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庆东风村的聚龙桥

标签:
聚龙桥奚家宅暮小路合庆东风村川沙老石桥浦东老石桥 |
分类: 名特古桥 |
川沙的老石桥数量并不多但资料更少,进入保护名录的不满20座却也消失多座,随着进一步的探访,一些没有进入名录的也逐渐浮出水面。合庆东风村的聚龙桥是一座保存良好的老石桥,先是在小陆的博客中得知它还存在,接着在柴志光主编的《浦东石建筑踏访记》中确认其位置,此次骑行返途中便前去一观。

合庆东风村二队奚家宅的聚龙桥,为单跨双拼的斜坡石板桥。

聚龙桥桥梁上的桥名

一般的老石桥要么还在使用,要么损毁严重或者成为旱桥,而聚龙桥这样隐藏在居民区中却还完好无损的为数不多。聚龙桥附近的老房子。

聚龙桥处于合庆镇与唐镇的分界处,这里有一个老地名为暮紫桥,在过去也是老护塘边相当重要的一个小集镇。

前一次来这里曾经看过大寿桥,其实它两在一条直线上,只是附近居民住宅长年累月的增加而把它们隔开了。这一条直线就是连接暮紫桥与小湾的暮小路。

聚龙桥的周围全是居民住宅,但在前后还能保留小路可以正常通行,桥下东西小河就在桥边特意保留一段,使得老石桥至今还是名副其实的老石桥。

聚龙桥北堍的民居

聚龙桥前民居的门牌为“东风村二队奚家宅104号”

聚龙桥南堍被两边的民居紧紧地相夹着

桥堍前还残留一点侧砖铺设的路面

聚龙桥的引桥为横铺石条斜坡,至今整齐端正没有松动。

桥上向南看桥堍

聚龙桥的北堍

桥上向北看

聚龙桥桥面

在柴志光主编的《浦东石建筑踏访记》中对聚龙桥有简单介绍:聚龙桥跨团龙港,南北走向,是一跨平板石桥,长6.3米,宽1.26米。桥墩由青石块砌成。桥坡长4.7米,由15块花岗石条铺成,桥墩上有长2.06米、宽0.52米、厚0.3米的石横梁。桥名为阳刻,聚和桥两字刻在一六边形框内,龙字刻在一扇形框内。桥名两侧刻有两段记文。但都被水泥石灰涂没。这是聚龙桥的西侧面。

合庆东风村二队奚家宅的聚龙桥,为单跨双拼的斜坡石板桥。

聚龙桥桥梁上的桥名

一般的老石桥要么还在使用,要么损毁严重或者成为旱桥,而聚龙桥这样隐藏在居民区中却还完好无损的为数不多。聚龙桥附近的老房子。

聚龙桥处于合庆镇与唐镇的分界处,这里有一个老地名为暮紫桥,在过去也是老护塘边相当重要的一个小集镇。

前一次来这里曾经看过大寿桥,其实它两在一条直线上,只是附近居民住宅长年累月的增加而把它们隔开了。这一条直线就是连接暮紫桥与小湾的暮小路。

聚龙桥的周围全是居民住宅,但在前后还能保留小路可以正常通行,桥下东西小河就在桥边特意保留一段,使得老石桥至今还是名副其实的老石桥。

聚龙桥北堍的民居

聚龙桥前民居的门牌为“东风村二队奚家宅104号”

聚龙桥南堍被两边的民居紧紧地相夹着

桥堍前还残留一点侧砖铺设的路面

聚龙桥的引桥为横铺石条斜坡,至今整齐端正没有松动。

桥上向南看桥堍

聚龙桥的北堍

桥上向北看

聚龙桥桥面

在柴志光主编的《浦东石建筑踏访记》中对聚龙桥有简单介绍:聚龙桥跨团龙港,南北走向,是一跨平板石桥,长6.3米,宽1.26米。桥墩由青石块砌成。桥坡长4.7米,由15块花岗石条铺成,桥墩上有长2.06米、宽0.52米、厚0.3米的石横梁。桥名为阳刻,聚和桥两字刻在一六边形框内,龙字刻在一扇形框内。桥名两侧刻有两段记文。但都被水泥石灰涂没。这是聚龙桥的西侧面。
前一篇:高东革新村的黄氏住宅
后一篇:延春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