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圆明园】系列09 四十景现状及3D图 之四(16-25)

(2011-06-19 11:32:35)
标签:

圆明园

遗址

残迹

3d

效果图

复原图

月地云居

鸿慈永枯

汇芳书院

日天琳宇

分类: 【主题系列】

16圆明园四十景----月地云居  

月地云居。位于武陵春色正西,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 

   月地云居,就是清净地,原称安佑宫。雍正死后其御容(画像)一直被乾隆供奉在此。后来在月地云居的西北修建了规模更大的皇家祖祠安佑后,这里才变成皇家寺院。 

【圆明园】系列09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四(16-25)

在地图上的位置

月地云居坐北朝南,整组建筑背山临流,松色翠密,显得十分庄重。山门前建有四柱三楼式牌楼一座,山门为三间,门额曰“清净地”。山门内东西为钟、鼓楼。过钟、鼓楼便可看见一座方形重檐攒尖顶大殿,前殿外檐悬挂有乾隆御书“妙证无声”九龙边铜镀金字匾。妙证无声殿后为“月地云居”殿,殿内供奉三世佛。月地云居殿东西各建有八方重檐亭一座,亭内供奉有必密佛与大威德金刚。月地云居殿后是藏经楼,外檐悬挂有乾隆御书九龙边铜镀金字“莲花法藏”。藏经楼内不但供奉有“无量寿佛”,还收藏有大量经文。

 

   月地云居在乾隆、嘉庆朝时佛事十分频繁,每到重大佛事活动时,这里均有大型活动。平时每月的初一、十五日,只要乾隆在圆明园内居住,都要亲自来月地云居拈香、磕头。

 

【圆明园】系列09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四(16-25)
四十图咏景象 

【圆明园】系列09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四(16-25)

现存遗址【圆明园】系列09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四(16-25)

现存遗址  

【圆明园】系列09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四(16-25)

现存遗址 

【圆明园】系列09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四(16-25)

现存遗址

 

3D效果图暂无

 

17圆明园四十景----鸿慈永枯

 

鸿慈永诂。位于月地云居西北,占地面积6150平方米。

 

鸿慈永诂,又称“安佑宫”,是乾隆五年(1740)依照景山寿皇殿修建的一组大型皇家祖祠,所有殿宇均覆黄琉璃瓦,用红墙围筑起来。整组建筑气势磅礴,庄严肃穆。

 

   鸿慈永诂坐北朝南,安佑宫门外立有三门琉璃火焰牌楼一座,牌楼上有乾隆御书铜镀金字匾“鸿慈永诂”,火焰牌楼东西两边各立有两座高8米的华表。过琉璃火焰牌楼是致孚殿。致孚殿是清朝各帝祭祖更衣的地方。致孚殿北有三座三孔石桥,过石桥后为三座牌楼环抱。三座牌楼北为一座琉璃券门,券门前东西各置有石麒麟一对。过琉璃券门便到了安佑宫的正门——安佑门,门外檐悬挂有乾隆御书“安佑门”三字匾额。宫门外东西各建有一座井亭,宫门内还建有焚帛炉。

 

【圆明园】系列09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四(16-25)

在地图上的位置

在安佑门内东西两侧各建有一座重檐八方亭,亭内矗有乾隆御笔满、汉双语《安佑宫碑文》,两座碑亭中间便是正殿——安佑宫。安佑宫为重檐歇山顶,黄琉璃瓦面阔九间,是圆明园建筑等级最高的一座建筑。安佑宫四周围以汉白玉栏杆,殿前设有八座大铜缸四座铜炉、一对铜鹿和一对铜鹤。殿内供有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五代皇帝的御容(画像),殿内陈设有祭祀用的乐器一套。每年上元、中元、清明、先祖生辰和忌日皇帝都必须来此叩拜。

 

清朝皇帝每次在安佑宫祭祖都是声势浩大,几百太监、宫女要忙上一个月。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占领圆明园,由于在安佑宫内太监、宫女都在为皇帝即将举行的祭祖忙碌,并不知道侵略军已经将圆明园占领,最后为帝后祭祖的二百多宫女、太监全都惨死在侵略军的枪口下。安佑宫连同殿内供奉的列祖列宗也全都被侵略者点燃,这座金碧辉煌的皇家祖庙也随之成为了一片废墟。 

