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圆明园】系列08 四十景现状及3D图 之三(11-15)

(2011-06-18 23:20:36)
标签:

圆明园

复原图

茹古涵今

长春仙馆

万方安和

武陵春色

山高水长

分类: 【主题系列】

11圆明园四十景----茹古涵今  

   茹古涵今:原属圆明园建筑景观,释义犹言博古通今,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茹古涵今》诗 

  长春仙馆之北,嘉树丛卉,生香蓊葧,缭以曲垣,缀以周廊,邃馆明窗,牙签万轴,漱芳润,撷菁华。不薄今人爱古人,少陵斯言,实获我心。圆明园历史遗迹,后湖九岛之一,当年主要供皇族居住游玩。

  广厦全无薄暑凭,洒然心境玉壶冰。

  时温旧学宁无说,欲去陈言尚未能。

  鸟语花香生静悟,松风水月得佳朋。

  今人不薄古人爱,我爱古人杜少陵。 

 

【圆明园】系列08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三(11-15)【圆明园】系列08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三(11-15)

在地图上的位置

 

茹古涵今亦总称韶景轩,位于九洲清晏西侧,东临后湖,占地 9000 平方米 ,建筑面积 3300平方米。该景为皇帝冬季读书之地,装修较豪华。室内有楠木樘板,四面窗装饰有紫檀木窗框,楠木窗芯。该景盛时植有松柳,竹香斋前为竹林。

 

本景修建于乾隆四年 (1739)前后,共有殿宇、房间、游廊、平台 39 148 ( 游廊 73 ),重檐大亭一座,垂花门一座,随墙门五座。乾隆三十三年 (1768 )有较大的改建。

 

   茹古涵今遗址东部的棕亭桥已经按原貌复建,站在桥上亭中,向北远望,后湖景色尽收眼底,让人流连忘返。 

 

【圆明园】系列08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三(11-15)
四十图咏景象 

【圆明园】系列08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三(11-15)

现存遗址

【圆明园】系列08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三(11-15)

 现存遗址

【圆明园】系列08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三(11-15)
3D效果图

【圆明园】系列08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三(11-15)

 3D效果图 

【圆明园】系列08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三(11-15)

3D效果图

 

12圆明园四十景----长春仙馆

 

   长春仙馆,建于乾隆九年,公元一七四四年。长春仙馆位于前湖西面,乾隆即位前曾居于此,有殿门3间,正殿5间。

 

  题诗:

  循寿山口西入,屋宇深邃,重檐羊槛,逶迤相接,庭径有梧有石,堪供小憩。于归时赐居也。今略加修饰,遇佳辰令节,迎奉皇太后,为膳寝之所。盖以长春志祝云。

  常时问寝地,曩岁读书堂。

  秘阁冬宜燠,虚亭夜亦凉。

  欢心依日永,乐志愿春长。

  阶下松龄祝,千秋奉寿康。

 

【圆明园】系列08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三(11-15)【圆明园】系列08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三(11-15)

在地图上的位置

 

长春仙馆位于正大光明殿之西,茹古涵今之南。本景南邻园墙,四围山环水绕,是一处园中园式的建筑风景群。

 

长春仙馆一景,始建时间不晚于雍正四年 (1726 ),初名莲花馆。自雍正七年起成为皇四子弘历的赐居之处。道光中叶改建九洲清晏帝后寝宫区时,亦曾寝居于本景。本景可谓御园第二处帝后寝宫区。

 

长春仙馆四面环水,进出由木桥与其它景区相连接,岛上是由四个院落组成,其中东院为正院,是一个完整的小四合院,由倒座房、垂花门、东西厢房、正房组成。正房外檐下挂乾隆御书“长春仙馆”。乾隆四十二年( 1777)乾隆生母孝圣皇太后去世,这里便改成了佛堂,以表示乾隆对其母后的思念之情。长春仙馆西边为绿荫轩、丽景轩、春好轩。它们曾是弘历年轻时读书的地方,嘉庆、道光时期又一度是嫔妃居住的寝宫。长春仙馆岛的西岸还建有御膳房、御茶房、御药房、太监值班房等。

