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上南路之周家渡

标签:
杂谈 |
分类: 骑行见闻 |
如果说咸塘和周浦塘造就了“浦东十八镇,周浦第一镇”的地位,那么在告别水运时代后帮助周浦赢得“小上海”美誉的只能是上南路了。
1922年7月通车的上南路距今有90年历史了,虽然当初只是煤屑铺就,但一下子拉近了小上海与大上海的距离。其中1925年至1957年通行火车而称为上南铁路。中途设车站公路与铁路一样:周家渡、杨思桥、三林镇、天花庵、百曲和周浦镇。上南路的建成,使当时杨思、三林、周浦沿线农商有了长足的进步,甚至带动了上海、南汇二县的经济发展。直到今日上南路还在发挥着它的作用。
上南路也曾经称为周周公路(周家渡——周浦),它原来周家渡到南汇的计划久久没有完成,只是完成了第一期工程到周浦。90年来上南路线路依然如故,但是其路面以及沿线的变化是巨大的。特别是近些年来变化就更大了。
由于工作原因,1985年——2003年在上南路上骑自行车来回近20年。那时候,上南路经过南市区、川沙县、上海县和南汇县三县一区,现在连南汇也与浦东合并,从头到尾都是浦东新区。这一转眼10年过去了,特别是世博会的举办,原来熟悉的上南路又发生了哪些巨变?
这一天,阳光明媚,精神抖擞重走上南路,看看今天的上南路。
原来的周家渡地区已经变身为世博地区,许多熟悉的地名还在,特别是周家渡路和上南路。
这里应该是当初的周家渡码头。无数次的渡江仿佛还在眼前,高峰时两扇电动铁移门的开关声,意味着你能不能及时上渡船。世博会却用曲折往返的铁栏杆来限流,地铁车站也在应用。对岸江边码头的18路、45路可以带你到想去的地方。
这里的黄浦江沿岸左右分别是世博公园和白莲泾公园。造型优美的卢浦大桥就在眼前。
世博会留下的文化中心用奔驰来冠名
回想当初周家渡渡口周围全是简陋的民房真是有天壤之别
今天的上南路从文化中心门口开始,宽阔整洁的马路连人行道也是如此宽敞漂亮。
90年历史13.8公里的上南路在这里有最优美的环境
世博轴与上南路并行
原来的上南路从渡江码头开始,现在上南路确切的说是从横贯世博园区东西的世博大道开始。
国展路是一条新路,以前经过这里也许会碰到临时封路,上钢三厂的小火车栽着重重的钢材在你面前缓缓驶过。周家渡地区最大的企业就数上钢三厂了,万人大厂虽然已经消失,但是它的影响却是不会轻易消失的。
上南路边世博会中国馆,今天虽然门前冷清只有几位游客在拍照留念。而世博会时那真是人山人海、盛况空前,想进入参观竟然要排几个小时的队。
世博会的永久性建筑个个都是非同凡响的大手笔。中国馆内部正在改造,以后称为中华艺术宫。
离开国展路是熟悉的雪野路,以前的雪野新村在这里是比较好的小区。
沿上南路继续向南,离开高大的中国馆和整个世博园区,第一站周家渡的变化是天翻地覆的变化,黄浦江依旧,原来的渡口彻底消失,随之而来的地铁、隧道和大桥可以通向浦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