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贤古桥之咸兴桥·咸庆桥·百禄桥

标签:
奉贤古桥东乡四团镇夏家村咸兴桥小荡村咸庆桥百禄桥骑行见闻 |
分类: 名特古桥 |
骑游奉贤四团镇,古镇区的老街随塘河都还在,但古迹除了古银杏树外几乎一无所有,古桥也没有。在四团镇辖区内的乡下,倒还是有三座老石桥存在,于是也作为了骑游对象,逐一去看了看。

首先是夏家村的咸兴桥。我是由大团方向进入到奉贤四团的,夏家村与大团毗邻,所以在去镇区之前先找到了咸兴桥。

咸兴桥是一座清代早期建造的古桥,在它的东侧已经建起了一座新桥,显然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如今是作为文物得以保存。

咸兴桥后民居的门牌

咸兴桥保存不远处就是六团公路,夏家村村委会也在附近。

咸兴桥东侧面。据桥头一位老人说,古桥南侧为沈家村,桥北为夏家村,不过现在已经合并到一个夏家村了。桥下河道却叫不上名字,看地图似乎为新港河。说起咸兴桥的俗称“施箍桶桥”,在奉贤的资料中可以查询到其名的来历,据称这座桥原由四人合建,名为四股同桥。后因该地多箍桶匠,故名箍桶桥。那个“施”字或许应该是这个“四”字,而俗而又俗的箍桶二字后竟然衍伸出一个新的文雅的地名“古桐村”。翻阅各种书籍真是乐趣多多啊。

更为不易的是在咸兴桥南桥头还立有一块高等级的标准文保碑

这是咸兴桥南侧副跨桥面,三拼的桥面中间曾经镶嵌了一条水泥,使得桥面稍宽一些,东侧桥梁边缘还有装过铁栏杆的痕迹。

主跨桥面

北侧副跨桥面,其东侧桥梁已经断裂,下用红砖砌墩支撑着断裂处,使古桥保持着原样。

咸兴桥上向西看

咸兴桥看过后,直到下午返途时,再去寻另外两座古桥,其位置在小荡村,分别位于一组和二组。首先看到的是一组的咸庆桥,与咸兴桥一样,东侧也建起了一座水泥桥。桥的南侧已没有路,是一家养殖户的池塘。按照网友的留言,该水泥桥是新建不久的。

咸庆桥的一边有平行的河道,东侧新桥又靠得太近,以至于桥额也难以拍得正面照片。

好在细看还能看到乾隆字样,显然也有年头的古桥了。

咸庆桥所在的小荡村,被A2沪芦高速公路隔为南北两块,古桥在南侧而村委会在高速公路的北侧。

咸庆桥周围比较空旷,最近的居民住宅也有一点距离。

远观咸庆桥,咸庆桥为双拼三跨立柱墩石板桥。看吴纪慰博客原先东侧的水泥桥还是一道填河而过的堰。

北侧看咸庆桥

咸庆桥东侧面

既然挖去堰而让断流的河道重新流通,咸庆桥下的河道还是有其作用的。这是在咸庆桥上向东看。

咸庆桥上向西看

找小荡村二组的百禄桥稍经曲折,因为古桥已是在高速公路的北侧,附近更是开阔,几乎没法打听。其实仔细看地图上,它与咸庆桥或许在一条直线上。碰到几位施肥的却告诉我石桥已经拆除,好在我并不死心,继续寻找。

离高速公路不远的大片韭菜田间,终于看到了老石桥。

首先是夏家村的咸兴桥。我是由大团方向进入到奉贤四团的,夏家村与大团毗邻,所以在去镇区之前先找到了咸兴桥。

咸兴桥是一座清代早期建造的古桥,在它的东侧已经建起了一座新桥,显然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如今是作为文物得以保存。

咸兴桥后民居的门牌

咸兴桥保存不远处就是六团公路,夏家村村委会也在附近。

咸兴桥的西侧面。在吴纪慰的博客中有咸兴桥的简介:咸兴桥,又名施箍桶桥,位于四团镇沈家村5组,夏家村9组交界处。建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光绪二十三年(1906年)由里人重建。三跨双拼立壁墩平梁桥,桥长19米,寛1.3米。2007年列为奉贤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咸兴桥东侧面。据桥头一位老人说,古桥南侧为沈家村,桥北为夏家村,不过现在已经合并到一个夏家村了。桥下河道却叫不上名字,看地图似乎为新港河。说起咸兴桥的俗称“施箍桶桥”,在奉贤的资料中可以查询到其名的来历,据称这座桥原由四人合建,名为四股同桥。后因该地多箍桶匠,故名箍桶桥。那个“施”字或许应该是这个“四”字,而俗而又俗的箍桶二字后竟然衍伸出一个新的文雅的地名“古桐村”。翻阅各种书籍真是乐趣多多啊。

更为不易的是在咸兴桥南桥头还立有一块高等级的标准文保碑

这是咸兴桥南侧副跨桥面,三拼的桥面中间曾经镶嵌了一条水泥,使得桥面稍宽一些,东侧桥梁边缘还有装过铁栏杆的痕迹。

主跨桥面

北侧副跨桥面,其东侧桥梁已经断裂,下用红砖砌墩支撑着断裂处,使古桥保持着原样。

咸兴桥上向西看

咸兴桥看过后,直到下午返途时,再去寻另外两座古桥,其位置在小荡村,分别位于一组和二组。首先看到的是一组的咸庆桥,与咸兴桥一样,东侧也建起了一座水泥桥。桥的南侧已没有路,是一家养殖户的池塘。按照网友的留言,该水泥桥是新建不久的。

咸庆桥的一边有平行的河道,东侧新桥又靠得太近,以至于桥额也难以拍得正面照片。

好在细看还能看到乾隆字样,显然也有年头的古桥了。

咸庆桥所在的小荡村,被A2沪芦高速公路隔为南北两块,古桥在南侧而村委会在高速公路的北侧。

咸庆桥周围比较空旷,最近的居民住宅也有一点距离。

远观咸庆桥,咸庆桥为双拼三跨立柱墩石板桥。看吴纪慰博客原先东侧的水泥桥还是一道填河而过的堰。

北侧看咸庆桥

咸庆桥东侧面

既然挖去堰而让断流的河道重新流通,咸庆桥下的河道还是有其作用的。这是在咸庆桥上向东看。

咸庆桥上向西看

找小荡村二组的百禄桥稍经曲折,因为古桥已是在高速公路的北侧,附近更是开阔,几乎没法打听。其实仔细看地图上,它与咸庆桥或许在一条直线上。碰到几位施肥的却告诉我石桥已经拆除,好在我并不死心,继续寻找。

离高速公路不远的大片韭菜田间,终于看到了老石桥。
前一篇:奉贤四团镇的0031号古银杏树
后一篇:奉贤秦树村的1402号古榉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