 

  长春仙馆正北跨溪建有亭桥一座,名曰“鸣玉溪”。

 

【圆明园】系列08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三(11-15)

四十图咏景象【圆明园】系列08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三(11-15)
现存遗址

【圆明园】系列08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三(11-15)

 现存遗址

【圆明园】系列08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三(11-15)

现存遗址

【圆明园】系列08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三(11-15)

现存遗址

【圆明园】系列08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三(11-15)
3D效果图

【圆明园】系列08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三(11-15)

3D效果图

【圆明园】系列08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三(11-15)

3D效果图

 

13圆明园四十景----万方安和

 

   万方安和位于圆明园中心景区后湖的西北侧。建成于1727年(雍正五年),俗称万字房。主建筑位于湖中,外观为字形,共33间殿宇。造型独特,四时皆宜居住。雍正帝特喜居此,乾隆帝端午节在此侍奉皇太后进宴。

 

   题诗:

  水心架构,形成万字,略约相通,遥望彼岸,奇花缬若绮绣。每高秋月夜,沆澄空,圆灵在镜。此百尺地宁非佛胸涌出宝光耶!

  作室轩而豁,当年志若何。

  万方归覆冒,一意愿安和。

  触景怀承器,瞻题仰偃波。

  九年遗泽在,四海尚讴歌。

 

【圆明园】系列08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三(11-15)【圆明园】系列08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三(11-15)

在地图上的位置 

  建于雍正初年,它的建筑形式很奇特,房屋建在水里,成为一个万字型,意寓四海承平、国家统一、天下太平。它位于圆明园中心景区后湖的西北侧。雍正时称“万字殿”,俗称万字房, 乾隆时称“万方安和”。主建筑位于湖中,外观为卍字形,共33间殿宇,东西南北,室室相通。在通风、保暖和采光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讲究之处,具有冬暖夏凉之妙。万字型建筑是我国建筑史上的特例。

 

万方安和,圆明园四十景之一。位于后湖西侧,东邻杏花春馆,西南湖外为山高水长,是一处以卍字轩为主体的风景园林。

 

万方安和,建于雍正初年,旧称万字房。万方安和轩,造型独特,风景秀丽,四时皆宜择优居住。雍正帝特喜在此园居,乾隆时期仍是游憩寝宫之一,端午节例在此殿侍奉皇太后进宴。嘉庆帝亦有“万方安和”题咏 23 次。

 

  万方安和建筑平面呈“ 卍 ”字形,整个汉白玉建筑基座修建在水中,基座上建有三十三间东西南北室室曲折相连的殿宇。这里是雍正皇帝最喜欢的景区,万字房四面临水,中间设皇帝宝座,宝座上方悬挂有雍正御书“万方安和”,西路为一室内戏台,此戏台设计的十分巧妙,唱戏者在西北殿而皇帝则坐在正西的殿内观戏,中间用水相隔。万字房的东南为一临水码头,皇帝平时来万方安和一般是坐船直接到此码头上岸。万方安和对岸建有一座十字大亭俗称“十字亭”,十字亭顶还安设一个铜凤凰,十字亭周围栽种了许多珍贵花卉、树种。 

 

【圆明园】系列08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三(11-15)

四十图咏景象

【圆明园】系列08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三(11-15)
现存遗址

【圆明园】系列08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三(11-15)

现存遗址

【圆明园】系列08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三(11-15)

现存遗址

【圆明园】系列08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三(11-15)

现存遗址

【圆明园】系列08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三(11-15)

现存遗址

【圆明园】系列08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三(11-15)
遗址考古 3D效果图

【圆明园】系列08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三(11-15)

3D效果图

【圆明园】系列08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三(11-15)

3D效果图

【圆明园】系列08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三(11-15)

3D效果图

【圆明园】系列08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三(11-15)

3D效果图

【圆明园】系列08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三(11-15)