 

【圆明园】系列09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四(16-25)

四十图咏景象

【圆明园】系列09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四(16-25)

 现存遗址

【圆明园】系列09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四(16-25)

 现存遗址 

【圆明园】系列09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四(16-25)
3D效果图

 

18圆明园四十景----汇芳书院

 

汇芳书院。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

 

   汇芳书院位于圆明园北面,安佑宫东面。汇芳书院西、南、东三面都有水池。这里环境优美,景色怡人,是一组书院型园林。

 

【圆明园】系列09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四(16-25)【圆明园】系列09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四(16-25)

在地图上的位置 

汇芳书院建成于乾隆七年(1742),宫门外檐悬挂乾隆御笔“汇芳书院”,院内建有抒藻轩、涵远斋、翠照轩等建筑,抒藻轩内还建有戏台,乾隆经常在此读书看戏。抒藻轩东面为月牙形平台殿,一层殿外檐挂有乾隆御书“眉月轩”匾,二层为一平台,站在平台上可远观圆明园西北景区。

 

在汇芳书院东南还建有一敞厅,外檐悬雍正御书“问津”。在问津的东面立有一个石牌坊,牌坊楣额刻有乾隆御书“断桥残雪”。断桥残雪是西湖十景之一。

 

【圆明园】系列09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四(16-25)

四十图咏景象【圆明园】系列09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四(16-25)
现存遗址

【圆明园】系列09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四(16-25)

现存遗址

【圆明园】系列09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四(16-25)

现存遗址

【圆明园】系列09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四(16-25)

3D效果图

【圆明园】系列09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四(16-25)
3D效果图

【圆明园】系列09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四(16-25)

3D效果图

【圆明园】系列09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四(16-25)

3D效果图

【圆明园】系列09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四(16-25)

3D效果图

【圆明园】系列09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四(16-25)

3D效果图

【圆明园】系列09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四(16-25)

3D效果图

 

19圆明园四十景----日天琳宇

 

日天琳宇。占地面积1.7万平方米。

 

日天琳宇位于武陵春色西北部,雍正年间就已建成,最初叫佛楼,乾隆九年(1744)改称日天琳宇。

 

【圆明园】系列09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四(16-25)

在地图上的位置

日天琳宇为一处大型皇家寺院,分西、中、东三部分。西边为并排两组佛楼,两座佛楼后部各建有后罩楼,前后楼由穿堂楼相连接,正面作不对称处理。偏西的佛楼楼下殿内悬挂乾隆亲笔御书“日天琳宇”,楼上供奉玉皇大帝。在楼的西南边为一转角楼,是座太岁坛。偏东的佛楼外檐悬雍正御书“极乐世界”匾,楼上供奉关帝。两座佛楼都供有众多佛像及大量手抄经文等。二楼规制皆是仿照雍和宫建造。

 

在佛楼东面建有供奉龙王的龙王庙,庙的山门悬挂有雍正御书“瑞应宫”匾。在乾隆朝后期,瑞应宫内又添建了雷神殿,殿内供奉雷神一尊。

 

   日天琳宇在雍、乾时期每年正月初九玉皇大帝生日或正月十五日上元节都要举行大规模宗教活动,皇帝每次都要亲自来磕头、上香。

 

【圆明园】系列09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四(16-25)

四十图咏景象
【圆明园】系列09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四(16-25)
现存遗址

【圆明园】系列09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四(16-25)

现存遗址

【圆明园】系列09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四(16-25)

现存遗址

 

3D效果图暂无)

 

20圆明园四十景----澹泊宁静

 

   澹泊宁静又称田字房。雍正初年就已建成。主体建筑是一个田字殿,四面均可欣赏风景,殿北面是一片水田,文源阁修好可北望文源阁。南面是平静的小湖,东面为一片松林,而向西可欣赏映水兰香景区。澹泊宁静是帝后在西北部的一处主要的休息寝宫,澹泊宁静殿内设有宝座,北面还安设有床,乾隆皇帝在西北部游览或在文源阁读书累了,很喜欢在此休息并进膳。在澹泊宁静东还建有翠扶楼,楼西有藤萝架与澹泊宁静对映成趣。

