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系列09 四十景现状及3D图 之四(16-25)

标签:
圆明园遗址残迹3d效果图复原图月地云居鸿慈永枯汇芳书院日天琳宇 |
分类: 【主题系列】 |
16圆明园四十景----月地云居
月地云居。位于武陵春色正西,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
在地图上的位置
月地云居坐北朝南,整组建筑背山临流,松色翠密,显得十分庄重。山门前建有四柱三楼式牌楼一座,山门为三间,门额曰“清净地”。山门内东西为钟、鼓楼。过钟、鼓楼便可看见一座方形重檐攒尖顶大殿,前殿外檐悬挂有乾隆御书“妙证无声”九龙边铜镀金字匾。妙证无声殿后为“月地云居”殿,殿内供奉三世佛。月地云居殿东西各建有八方重檐亭一座,亭内供奉有必密佛与大威德金刚。月地云居殿后是藏经楼,外檐悬挂有乾隆御书九龙边铜镀金字“莲花法藏”。藏经楼内不但供奉有“无量寿佛”,还收藏有大量经文。
现存遗址
现存遗址
现存遗址
(3D效果图暂无)
17圆明园四十景----鸿慈永枯
鸿慈永诂。位于月地云居西北,占地面积6150平方米。
鸿慈永诂,又称“安佑宫”,是乾隆五年(1740)依照景山寿皇殿修建的一组大型皇家祖祠,所有殿宇均覆黄琉璃瓦,用红墙围筑起来。整组建筑气势磅礴,庄严肃穆。
在地图上的位置
在安佑门内东西两侧各建有一座重檐八方亭,亭内矗有乾隆御笔满、汉双语《安佑宫碑文》,两座碑亭中间便是正殿——安佑宫。安佑宫为重檐歇山顶,黄琉璃瓦面阔九间,是圆明园建筑等级最高的一座建筑。安佑宫四周围以汉白玉栏杆,殿前设有八座大铜缸四座铜炉、一对铜鹿和一对铜鹤。殿内供有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五代皇帝的御容(画像),殿内陈设有祭祀用的乐器一套。每年上元、中元、清明、先祖生辰和忌日皇帝都必须来此叩拜。
清朝皇帝每次在安佑宫祭祖都是声势浩大,几百太监、宫女要忙上一个月。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占领圆明园,由于在安佑宫内太监、宫女都在为皇帝即将举行的祭祖忙碌,并不知道侵略军已经将圆明园占领,最后为帝后祭祖的二百多宫女、太监全都惨死在侵略军的枪口下。安佑宫连同殿内供奉的列祖列宗也全都被侵略者点燃,这座金碧辉煌的皇家祖庙也随之成为了一片废墟。
《四十图咏》景象
18圆明园四十景----汇芳书院
汇芳书院。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
在地图上的位置
汇芳书院建成于乾隆七年(1742),宫门外檐悬挂乾隆御笔“汇芳书院”,院内建有抒藻轩、涵远斋、翠照轩等建筑,抒藻轩内还建有戏台,乾隆经常在此读书看戏。抒藻轩东面为月牙形平台殿,一层殿外檐挂有乾隆御书“眉月轩”匾,二层为一平台,站在平台上可远观圆明园西北景区。
在汇芳书院东南还建有一敞厅,外檐悬雍正御书“问津”。在问津的东面立有一个石牌坊,牌坊楣额刻有乾隆御书“断桥残雪”。断桥残雪是西湖十景之一。
现存遗址
现存遗址
3D效果图
3D效果图
3D效果图
3D效果图
3D效果图
3D效果图
19圆明园四十景----日天琳宇
日天琳宇。占地面积1.7万平方米。
日天琳宇位于武陵春色西北部,雍正年间就已建成,最初叫佛楼,乾隆九年(1744)改称日天琳宇。
在地图上的位置
