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金泽·放生桥

标签:
放生桥青浦区金泽镇明代单孔石拱桥与师同行名特古桥 |
分类: 名特古桥 |
金泽有“江南第一桥乡”的美誉,据说是古桥密度最高的古镇。过了普济桥向南行没几步路,一座大型的石拱桥早已经出现,金泽古桥的密度之高在这里一览无遗。

由于大家对于放生桥的概念中,朱家角放生桥的影响太大,以至于这里的放生桥前不得不加上金泽这个地名的前缀。而古桥两侧的桥额上都是“重建放生桥”五字。

放生桥虽然高大,也还属于金泽上塘街的一部分,但因为地处放生河与市河的相交处,可以观察古桥的位置并不多。这是放生桥北侧石阶。

南侧石阶

放生桥的文保碑。据百度介绍:放生桥位于金泽镇南端的放生桥始建明代,公元1628年重修。放生桥在如意桥之北,约50米处,因桥下有放生河,故称放生桥,又因桥堍有总管庙,故也称总管桥。此桥系单孔石拱桥,桥长25.2米,桥高4米,在明清以后多次重修。桥石采用花岗石和青石,质地较坚,桥柱上刻有楹联,清晰可认,系后来修建时所加。楹联曰:“桥连如意接康衢,水出湾潭通秀气。”表明此桥连接如意桥,通向康庄大道;桥下清水,流向淙淙小河。这副楹联既写出如意桥的气概,又写出如意桥流水美丽清秀。

文保碑背面的简介:放生桥俗称总管桥,明代始建,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重建,2001年修缮。单孔石拱桥,长28.5米,宽2.4米,拱跨7.7米,拱高4米。据介绍放生桥1994年被列为青浦县第四批文物保护对象。


放生桥桥顶的桥心石图案,由中间莲花发散开来的水纹变幻成六朵如意头,雕刻精美且构思巧妙。

放生桥北堍的总管庙,也是总管桥俗称的由来,现在到还是存在着,不知其中供奉的是什么菩萨。因为时值中午,进入小庙却惊醒了几位在殿堂中打中觉的看庙人,他们态度粗鲁地不让拍照。

与放生桥隔河相望的地方是一片老式建筑,不知是新近仿建的还是原样修缮的,不过肯定是不让随便进入的,那里应该是放生桥的最佳观赏点。

放生桥东侧,这条弯弯的小河就是放生河,就是由颐浩禅寺遗址处流来与市河相接。

由于大家对于放生桥的概念中,朱家角放生桥的影响太大,以至于这里的放生桥前不得不加上金泽这个地名的前缀。而古桥两侧的桥额上都是“重建放生桥”五字。

放生桥虽然高大,也还属于金泽上塘街的一部分,但因为地处放生河与市河的相交处,可以观察古桥的位置并不多。这是放生桥北侧石阶。

南侧石阶

放生桥的文保碑。据百度介绍:放生桥位于金泽镇南端的放生桥始建明代,公元1628年重修。放生桥在如意桥之北,约50米处,因桥下有放生河,故称放生桥,又因桥堍有总管庙,故也称总管桥。此桥系单孔石拱桥,桥长25.2米,桥高4米,在明清以后多次重修。桥石采用花岗石和青石,质地较坚,桥柱上刻有楹联,清晰可认,系后来修建时所加。楹联曰:“桥连如意接康衢,水出湾潭通秀气。”表明此桥连接如意桥,通向康庄大道;桥下清水,流向淙淙小河。这副楹联既写出如意桥的气概,又写出如意桥流水美丽清秀。

文保碑背面的简介:放生桥俗称总管桥,明代始建,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重建,2001年修缮。单孔石拱桥,长28.5米,宽2.4米,拱跨7.7米,拱高4米。据介绍放生桥1994年被列为青浦县第四批文物保护对象。

放生桥的西侧面。现在,此桥保护完好,依然是水乡重要的交通要道。值得注意的是,放生桥与万安桥一样在垂条石下的眉石上雕有乳钉,该装饰无疑与佛教有关,不知跟古桥建造年代和建筑特征有没有其他关系。

放生桥桥顶的桥心石图案,由中间莲花发散开来的水纹变幻成六朵如意头,雕刻精美且构思巧妙。

放生桥北堍的总管庙,也是总管桥俗称的由来,现在到还是存在着,不知其中供奉的是什么菩萨。因为时值中午,进入小庙却惊醒了几位在殿堂中打中觉的看庙人,他们态度粗鲁地不让拍照。

与放生桥隔河相望的地方是一片老式建筑,不知是新近仿建的还是原样修缮的,不过肯定是不让随便进入的,那里应该是放生桥的最佳观赏点。

放生桥东侧,这条弯弯的小河就是放生河,就是由颐浩禅寺遗址处流来与市河相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