 

【圆明园】系列09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四(16-25)【圆明园】系列09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四(16-25)

在地图上的位置 

   澹泊宁静景区周边环境十分幽美,再加之田字形的独特建筑,一直是历代清帝都喜爱的场所。

 

【圆明园】系列09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四(16-25)

四十图咏景象

【圆明园】系列09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四(16-25)

现存遗址【圆明园】系列09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四(16-25)
3D效果图

【圆明园】系列09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四(16-25)

3D效果图

【圆明园】系列09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四(16-25)

3D效果图

【圆明园】系列09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四(16-25)

3D效果图

 

21圆明园四十景----映水兰香

 

   映水兰香位于澹泊宁静西边,雍正时期就已经建成,初名“多稼轩”。映水兰香与东面的澹泊宁静形成了鲜明对照,澹泊宁静建造在平地上,单体建筑较大,但四周十分平坦,并无其他建筑,而映水兰香则是沟壑纵横,单体建筑都较小,且参差不齐。景区内还立有大量叠石,给人一种很强烈的对比。

 

【圆明园】系列09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四(16-25)

在地图上的位置

映水兰香景区正殿南向,殿前外檐悬挂雍正御书“多稼轩”匾。

 

在多稼轩东南是一片稻田,清朝皇帝经常在此下地干活,稻田旁边还建观稼轩,是清朝皇帝观稼之所。

 

   在多稼轩旁有一组小景区,正殿悬挂有乾隆书“水晶域”。水晶域殿旁堆有大量叠石,还有小溪从中穿流。乾隆与嘉庆都非常喜欢这里,留有多首诗句。

 

【圆明园】系列09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四(16-25)

四十图咏景象
【圆明园】系列09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四(16-25)

现存遗址

【圆明园】系列09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四(16-25)

现存遗址

 

3D效果图暂无)

 

22圆明园四十景----水木明瑟

 

水木明瑟景区位于濂溪乐处东南,正好建在中部水道中段,雍正时期就已建成,起初叫“耕织轩”。水木明瑟主体建筑临溪而建,名叫丰乐轩。在丰乐轩北为“知耕织”和“濯鳞沼”殿。丰乐轩东北即著名的“水木明瑟”殿。“水木明瑟”殿又俗称风扇房,将水引入殿宇,模仿西洋水法,利用水力推动风扇,既图凉快,又有水声,泠泠瑟瑟。在炎热的夏天这里一直是帝后避暑的好地方。在水木明瑟殿旁原立有一块太湖石,石上刻有乾隆九年御制词“林瑟瑟,水泠泠。溪风群籁动,山鸟一声鸣。斯时斯景谁图得,非色非空吟不成”一首。此石至今保存完好,在圆明园被毁七十多年后被移到颐和园,至今仍矗立在颐和园仁寿殿前。

 

【圆明园】系列09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四(16-25)

在地图上的位置

 

【圆明园】系列09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四(16-25)

四十图咏景象

【圆明园】系列09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四(16-25)

现存遗址

 

3D效果图暂无)

 

23圆明园四十景----濂溪乐处

 

濂溪乐处。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是圆明园较大的园中之园。

 

濂溪乐处也有称慎修思永,雍正年间就已修成。濂溪乐处是圆明园诸景中比较有特点的一处景区,全园中心是一个被湖面和小溪所围绕的大岛,岛略偏西北,留出东南水面广种荷花。湖四周被山团团围住,整个景区山水连成一片。

 

   岛山主体建筑为一座三卷九间卷棚歇山大殿,大殿外檐悬“慎修思永”匾,内檐悬“濂溪乐处”匾,二匾皆为乾隆御书。殿内设有宝座,后殿内有西暖阁,殿内建有仙楼,有楼梯可以自由上下,楼上建有佛堂。慎修思永殿还建有小型西洋戏台及西洋塔,乾隆皇帝经常来此喝茶听戏。慎修思永殿北为“知过堂”,堂内墙壁上挂《知过论》,后殿还设有自鸣钟一对。

