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新村的老房子

标签:
浦东传统民居川沙新镇纯新村农家土灶矮闼门骑行见闻 |
分类: 浦东各地 |
上一次到纯新村看王家宅的绞圈房子后,博友檀箍香随即就留言问是否看到“隔河对称的老房子”,后冯老师也说起这里的一大片老房子,于是心里痒痒的,抽空又骑行去了一趟纯新村,果然看到一些相对集中又比较完整的浦东地区传统民居。

在南六公路龄南路口,有“纯新村人民欢迎您”的招牌,这里算是纯新村的村口了。

正对着龄南路的南六公路西边,有一棵编号为1619号的百年大榉树,不知为什么近来把外面的保护栏给拆除了。

第一次去看王家宅的绞圈房子,看了几个地图都有一条以村名为路名的“纯新路”,不知何时何故改成了“纯民路”,让我到了现场多骑了一段路多问了几个人。

在纯新村最著名的莫过于七灶天主堂了,是浦东新区的文物保护单位。

七灶天主堂

七灶天主堂的西门

在纯新村看到有许多老房子,大部分已经破破烂烂弃置一边无人居住。

一部分整体结构发生变化,尽管还有人在其中活动也是作为堆场杂用间。

闲置的老房子

老房子一角

山花是一个五角星

有老人告诉我原先的夏家宅是三进深的马头墙,如今虽还有残留却早已威风不再。

三进深的夏家马头墙

最后进的客堂间

遗弃的纺车等老式农具家具

墙上的文革遗迹

有一些老房子拆了可惜,虽不住人为防倒塌只得维修。椽子过长易垮就截短一截,墙面用水泥粉刷。

夏家宅原一正两厢房的西厢房

客堂间看枋上的木雕

七灶天主堂前比较完整的老房子,据说该老宅在附近算是最好的了。看其外表年代偏晚。

内部有廊檐

东南方样式相当的老宅是两层楼,其山墙上有一块漂亮的山花图案。

利用老房子改建出新的本景园,倒也别有风味。

见有独立的歇山顶老宅,好像无人居住。

是一栋标准的五路五开间,能保持原先模样这么多年,实属不易。

在胡家宅,还有硬山顶观音兜带马头墙的五开间老房子,其外貌也保持着本来模样,堪称标本了,这是无人居住也不能到屋内看看。

纯新村胡家宅的老房子

居民说该老宅虽然挂着“孟冯家宅”的门牌,却是属于“胡家宅”的,其实这里各个自然村已经相互交错,过分细分也无什么必要了。

胡家宅老宅的马头墙

隔河相对的老房子位于纯新村的孟冯家宅,一般来说独立完整的老房子已经不多,这样相同式样又比邻的确属凤毛麟角了。据称这是一家人家为四个儿子所建,每人各两间半。这是由西向东看两座老房子。

由东向西看两座老房子

孟冯家宅的老房子也是歇山顶的五路五开间

河西的老宅为“纯新村孟冯家宅15号”,河东老宅为80号。这是新旧门牌。

隔河看老房子

15号的客堂间还相当清爽

80号的老宅与15号的不同之处在于屋面有瓦当滴水,推测可能建筑年代稍晚。

80号主人家的土灶上正在煮着粽子,灶头间里蒸汽缭绕香气扑鼻。

15号东侧灶头间内的土灶

15号西侧灶头间内的土灶

纯新村内各处看到的土灶

纯新村内各处看到的土灶

在农村,大凡老式的房门必定装有矮闼门,如果仔细观看,简单的小门上边有部分镂空,其木格拼图还有许多小变化。

纯新村的矮闼门

纯新村的矮闼门

纯新村的矮闼门

纯新村的矮闼门

引人注目的就是孟冯家宅15号的矮闼门,上边木格竟然是有“富贵福寿”四字组成的,可谓是匠心独具。

在客堂间内看矮闼门上的“富贵福寿”

王家宅绞圈房子东侧的夏家宅老宅上,也有“富贵福寿”四字拼成的矮闼门,只是字体稍小,两扇门也不在一起。据冯老师打听这两扇矮闼门竟然是建造孟冯家宅时做小了才用到这里来的,实在是太有意思了。

夏家宅的矮闼门





浦东新区川沙新镇纯新村位于新浦东的中心位置,在川沙新镇南面,与原南汇区六灶镇民义村交界,东有川沙路、北有六陈路、南有储七路、西毗邻南六公路,北面紧邻外环线迎宾大道,属于浦东新区川沙新镇六团社区。自1984年成立村民委员会以来,建村已由28年.由自然村纯新村组成。

