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号线】地铁书院站

标签:
地铁书院站16号线书院路南村临港大道骑行见闻 |
分类: 浦东各地 |
骑游万祥、书院两镇,这里的16号线书院站也是我的目的地之一。16号线的地铁站大部分都是在乡间农田中建立起来,书院站也不例外,周围看似空旷没什么,相信随着时间推移,以后一定是作为相当范围内的中心,也是主要定位参照物。
16号线书院站
书院站外观,对于地铁站内外不同的结构都有专业的命名,我们只是也只能走走看看表面现象。
书院站位于新建的临港大道的中间,而百度上还是陈旧的介绍:书院站该站为上海轨道交通16号线(原称21号线、11号线南段)的车站,已于2013年12月29日启用。共有两个出口位于三三公路两侧。
16号线书院站外观
乘客须通过临港大道两侧的露天楼梯和自动扶梯或者残疾人电梯进入到跨路大平台,然后再进入到站厅。
地铁站出入口和大平台
出入口
站厅内
检票口
还没有投入使用的闸机
书院站原来是一大片农田,临港大道建成前,这里主要道路是在其北侧的三三公路。地铁站边有指示牌,向东800米有书院镇瓜果交易市场,南汇的瓜果历来闻名,书院当然也是主要的产地之一。
在跨路大平台上向东看,如同蛟龙一般盘踞在南汇大地的16号线向东延伸,下一站是临港大道站。
北侧的平台上向东看
地铁站旁边有停车场
有公交车站
上地铁站的人行楼梯、自动扶梯和电梯
引人注目的是有一座书报亭,不过看其摆设都是食品杂货,无非就是一家烟纸店,也算是目前的临时配套设施了。
平台上向南看,一片农村风光。
地铁站南侧的停车场
书院站的西侧过黄沙港,就是万祥镇域,再向西不远有万红桥,这里距万祥镇区也就近在咫尺,应该说离书院站最近的镇区既不是新港镇也不是石皮泐(书院镇),还是万祥镇。
目前盛开的大面积的油菜花与新建的临港大道、16号线高架形成了一幅美丽景象
向西看,书院站之前是惠南东站,这两站之间的距离可不短。
远观16号线书院站
穿过站厅来到北侧的平台上,向西看。
北侧的跨路平台
北侧的楼梯
书院站北侧有一条小河
平台上看东西向小河
南北向的小河
这里属于书院镇路南村五组
村落与地铁站一河之隔,这些居民住宅是离地铁站最近的民居了。
地铁站下看民居
不清楚那配套停车场的收费情况,这里居民自设了停车场,也是充分利用了优越的地理位置,借16号线开通增加收入,同时也为一些乘客提供了便利。
地方大的可以开设机动车停车场,而地方小的也因地制宜设小型和非机动车停车场。
书院站内有地铁站位置示意图,停车场的老板娘说这里的位置虽然属于书院镇,却是三镇交界处,向西过黄沙港便是万祥镇,向北越过马路港和三三公路便是新港镇。而当地人的主要活动集镇还是去万祥镇的。
民居的门牌为路南村,昔日最为偏僻的旮旯地如今因为16号线在此设了书院站而彻底改变,而且还会继续发生巨变。
路南村村委会驻地就在书院站南不远,据《书院镇志》介绍:路南村地处书院镇西北角,因在三三公路南面,故称路南村。该村东起五尺沟,同里灶村交界,西至黄沙港,同万祥新三村相连,南濒三灶港,同石西村毗邻,北至三三公路,与新港路北村相望。路南村在解放初期由路南、新民2个小村组成。1955年,合并建立北窑第六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9年7月,建立路南大队。1982年,路南大队有7个生产队。1984年,撤社建乡时,改名为路南村,沿用至今。2002年12月,路南村和石西村合并,取名路南村。在前几天我的《万祥镇》中曾经介绍,三三公路是“1959——1979年间分段筑成”,一位当地的网友给我留言,三三公路早在解放前就已经存在,还是日军占领时期修筑的军用道路,现在看来果然,路南村这个地名也能证明,不过据称那时只是一条泥路,解放后才逐步改建拓宽至今天模样。不过三三公路从诞生之日起,其作用就是极为重要的。
在书院站碰到有人询问去鲜花港的走向,我想还差好远路呢,不过由这里向北,还是要到三三公路上转车,可见目前的三三公路还没有完全被临港大道所取代。
书院站的配套设施尚没有完备,几辆“黑车”主正在与客人谈生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