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汇中山堂

标签:
南汇中山堂民国建筑南园宾馆九松亭骑行见闻杂谈 |
分类: 浦东各地 |
以前就知道南汇有一个民国时期建成的中山堂,最近听说它所属的单位南园宾馆已经关门大吉,归入了拆迁地段,也有人说中山堂将归入扩建的古钟园,反正众说纷纭。于是迫切想去看一看中山堂的现状了,所以中山堂是这一次骑游惠南镇的主要目标。
南园宾馆确实已经关门,好在门卫还在而且比较好说话,打了个招呼便放我进入。这是坐北朝南的南汇中山堂的正前方,高高的台阶两边还有一对石狮子护卫着。
正门上方悬挂着写有“中山堂”三字的匾额,据说,“中山堂”的题匾,还是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先生的手笔。虽然没有落款而不能确定,但是从袁希洛辛亥老人的资历及参与民国建立的声望,此举也不是不可能的。
大门西侧墙上有浦东新区的文保碑,中山堂是浦东新区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公布时间为2010年3月23日。
文保碑下方有记录1992年南汇县人民政府出资重新修葺的石碑
关于南汇中山堂的建设和历史,书上网上都有一些零星的记录,但也是有多种说法。前一阵南京网友传来的《二年以来之南汇建设》一书中,正好有它的原始记录,应该是最权威最可信的第一手资料了。
东南角看中山堂
东侧面,回廊也开有通道,石阶两旁同样有一对石狮子。
中山堂的背面,空中的管道有一点煞风景,影响了大屋面的观察。
1985年出版的《南汇手册》中说:南汇县招待所始建于1953年。所内有一座宫殿式建筑,三面回廊,四角檐,庄重典雅。这就是远近闻名的“中山堂”,建于一九三五年,中山堂东南两侧,广植花木,形似一座小花园。园内花树遮道,鸟语啁啾。石阶上各种盆景千姿百态。旅客们清晨黄昏。漫步园内,可以赏心悦目,增进健康。在南汇地情丛书《胜迹集锦》中是这样描述的:中山堂位于惠南镇南门大街41号,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为纪念孙中山,由下沙大中砖瓦厂经理朱鸿圻、厂长沈彬儒赞助兴建。后为历届县政府召开重要会议的场所。1992年南汇县人民政府出资修葺。以后许多资料上多持此说。如今中山堂的东南两侧依然还是大面积的绿化带。
绿树掩映的中山堂。《二年以来之南汇建设》中的记载,民国二十二年新来一位有所作为的县长袁希洛:获悉前任孔县长民国二十年时,曾筹议建筑中山堂,位置在拟建的县城西南之公园里,图样也已经由前建设局绘就,经费也筹集到了一部分,只是与实际相差太大,所以拖到现在。于是袁希洛继续筹备,将计划图重新修正,于二十四年五月二十日开工,按照合同四个月完工,当在1935年9月落成。至于经费除了下沙大中砖瓦窑厂出全部砖瓦作价2500元外,王艮仲、顾象之、盛隽石、夏履之、王芹伯各二百元,还有各团体的捐款共计6500元。建造中山堂拟就了详细投标章程和招商合同,结果与蔡生记营造厂签约,老板为蔡炎生。
花园中的石棋盘桌和微型荷花池假山石
中山堂南有一块石场地,再前面是一条小河,使得环境更显幽静。
西南角如同一座三跨石桥,让人产生河道并没有断流的感觉。
中山堂的内部结构经过那么多年多次的改建已经完全变样,今天也没有能进入,按照当年《二年以来之南汇建设》中记载:中山堂为宫殿式,基地填高三英尺,宽为七十五英尺四寸,进高为六十五英尺九寸,地坪至屋基(脊)三十六英尺高,三面走廊,正中礼堂,后面中间为演讲台,两旁为预备室。面向南,屋面用龙头圆筒瓦,门窗用朱红漆,外墙面用捣毛水泥。
《二年以来之南汇建设》一书中的老照片,袁希洛县长视察中山堂工程。
《二年以来之南汇建设》一书中的老照片。从下图可见当年中山堂的屋脊上有“中山纪念堂”五字,羌脊也已经变样,如今添加的几个平顶漏气窗更是大煞风景。
门前回廊
门前
东侧回廊以及台阶
东侧面
东侧回廊也有台阶
中山堂西侧
回廊后面的漏窗
外面看漏窗
西侧回廊内向前看
中山堂的屋顶为歇山顶
水落管
飞檐翘角有木雕的龙头
80年历史的中山堂,当年种植在周围的树木也达到了保护级别。
花园中的假山
中山堂东南角还有一座凉亭,据说当年西南角也有一座,呈相互对称状。不过不见有建造和毁损的记录。
圆形门洞的凉亭
亭名九松亭
看九松亭的筒瓦应该与中山堂是一起建造的。《南汇老地名》中传说:中山堂落成典礼上,袁希洛听说蔡炎生用料精确,仅剩一根木头后说,那就做根旗杆吧。如此说来,两座凉亭也是在计划内的建筑了。
九松亭面北是圆形门洞,另外三面是美人靠。
九松亭修筑在高地上加上前面是河道,在亭内向前看时有身在山顶凉亭的感觉。
九松亭东侧还有一块曾经雕琢过的石块,不知原来是派什么用处的。
亭内有一副圆石桌椅
九松亭内
九松亭内看中山堂
注意到有人的涂鸦,说是“盛世修庙堂”,建议中山堂合并到古钟园内,并且修复北部的城隍庙。其实当初中山堂建造时确实准备建一座公园的,而北边现南汇公安局处的城隍庙不知是否还有遗留旧建筑?
听南园宾馆的门卫说中山堂是绝对不拆除的,现至少外观还是非常完整的,联想到周浦的浙宁会馆比中山堂还要早,建筑也还完整,而且还是文物保护单位,如今却在加速损毁,现状已是惨不忍睹,不知有关部门是怎么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