在南六公路龄南路口,有“纯新村人民欢迎您”的招牌,这里算是纯新村的村口了。

正对着龄南路的南六公路西边,有一棵编号为1619号的百年大榉树,不知为什么近来把外面的保护栏给拆除了。

第一次去看王家宅的绞圈房子,看了几个地图都有一条以村名为路名的“纯新路”,不知何时何故改成了“纯民路”,让我到了现场多骑了一段路多问了几个人。

在纯新村最著名的莫过于七灶天主堂了,是浦东新区的文物保护单位。

七灶天主堂

七灶天主堂的西门

在纯新村看到有许多老房子,大部分已经破破烂烂弃置一边无人居住。

一部分整体结构发生变化,尽管还有人在其中活动也是作为堆场杂用间。

闲置的老房子

老房子一角

山花是一个五角星

有老人告诉我原先的夏家宅是三进深的马头墙,如今虽还有残留却早已威风不再。

三进深的夏家马头墙

最后进的客堂间

遗弃的纺车等老式农具家具

墙上的文革遗迹

有一些老房子拆了可惜,虽不住人为防倒塌只得维修。椽子过长易垮就截短一截,墙面用水泥粉刷。

夏家宅原一正两厢房的西厢房

客堂间看枋上的木雕

七灶天主堂前比较完整的老房子,据说该老宅在附近算是最好的了。看其外表年代偏晚。

内部有廊檐

东南方样式相当的老宅是两层楼,其山墙上有一块漂亮的山花图案。

利用老房子改建出新的本景园,倒也别有风味。

见有独立的歇山顶老宅,好像无人居住。

是一栋标准的五路五开间,能保持原先模样这么多年,实属不易。

在胡家宅,还有硬山顶观音兜带马头墙的五开间老房子,其外貌也保持着本来模样,堪称标本了,这是无人居住也不能到屋内看看。

纯新村胡家宅的老房子

居民说该老宅虽然挂着“孟冯家宅”的门牌,却是属于“胡家宅”的,其实这里各个自然村已经相互交错,过分细分也无什么必要了。

胡家宅老宅的马头墙

隔河相对的老房子位于纯新村的孟冯家宅,一般来说独立完整的老房子已经不多,这样相同式样又比邻的确属凤毛麟角了。据称这是一家人家为四个儿子所建,每人各两间半。这是由西向东看两座老房子。

由东向西看两座老房子

孟冯家宅的老房子也是歇山顶的五路五开间

河西的老宅为“纯新村孟冯家宅15号”,河东老宅为80号。这是新旧门牌。

隔河看老房子

15号的客堂间还相当清爽

80号的老宅与15号的不同之处在于屋面有瓦当滴水,推测可能建筑年代稍晚。

80号主人家的土灶上正在煮着粽子,灶头间里蒸汽缭绕香气扑鼻。

15号东侧灶头间内的土灶

15号西侧灶头间内的土灶

纯新村内各处看到的土灶

纯新村内各处看到的土灶

在农村,大凡老式的房门必定装有矮闼门,如果仔细观看,简单的小门上边有部分镂空,其木格拼图还有许多小变化。

纯新村的矮闼门

纯新村的矮闼门

纯新村的矮闼门

纯新村的矮闼门

引人注目的就是孟冯家宅15号的矮闼门,上边木格竟然是有“富贵福寿”四字组成的,可谓是匠心独具。

在客堂间内看矮闼门上的“富贵福寿”

王家宅绞圈房子东侧的夏家宅老宅上,也有“富贵福寿”四字拼成的矮闼门,只是字体稍小,两扇门也不在一起。据冯老师打听这两扇矮闼门竟然是建造孟冯家宅时做小了才用到这里来的,实在是太有意思了。

夏家宅的矮闼门





浦东新区川沙新镇纯新村位于新浦东的中心位置,在川沙新镇南面,与原南汇区六灶镇民义村交界,东有川沙路、北有六陈路、南有储七路、西毗邻南六公路,北面紧邻外环线迎宾大道,属于浦东新区川沙新镇六团社区。自1984年成立村民委员会以来,建村已由28年.由自然村纯新村组成。
以前曾经到访过纯新村,主要是一棵在南六公路西侧的古榉树,现在依然还在,不过不知为什么把原先的保护围栏给拆除了。另外纯新村还有一处文物保护单位,那就是七灶天主堂了。在天主堂前还有一部分老房子。
纯新村的老房子凡传统样式都有比较完整的保留,可谓是一个小型博物馆了。吴家宅的绞圈房子已经看过发过,冯孟家宅和胡家宅还有标准的五路五开间,隔河对称的是歇山顶,后面的还是带观音兜马头墙的硬山顶的。夏家宅一埭一正两厢房虽然拆除了东厢房,但基本还能看出原来模样。
纯新村的老房子中农家土灶几乎家家保存,不管新旧是否使用,看了颇感充满生活气息。还有农村老房子引人注目的矮闼门,小小木门上竟然也有许多不同的花纹图案,令人惊叹不已。
(因为新浪博客无法上传图片,故所以博客已有多日不能更新。后知是图片限制不能大于5M,但原来通过VIP可大至10M,如今续费后却不知为什么还不能传,只得暂时上传缩略图,以后再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