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村庄的淘宝梦想

(2014-06-18 15:35:42)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说

“就去淘宝村了!”

2014年4月的一次饭聚,主题是讨论《新闻写作》课带学生们去哪里做采写实践。已经有过几次讨论,目的地却迟迟定不下来,不免让人焦急。当助教苑明提议,不如去淘宝村时,所有人都眼前一亮,好主意,“就去淘宝村了!”

实践证明,这个地点选得不错。徐州市有个睢宁县,睢宁县有个沙集镇,沙集镇有个东风村……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地名,一个外表看和粗放的北方农村毫无二致的地方,却被赋予了“网络时代小岗村”的称号。秘密何在?带着一脑门的问题,助教刘翔宇、苑明、毛源在今年春天的一场倒春寒时节,先行去淘宝村探路了。寒风中带回来的消息令人振奋:此路可行。首先是地方大,大队人马可以安置,其次是关系顺,从县里到村委会都答应接受采访,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淘宝村里果然新闻点够多……

一群和网络、电商这些高大上的词看上去八竿子打不着的普通农民,怎样在网络经济里淘宝,而且还淘得风生水起,淘成了全国知名的淘宝村,淘出了“沙集模式”的名头?他们怎样在农村这块土地上做城市白领们的生意?这生意好做吗?日子好过吗?这是农村经济的一种新模式吗?还有困难吗?有冲突吗?这是如东风村宣传片上所说的“一片希望的田野”吗?

这就是实践的意义。不走到土地中,永远看不到那种不可思议的生命力,也永远体会不到干涸皲裂的触目惊心。走出校园的新记者们,走入农村,走进田野,走向一个一个现实的中国问题。在这里,同学们看到了一个村庄惊人的爆发力,在乡里乡亲的相互影响下,从早期的淘宝三剑客到越来越多村民的加入,东风村在短短数年间就形成了新的产业链,让许多人已经富了,让更多人有了淘宝致富的梦想;在这里,同学们也看到了中国农村问题的复杂,淘宝梦不是玫瑰色的,与希望相伴随的是问题,工业建设的土地从哪里来?征地引发的矛盾怎么解决?污染怎么办?商业伦理和乡土文明的冲突,经济发展和治理水平的缠结,一起在这片土地上演。

我们很有幸,成为这一转型时刻的观察者、记录者、思考者。一次实践,不能读懂中国。但不离开象牙塔,不接地气,就永远都不会读懂中国。短短三天的采访实践很快就结束了,但同学们在这一过程收获到的,应该远远大于“新闻采访和写作”,而我们对于这个村庄,这片土地的牵挂则刚刚开始。

是为记。

王辰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