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十三郎》,看完这部老电影,好难受啊。这浑浊的世间容不下他,可知他又怎能容得下这世间?每次看到这样的影片都特别有感触。
“他从三十八岁就开始糊涂,神智反复,一时正常,一时疯癫。”
“千万别以为自己是天才,因为真正的天才只有两个结局,一是早死,就像唐涤生那样,二是疯了,悲剧收场,就像十三郎那样,因为天才是永远不会跟世俗妥协的。”
“他到底是真疯还是装疯呢?或者根本就没疯过,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也或许连他自己也不知道。”
“心声泪影女儿香,燕归何处觅残唐,红绡夜渡寒江雪,痴人正是十三郎。”
造成十三郎后半生命运悲剧的,除了爱情,还有家国亲情。
刻骨铭心的爱情不仅让十三郎心如槁木,同样也激发了十三郎的创作潜力,在意气风发的日子里,在花前月下的幽会中,在天南地北的追寻时,他写下了不朽的剧作,成为一代粤剧名家。但爱情给予他的打击却是致命的,当爱人投入他人怀抱后,他基本上放弃了对生活的兴趣。他是一个爱情至上的文人,清高孤傲,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些高洁的品性不能为世人了解,终于被当成疯子,受尽白眼。
他只身来到香港,家人全留在广州,内地政治风云变幻,父亲江太史惨遭迫害,家人全被批斗。十三郎有家归不得,只有一首曲子表达无限悲痛:“为了世人的欢颜,我宁愿装成疯颠。夜深人静,是我思亲的时刻……”。江太史在批斗中逝世,昔日巍然的太史弟,在社会前进的滚滚车轮中烟消云散。亲人的故去,完全扯断了十三郎对人世的留恋,此后的人间,已与他无关。
一个典型的旧式知识分子,一个狂放不羁,追求爱情,追求平等的文人,南海十三郎让我如此喜欢,又如此悲哀。他的命运是个性造成,也是社会造成。过洁世不容,一个高贵的灵魂在碌碌无为,利欲熏心的人群中给当成疯子,这是何等的嘲讽。社会的动荡,新旧世界的交替,战争和死亡,也深深影响了十三郎,如果他处在一个开放自由,富裕安宁的时代,他绝不会轻易的放弃生活,放弃心爱的粤剧创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