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观点)是雌雄同体还是纯品男人——张国荣的性别文化

(2013-06-10 15:44:29)
标签:

张国荣

雌雄同体

纯品男人

性别文化

分类: 点点滴滴忆哥哥

    张国荣是一个传奇,这种传奇不只表现在他的事业上,更在其感情生活上。他美丽性感,他风情万种,这些形容女性的词语用在他的身上,竟丝毫没有违和感。

    网络上曾流传过这样一句话:“有一个女人,叫林青霞,她演男人,了不得;有一个男人,叫张国荣,他演女人,不得了。难忘的东方不败,永久的程蝶衣。”真的美女,就算穿起男装,依然盖不住丝丝英气,让男人自叹不如;真的俊男,就算反串女生,依然可以颠倒众生,让女人惊艳不止。林青霞和张国荣是华语世界的两大巨星,他们两人合力证明了一件事:男女的美,到了极致,会偏于中性。

    电影和舞台中的他,超越了性别,达到了“雌雄同体”的境界。而生活中的他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我没有见过他本人,也无从知晓。记得日本歌星西城秀树2007年3月在香港接受采访时,曾向记者回忆起五年前见到张国荣的细节。“我记得5年前在东京餐厅见过Lesile,对方打扮很女性化,令人很意外,当时Lesile身穿夹克,脚穿高跟鞋,虽然穿得如此有个性,但给人堂堂正正的感觉。”而我也确实见过生活中张国荣穿高跟鞋和透视装的照片,但是这些照片是在什么情况下拍摄的,抑或是他这样打扮的缘由我也无从知晓。我能肯定的是,这个男人,确实非一般男人。

    张国荣的死因,也许与他拥有艺术家敏感细腻的性格有关,也许与他个人较高的追求和现实的巨大落差有关;也许他只是累了、病了,需要休息,就像“无脚鸟”一样,终有要落地的一天。他曾说“我不要做程蝶衣”,可是他的命运却与程蝶衣的命运这般相似。他的一生,实在是跟他所塑造过的角色有太多重合的地方,让人不得不联想,抑或是他的演技实在太过出色,往往让人忘了是在看戏。我相信,他是能将演戏和生活区分开的,他只是将角色身上好的质素吸收到了自己身上,久而久之,越来越累,落差越来越大,最终不堪重负。我是认同他的这种价值观的,关于死亡。

   研究张国荣,最大的收获就是了解了八九十年代的香港娱乐圈,将张国荣的人际关系网串起来了,也将八九十年代的香港娱乐圈串起来了。了解之后,才知道我对香港娱乐圈的误解有多么深,才知道光看媒体“断章取义”的报道是一件多么不靠谱的事情。而最近,我正在恶补那个年代的香港电影,其中不乏精彩之作。

    以下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张国荣是绝对的纯品男人,一种认为张国荣在经历过一些事情后逐渐舍弃了某些男性化特质,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不一定全对。毕竟,一个人是有多个侧面的,更何况还是张国荣这样一个极具矛盾性的艺人。而我们看一个人,往往带着自己的主观判断,所以以个人的眼光是没法客观评价一个人的。研究一个人,主要还是应该研究其艺术成就,感情绯闻什么的看看就好了,不能太过计较。

  观点一、你们凭什么说张国荣是娘娘腔?

  张国荣,中国香港著名艺人,生前在歌唱、电影、词曲创作、舞台表演等多种领域达到天王级境界,获各种奖项无数。其人正直、善良、热情,富有爱心,肯于拼搏,赢得众多观众爱戴,当然也不乏争议,其中一个就是关于他的性别角色。研究性别文化,不得不研究张国荣。

  曾看过数篇报道,里面大量使用了“雌雄同体”、“女性化”、“中性化”、“双性化”等词语来形容张先生。事实上,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张先生从来不是所谓“女性化”或者“中性化”的男人,他的人格特质中,带有非常鲜明的“男性化”特点。生活中的张国荣,更非所谓的“雌雄同体”,而是一个真真正正富有男子气概的男人。只有在艺术或者角色中,他才是一个超越了性别的人。

  热情、善良、坚强、勤奋、大方、有主见、有追求……这些特征,不属于典型的男性气质,也不属于典型的女性特质,它属于人类共有的品质和美德。所以,不要因为张先生的热情与善良,敏感与细腻,就说他“女性化”。他的本质性别特征是极其男性的,你能从人格发展的角度找到他非男性化的特征吗?

  之所以有许多人对张先生的性别特征产生误解,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把他所扮演的角色等同于了他本人。事实上,这是非常可笑的逻辑。他的旦角演的好,只能说明他的演技高超,并不能因此推断他在生活中就是女性化的人。他在舞台上穿过红色高跟鞋,披过长发,那是艺术的需要。

  在真实生活中,又何曾见过他有一次这样的着装和扮相啊?即使是深夜出街,也大多是西装笔挺,这才是真的张国荣啊!而他敢于在舞台上进行多种艺术实践,恰恰是他男性特征中好胜、坚强、敢于创新的表现。他是生活中少有的纯品男人,坚强、勇敢、正直、善良、专情。

  之所以有许多人对张先生的性别特征产生误解,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他的性取向。是的,他爱上了一个同性,他是一个同性恋者。他爱过女人,并且不只一个。但是,他最终和一个男人相守了二十年,他们互相敬慕,互相扶持,这份感情,恐怕比异性之间的感情更加让人感动。

    有人说:“张国荣和唐鹤德,一个惊艳了时光,一个温暖了人生。”二人相识三十六年,相恋二十载。张国荣与唐鹤德童年时便相识,老友苏施黄在其葬礼中说,1982年12月9日,两人邂逅于丽晶酒店,1983年1月2日,展开了一段长达20年的感情。他们近二十年来风雨同舟,不离不弃,贫富与共,苦乐齐担;他们尊重彼此,了解彼此,都为对方牺牲了很多。

    他们之间纯粹不掺杂质的感情,远比那些痴男怨女高尚纯洁得多。张国荣遭人诟病最多的,也无非就是这一点了,其实这又何尝不是社会落后的表现呢?几千年之后,我们的后人再来看这段故事的时候,会觉得现在的人们是多么的可笑,就如当时“梁祝”中的故事一般。

  但是,这份感情却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非议。为什么?因为大家的概念里有一个误区,即同性恋等同于性变态,同性恋者是不正常的。这中认知是错误的,作为异性恋的人,不能因为自己是大多数,就歧视和蔑视作为少数的同性恋者,尤其是张、唐二位,他们的高贵、专情、自爱与自制,岂是你我通俗之辈所能望其项背的?