3D效果图

【圆明园】系列08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三(11-15)

3D效果图

【圆明园】系列08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三(11-15)

3D效果图

 

14圆明园四十景----武陵春色

 

武陵春色位于万方安和之北,是一处摹写陶渊明(365-427年)《桃花源记》艺术意境的园中园。建于1720年(康熙五十九年)前,初名桃花坞。乾隆帝为皇子时,曾在此地居住读书。盛时此地山桃万株,东南部叠石成洞,可乘舟沿溪而上,穿越桃花洞,进入“世外桃源”。

 

  古诗

  武陵春色

  唐诗:武陵春色好,十二酒家楼。大醉方回首,逢人不举头。

       是非都不采,名利混然休。戴个星冠子,浮沈逐世流。

  (乾隆四年,一七四四年)

  循溪流而北,复谷环抱。山桃万株,参错林麓间。落英缤纷,浮出水面,或朝曦夕阳,光炫绮树,酣雪烘霞,莫可名状。

  复岫回环一水通,

  春深片片贴波红。

  钞锣溪不离繁囿,

  只在轻烟淡霭中。  

 

【圆明园】系列08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三(11-15)

在地图上的位置

 

  武陵春色 以摹写陶渊明《桃花源记》的艺术意境见称,少年弘历曾在此读书。遗址上,横跨在桃花溪(已干涸)上的石洞虽有所损而尚未倒塌。

  钞锣溪 桃花源附近的溪流名。

 

【圆明园】系列08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三(11-15)

四十图咏景象【圆明园】系列08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三(11-15)
现存遗址

【圆明园】系列08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三(11-15)

现存遗址

【圆明园】系列08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三(11-15)

现存遗址

 

3D效果图暂无)

 

15圆明园四十景----山高水长

 

   “龙门不见兮,云雾苍苍。乔木何许兮,山高水长。” 位于圆明园的西南一处空旷之地,俗称“西园”或“西苑”,乾隆皇帝亲赐名曰“山高水长”。

 

  乾隆有题诗如下:在园之西南隅,地势平衍,构重楼数楹。每一临瞰,远岫堆鬟,近郊错绣,旷如也。为外藩朝正锡宴,陈鱼龙角觝之所。平时宿卫士于此较射。

  重构枕平川,湖山万景全。

  时观君子德,式命上宾筵。

  湛露今推惠,彤弓古尚贤。

  更殷三接晋,内外一家连。

 

  释义 像山一样高耸,如水一般长流。原比喻人的风范或声誉像高山一样永远存在。后比喻恩德深厚。 

 

【圆明园】系列08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三(11-15)【圆明园】系列08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三(11-15)

在地图上的位置

 

位于圆明园的西南一处空旷之地,俗称“西园”或“西苑”,乾隆皇帝亲赐名曰“山高水长”。

 

山高水长楼西面的开阔地带,是供皇家子弟和卫戍部队习练武艺的大操场。山高水长以北、九州清晏以西有一处非常特别的景观——万方安和,整个建筑群呈卍字形,由建筑在水中的三十三间殿宇组成,其寓意是祝福大清天下长治久安,这种平面呈卍形的建筑,在我国仅此一例。与万方安和北端相邻的是以陶渊明诗意构建的武陵春色,武陵春色在雍正时期名叫桃花坞,其中种植的山桃树竟达万株之多。

 

山高水长楼位于坦坦荡荡西面,为一座西向的两层楼房,上下各9间;前环小溪后拥连岗,中间地势平坦,是专门设宴招待外藩之处,也经常举行比武赛箭。

现已无法找到任何遗迹。

 

【圆明园】系列08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三(11-15)

四十图咏景象

【圆明园】系列08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三(11-15)
3D效果图

【圆明园】系列08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三(11-15)

3D效果图

【圆明园】系列08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三(11-15)

3D效果图

【圆明园】系列08 <wbr>四十景现状及3D图 <wbr>之三(11-15)

3D效果图

注:资料主要来自互联网,整理后仅供参考 

(本篇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