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浦的老街——关岳路

分类: 周浦旧迹 |
周浦有一条老街叫关岳路的,虽然狭窄短小,但是今天它还顽强的存在着,停留在以前的那个年代。
周浦主要街市都是沿咸塘和周浦塘而形成。在浦东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隔三、五百米一定有一条河,周浦也不例外也是河流密布的水乡,除了这两条较大的河流外还有许多支流,也分布许多小街。老咸塘港东是南北向的南八灶和竹行街,东西向的老街主要有东八灶、赵沟浜、太平弄、关岳路和龚家弄。
老咸塘、王家浜早已经填埋,周围处于拆迁范围和工地,于是成了无人管辖的自发集市。
关岳路的西端竹行街,跨王家浜的是聚秀桥,跨咸塘的桥名为关帝庙桥,过桥乃衣庄街。
关岳路是面南的单面街,前面的河流是早已填埋多年的王家浜。
老街的名字来源于两个庙宇,西边的关帝庙和东边的岳王庙。
关岳路不长,门牌号才一百出头。
最初主要是居住功能,但是后来因为周浦的中小学分别在它的南北,所以也成了主要道路。
周浦面貌日新月异,许多老地名已经或者即将消失,关岳路这个名字却能保存下来而且向东西两边伸展。即将成为周浦东西的主要交通道路。
不长的关岳路中间有一座景福桥与浜南刷布场街相接,景福桥是石板桥有铁栏杆。
关帝庙原址,有一段时间还有群众来敬香祭拜的。
关帝庙原址上海绣衣五厂高高的厂房,只是企业歇业,厂房闲置即将拆迁。
老街上这一段围墙后是著名的“朱家厅”
“朱家厅”现在 是废墟一片,传说中的“百年牡丹”始终不得一见。
朱鉴故居和绣衣五厂之间标为文康路的地方,原来把王家浜填埋下面设涵洞,人可走水还能流。
关岳路向东一直到新咸塘港的周中桥
这里的老宅周围树木郁郁葱葱
百年黄杨尤为著名
关岳路路名虽然不会消失,可以想象不久贯通的关岳路将是一片繁华景象,但是这段老街的历史还是值得我们记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