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影评)拉贝日记:不能忘记的南京大屠杀

(2013-07-13 09:25:23)
标签:

拉贝日记

南京大屠杀

影评

张纯如

日本

分类: 妮彩红尘的影评

    1937年12月,在暗无天日的南京,一群德国人用他们的正义与善良搭起了一个安全区,保全了十多万中国人的生命。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进行时,一个德国人放弃了回国的机会,用他的笔记录了这场惨无人道的屠杀,为后人留下弥足珍贵的史料。2009年,一部电影记录了这些人物,讲述了这个故事,这部电影就是《拉贝日记》。以前看这类电影时,我总是很沉重,也很愤怒,看完后久久不能释怀,但是现在,我多了理性,也多了思考。

    拉贝回国时,看到被救民众集体去码头去送拉贝,我感动万分,感动于拉贝的付出,感触于南京曾遭受的一切。他对当时的南京人民来说,确实是“活菩萨”,中国永远感激他,南京永远记得他,永远记得这个和平英雄——约翰·拉贝。

    无论是张纯如,还是拉贝,都值得我们敬佩。无论是纪录片《张纯如-南京大屠杀》、《南京梦魇》、《南京大屠杀》,还是电影《南京!南京!》、《金陵十三钗》、《拉贝日记》,无一不是在诉说日本人曾对中国人犯下的滔天罪行,可笑的是,日本至今仍未对南京大屠杀承担责任,也从不承认进行过这场屠杀。

    日本士兵怎能如此麻木地用机关枪扫射普通中国民众?他们难道不会觉得不忍吗?也许这就是日本军队,也许这就是他们的信仰,也许中国人的生命在他们眼里与猪、狗等动物的生命并无区别吧。

    从小到大,我们就被灌输日本与中国的种种仇恨,日本对中国的种种侵略,其实当初侵略中国的日本人大部分早已离开人世。我不恨日本,但也永远喜欢不起来。提起南京大屠杀,只有无尽的愤怒与不忍。我们需要的,是日本能正视南京大屠杀这个事实;我们要做的,是记住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

    南京大屠杀结束时,拉贝被潜回德国,却被盖世太保作为中国人的同谋逮捕,禁止讲诉在南京的经历,日记被没收。战后,盟军起先拒绝为他出示非纳粹证明。在拉贝最消沉的日子里,南京人民为他募捐了几千美元将他赎出监狱,恢复了半自由的身份。

    拉贝的晚年十分贫困凄凉,1950年在柏林患中风去世,当时无人知晓,没有任何形式的悼念活动,他的墓碑上也仅写下“一个好人,一个不屈的人,约翰·拉贝”。可以说是南京发屠杀改变了拉贝的生活,他所做的,所写的,所成就的,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部分。

    1996年,《拉贝日记》在美籍华人张纯如女士及邵子平博士等人的寻访下得以重见天日。日记记述了城区内的600多例个案,很多可与其他资料互为佐证,这是南京大屠杀最重要、最详实的史料之一。

    1997年8月,南京大屠杀整整60年之后,《拉贝日记》中文版在南京得以公开出版,而拉贝才犹如凯旋的英雄,从历史迷雾中向我们走来,他的日记被公之于世,他在南京的故居被考证确定,他的墓碑安放到了南京,他当年拯救的难民纷纷一吐肺腑之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