    张国荣太完美,人挑不出他的毛病,只好指责他的同性恋。完美不完美,见仁见智,同性恋不高尚,异性恋同样不高尚,高尚的是真心。如果不是唐鹤德,张国荣未必会爱其他男人。

  在许多人看来,同性恋者是因为他们自身有异性质素,这种人也确实存在。可是具体到张、唐身上,你何曾见过他们身上有过一丝异性质素?他们的感情,纯粹是两个优秀男人之间的感情,不要推断他们在生活中必有一人扮演女性的角色,他们都是两个纯品男人。

  之所以有许多人对张先生的性别特征产生误解,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美貌。把美丽、风情、性感、风情万种等同于女性,这纯属于在男权社会中产生的特定心理。当男女站在同一水平线上互相审视时,我们会看到原来有许多男人也是美的,比如张国荣。但必须说明的是,他的美是男性美,他挺拔的鼻子、结实的肌肉、茂密的胡须,都是男性美的极品。

  他是性感的,就是当一个异性看到他,会感受到他作为男人的吸引力,会不自觉地向他靠近。他是风情万种的,除了在舞台上的风情万种,生活中的他同样风情万种,因为他有太过丰富的内心世界。而他的风情,是那些内心苍白,思想简单,修养欠缺、举止粗鲁、表情单一的男性,无论怎样模仿也不会学成的!

  综上所述,张先生在现实生活中是充满男性气质、男性魅力、男性特征的纯品男人。关于他的“女性化”、“中性化”、“双性化”、“雌雄同体”的说法,必须加一个前提,那就是在艺术创造中。区分艺术形象和艺人本人的不同,有利于我们正确感受张先生伟大的艺术创造力,有利于我们正确评价张先生个人的价值,有利于我们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对人的认识、评价能力,有利于我们提高自己尊重他人隐私的文明意识。

  观点二、张国荣:男人女性化倾向谱就绝唱

  那一天,一条惊人的消息震动了中国乃至世界:香港著名艺人张国荣于2003年4月1日傍晚6时41分,在香港中环文华酒店跳楼自杀,被送往玛丽医院救治无效死亡,终年46岁。

  当张国荣的死讯传来,人们往往条件反射地想到一部电影——《霸王别姬》,这部影片太容易让人联想到张国荣之死:为戏而生,为情而死。而事实上,张国荣之死要比《霸王别姬》中程蝶衣的死还要有震撼力和奇情效果。

  长期以来,张国荣恰恰是以一种水质的男人或者说是一种女性化的男人形象,为不少影片带来极为出色的表演。他1977年参加歌唱比赛后踏入歌影坛,从此红透香港,他一生得奖无数,其中更以《阿飞正传》夺得香港金像奖影帝。

  值得一提的是,在1978年至1982年的五年中,张国荣事业不顺,每天到夜店呼酒买醉,在这个时期他认识了一个女孩,当他为女孩动情时,竟意外发现女孩原来是个“千仔”,这原本就是场骗局。张国荣的自传中坦承:“这件事以后,我对女人几乎失去了兴趣。” 此后,在他所扮演的角色趋于女性化的同时,在现实生活尤其是两性生活里,他也逐渐开始舍弃男性气质,而将自己定位在女性的立场上。

  作为明星,张国荣的感情生活一直备受关注,在他当红时外界对他的性取向亦视之为谜团,并开始传他与男友唐鹤德拍拖的消息,这种“同志”生存状态一直延续至今。应该说“同志”生存状态在现代社会始终还只能算是边缘的,不能被主流社会所认同,但是身处主流社会的张国荣还是坚持了十八年,不能不说真是分外专情。

  然而在盛产八卦新闻的香港传媒,揭私和窥私是所有娱乐界人所要承受的,边缘的生活状态更是媒体神经紧张的兴奋源,虽然媒体从1985年就开始传出他与唐鹤德拍拖的消息,但张国荣直到1997年才以一首《月亮代表我的心》当众表明心迹。

   2000年,他在接受《时代周刊》专访时更是坦承自己是双性恋的秘闻。九十年代后期,唐先生基本取代了他所有绯闻女友的地位,独占其心,登上了张国荣挚爱的宝座。2000年到2003年间,张国荣的装扮越来越反常,作风越来越出格,遭受到歌迷的挑刺和嘲讽。但随着他严重的情绪问题,一跃而下终结了那个伤感的时代,他的勇敢也随风而逝,他的恋情也终于得到了大众的认可与垂怜。

  生存空间的缩小和自身感情生活的压力,加上香港媒体的穷追猛打,使得他精神倍感困惑和压抑,却由于名人的身份无法宣泄,由此在更年期间诱发产生了抑郁症状。

  可以说,正是由于逐渐缺失男性气质导致了张国荣在两性生活里趋向女性化,由此又忧郁于不能被社会意识形态所接受。最终,心力交瘁的他选择了一种极端的方式,完美告别了其作为亚男人的一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