不用,保存完好。

而资料显示“上海在古城松江新桥镇春申村重建的春申君祠堂2002年10月正式落成”,其中的时间与桥铭上的“壬午之秋”是吻合的,也就是说深青桥由佘山镇天马南横村五队迁来此地新桥镇春申村落户也有十多年了。这是深青桥的桥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