 

【圆明园】系列09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四(16-25)

在地图上的位置

在慎修思永殿东南河池上还有一组方形水上回廊三十七间,北回廊中架敞榭三间,檐下挂雍正御书“香雪廊”匾,回廊折东是“荷香亭”,为乾隆赐名。回廊南建有敞厅五间,檐下挂匾曰“支荷深处”。帝后可以在此从多个方向和角度观赏荷花池景色。

 

   濂溪乐处岛南乾隆时期建有花神庙一座,正名曰“汇万总春之庙”。各殿皆为卷棚悬山顶。花神庙仿杭州西湖花神庙而建,正殿内供奉有花神牌位。每年定期,皇帝、皇后都要到此拈香。

在花神庙东北,乾隆四十九年(1784)添建石航一座,并赐名“宝莲航”。

 

   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毁圆明园,但濂溪乐处景区的“慎修思永”及“知过堂”两殿逃过一劫并没有被毁,光绪年间还曾进行了少量修补,到了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慎修思永”及“知过堂”两殿才彻底毁于战乱。

 

【圆明园】系列09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四(16-25)

四十图咏景象
【圆明园】系列09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四(16-25)
现存遗址

【圆明园】系列09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四(16-25)

现存遗址

【圆明园】系列09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四(16-25)

现存遗址

 

3D效果图暂无)

 

24圆明园四十景----多稼如云

 

   多稼如云,建于雍正年间,初名观稼轩,位于汇芳书院东北面。这里种有大量荷花,乾隆皇帝曾多次与其母崇庆皇太后在此进膳,观赏荷花;有时还率文武大臣与皇子、皇孙来此观赏荷花,并留有多首诗句。嘉庆皇帝在刚刚登基时,曾被赐居在此。嘉庆皇帝也十分喜欢这里,曾留有“十亩池塘万柄莲”的诗句。

 

【圆明园】系列09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四(16-25)

在地图上的位置

  多稼如云景区分南北两部分,南面是荷花池,北面为一组两进院落,前殿三间,外檐悬乾隆御书“支荷香”,此处是欣赏荷花最佳之处;后殿为正殿五间,坐北朝南,外檐悬挂乾隆御书“多稼如云”铜字匾,殿内还设有宝座,此殿是帝后欣赏荷花时休息的场所。

 

【圆明园】系列09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四(16-25)

四十图咏景象

【圆明园】系列09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四(16-25)
现存遗址:已无任何遗迹可循,唯有几颗老树

 

3D效果图暂无)

 

25圆明园四十景----鱼跃鸢飞

 

鱼跃鸢飞。位于圆明园北区中部,它的北面不远处就是圆明园大北门。

 

   鱼跃鸢飞建于雍正时期,此景是清帝欣赏圆明园北部景区及四周田园风光的绝佳场所。主体建筑为二层楼阁,建筑很大,为两层四坡攒尖楼阁,一层四面开门,南门外檐悬雍正御书“鱼跃鸢飞”匾,一层殿内有床,殿内有楼梯可上二楼,由于圆明园北部其他景区修建都相对较矮,鱼跃鸢飞犹如一个庞然大物,二层四壁窗子打开皇帝坐在里面,向北可望圆明园墙外民情,向西可望西山风景,向南或向东望可欣赏到圆明园秀美的风光。另外,清帝每次外出打猎,都要在此殿休息,打猎归来有时还要在此殿院内察看打猎的战利品。

 

【圆明园】系列09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四(16-25)

在地图上的位置

鱼跃鸢飞殿下由竹篱、游廊和围墙分割成大小不同、相互通透的三个院子,一道小溪从院内穿过,使得整个院落很有灵气。

 

   鱼跃鸢飞殿北不远即大北门,又称北楼门,圆明园内种田的农夫、及各类闲杂人员进出圆明园都要走此门。

 

【圆明园】系列09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四(16-25)

四十图咏景象

【圆明园】系列09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四(16-25)
现存遗址

【圆明园】系列09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四(16-25)

现存遗址

【圆明园】系列09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四(16-25)

现存遗址

 

3D效果图暂无)

 注:资料主要来自互联网,整理后仅供参考

(本篇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