日天琳宇为一处大型皇家寺院,分西、中、东三部分。西边为并排两组佛楼,两座佛楼后部各建有后罩楼,前后楼由穿堂楼相连接,正面作不对称处理。偏西的佛楼楼下殿内悬挂乾隆亲笔御书“日天琳宇”,楼上供奉玉皇大帝。在楼的西南边为一转角楼,是座太岁坛。偏东的佛楼外檐悬雍正御书“极乐世界”匾,楼上供奉关帝。两座佛楼都供有众多佛像及大量手抄经文等。二楼规制皆是仿照雍和宫建造。
在佛楼东面建有供奉龙王的龙王庙,庙的山门悬挂有雍正御书“瑞应宫”匾。在乾隆朝后期,瑞应宫内又添建了雷神殿,殿内供奉雷神一尊。
现存遗址
现存遗址
(3D效果图暂无)
20圆明园四十景----澹泊宁静
在地图上的位置
《四十图咏》景象
3D效果图
3D效果图
3D效果图
21圆明园四十景----映水兰香
在地图上的位置
映水兰香景区正殿南向,殿前外檐悬挂雍正御书“多稼轩”匾。
在多稼轩东南是一片稻田,清朝皇帝经常在此下地干活,稻田旁边还建观稼轩,是清朝皇帝观稼之所。
现存遗址
现存遗址
(3D效果图暂无)
22圆明园四十景----水木明瑟
水木明瑟景区位于濂溪乐处东南,正好建在中部水道中段,雍正时期就已建成,起初叫“耕织轩”。水木明瑟主体建筑临溪而建,名叫丰乐轩。在丰乐轩北为“知耕织”和“濯鳞沼”殿。丰乐轩东北即著名的“水木明瑟”殿。“水木明瑟”殿又俗称风扇房,将水引入殿宇,模仿西洋水法,利用水力推动风扇,既图凉快,又有水声,泠泠瑟瑟。在炎热的夏天这里一直是帝后避暑的好地方。在水木明瑟殿旁原立有一块太湖石,石上刻有乾隆九年御制词“林瑟瑟,水泠泠。溪风群籁动,山鸟一声鸣。斯时斯景谁图得,非色非空吟不成”一首。此石至今保存完好,在圆明园被毁七十多年后被移到颐和园,至今仍矗立在颐和园仁寿殿前。
在地图上的位置
《四十图咏》景象
现存遗址
(3D效果图暂无)
23圆明园四十景----濂溪乐处
濂溪乐处。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是圆明园较大的园中之园。
濂溪乐处也有称慎修思永,雍正年间就已修成。濂溪乐处是圆明园诸景中比较有特点的一处景区,全园中心是一个被湖面和小溪所围绕的大岛,岛略偏西北,留出东南水面广种荷花。湖四周被山团团围住,整个景区山水连成一片。
在地图上的位置
在慎修思永殿东南河池上还有一组方形水上回廊三十七间,北回廊中架敞榭三间,檐下挂雍正御书“香雪廊”匾,回廊折东是“荷香亭”,为乾隆赐名。回廊南建有敞厅五间,檐下挂匾曰“支荷深处”。帝后可以在此从多个方向和角度观赏荷花池景色。
在花神庙东北,乾隆四十九年(1784)添建石航一座,并赐名“宝莲航”。
现存遗址
现存遗址
(3D效果图暂无)
24圆明园四十景----多稼如云
在地图上的位置
多稼如云景区分南北两部分,南面是荷花池,北面为一组两进院落,前殿三间,外檐悬乾隆御书“支荷香”,此处是欣赏荷花最佳之处;后殿为正殿五间,坐北朝南,外檐悬挂乾隆御书“多稼如云”铜字匾,殿内还设有宝座,此殿是帝后欣赏荷花时休息的场所。
《四十图咏》景象
(3D效果图暂无)
25圆明园四十景----鱼跃鸢飞
鱼跃鸢飞。位于圆明园北区中部,它的北面不远处就是圆明园大北门。
在地图上的位置
鱼跃鸢飞殿下由竹篱、游廊和围墙分割成大小不同、相互通透的三个院子,一道小溪从院内穿过,使得整个院落很有灵气。
《四十图咏》景象
现存遗址
现存遗址
(3D效果图暂无)
(本篇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