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上南路之百曲
标签:
杂谈 |
分类: 骑行见闻 |
上南路六个老车站中百曲与天花庵一样都是一个村的名字,一个来源于寺庙名,一个来源于河流名,如今还是村的建制,都没有成为集镇。但是百曲的现状显然比天花庵好得多,此段上南路已经拓宽,周围有许多新的居民区。

看到中国电信信息园是进入百曲的标志,这里的上南路还没有拓宽,百曲车站也移在这里。但是信息园建在上南路南北两边,看这趋势会不会以后就把这段路给消灭了呢?信息园规模大开发早,周围大多是工地,正在热火朝天的建设中。
百曲得名于百曲港,其历史也是十分悠久,现属于康桥镇。上南路越百曲港而过继续向东。
工人砌围墙,农民自建房逐步消失,不久又将是一片新面貌。过去的变化或许可以用十年、二十年来看,如今是真正的瞬息万变。

百曲桥才过,一条高等级的宽阔大马路横贯南北。原来在杨思与上南路相接的杨高路转到了百曲与上南路相接,两条路的缘分啊。杨高南路分别与外环线、中环线相接穿越了整个浦东新区,是浦东的主要交通大动脉。

杨高南路到上南路后结束,上南路南称为林海公路,这是一条通向奉贤海滨的交通干线。

没有拓宽的上南路在这高等级的大马路边越发显得狭小。好在过了杨高路的上南路也是一条像模像样的大马路。

上南路边南华城,如今是一个较大的居民区。开工典礼也曾经轰轰烈烈,当时副市长刘振元亲自来剪彩,但是才建成几幢就停下来,一停就是好多年,除了一幢拆迁户回来住夜里可见灯光,其他的都长期空关着,旁边野草比围墙还高,一度以这里为终点站的576路公共汽车也撤离。
南华城东是天台星城的住宅区,两者之间是浦三路。浦三路北端在浦东南路,向南打通上南路说了多少年啊,今天外环线那里还在建设立交桥,真正的贯通还得过一段时间。

这里是赵家宅车站,路边的老房子是原来的一个乡办厂。印象最深的是早时这里有一个排灌站和钆谷作坊。
赵家宅上南路两边造起许多小别墅。标示是康桥镇太平村,不知赵家宅这个站名的由来。
赵家宅东又有一条大马路在建,路名为康梧路。远处高大的万达广场已经映入眼帘。

这幢如同城堡一样的大楼在这里有十几年了,似乎是一个烂尾楼,从来没人住过,如今重新建成好像还是没人居住。

城堡在河边,今天才知道这桥名为双浜桥。浦东为江南水乡,大小河流密布,但随着时间变迁,大多数遭到填埋,如今尚能幸存的一定是比较主要的河流。

康桥山庄是一块墓地,当初这里虽然在上南路边但还是落乡的地方。现在却被新建住宅区所包围了。
上南路上的车站原来百曲之后就是周浦了,现在这里又增加了几个,赵家宅后有吴迅中学。
吴迅中学原来为周西一中,旅美华侨吴迅先生资助重金,故以他的名字命名。
吴讯中学对面是周浦消防队。原来在周浦镇区新马路中间(现在康沈路家得利超市),刚搬来时孤零零的周围几乎没有什么建筑。

吴讯中学东临梓康河,眼见成片的高楼大厦,离周浦是越来越近了。

在临近沪南公路前,上南路两边是大型的居民区,北为双秀家园南为美林小城,沿路都是商铺。

这里的沪南公路我们都称它为新沪南路,以前周浦的康沈路为老沪南路。当年的汽车虽然没有现在这样多,但是路更少,沪南路又几乎是去南汇、奉贤的唯一通道,交通拥堵状况是人们难以想象的,经过周浦镇区往往要半小时以上。93年终于在康桥到沈庄之间重新开路,绕过周浦镇区,通车后交通状况大为改观。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