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仓颉造字与<河图玉版>

(2013-05-29 19:38:00)
标签:

仓颉造字

河图洛书

河图玉版

分类: 史学讨论

  

     关于“河图玉版”是书还是碑?据目前看到的资料,应是书。

   (清)林春溥撰的《开辟传疑》“史皇氏”(即仓颉一世):春秋元命苞曰:仓帝,史皇氏,名颉,姓侯冈。龙颜侈哆,四目灵光,实有德,生而能书,及受河图绿字。”在该文字后,林春溥用了“河图玉版曰”及所曰之文,因此“河图玉版”应是书。(清)张澍在《世本》“沮诵苍颉为黄帝左右史”的注释里,也引用了《河图玉版》曰这段文字。经查《太平御鉴》引书引文《要目》,《要目》中也确有《河图玉版》之书。但《河图玉版》是谁之作?详细内容是什么?也许《四库全书》中有,但我还没有见到。

在古藉中出现最多的是“河图洛书”,“河图玉版”是偶然出现。但何为“河图”?何为“洛书”?何为“玉版”?从目前已见到的文献资料看,内容庞杂很不统一,带有浓厚的神话传说色彩。

关于“河图洛书”

《尚书顾命》写康王继位时的陈设云:

“越玉五重,┄┄在西序。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

康王的这些宝贝,以玉为多。做为宝贝的“河图”是什么?不知。顾颉刚先生曰:“也许是黄河的图,也许是在河中找出来的一块玉石,上面有些图画的纹理。”

《论语子罕》云:

“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这里的河图是种详瑞。

《淮南子•俶真训》云:

“古者至德之世┄┄,洛出丹书,河出绿图。”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引孔子话时变成了“河不出图,雒不出书,吾已矣夫!”

在这此些古藉中,《河图》、《洛书》都是祥瑞之兆。图是什么样,书有什么字,都没有解,即如顾颉刚先生所言:“这图和书仅仅是祥瑞而已,究竟它们有什么功用,或者哪位圣人曾经利用了它们,还全没有知道。”

关于“玉版”

    古藉中的“玉版”,也称“玉简”,通指古代典藉。《韩非子喻老》:“周有玉版,纣令胶鬲索之,文王不予。”周之前的玉版十分稀少,因此珍贵,是周之国宝。此玉版恐怕就类似《苍颉文》、《大禹文》,是刻有文字的石版。

春秋战国时期,文字广泛使用,载体也很多,玉版就成了典藉之一种,《史记太公自序》曰:“秦拔去古文,焚灭《诗》、《书》,故明堂石室,金匮玉版,图藉散乱。”这里的“金匮玉版”,恐怕就是刻有文字的石版和铜器。史上的玉版是泛指,不是专指哪一篇东西。

古文献中的“河图洛书”和“玉版”,与《太平御览》引文引书《要目》中的,或者说被林春溥、张澍引用文中的《河图玉版》,有重要区别。《太平御览》引文引书《要目》中的《河图洛书》、《河图玉版》,也就是易纬之书,有着非常神秘玄妙的色彩和变化莫测的内容。前引林春溥按:《河图玉版》曰:“仓颉为帝,南巡狩,登阳虚之山,临元扈洛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以授帝。”《河图说徵》曰:“仓帝起,天雨粟,青云扶日。”说明仓颉为帝,仓颉帝南巡守时在洛之水,接受了灵龟所负的丹书青文。在这些神秘的纬书中,仓颉造字,与“河图洛书”有直接的联系,尽管这些纬书充满着臆想和附会,但就像神话传说一样,它也是对过往历史的一种追述或记忆,是对正史的一种补充和参考。因此,在研究仓颉,研究仓颉造成字时,可适当地把纬书中的有关内容作为参考,尤其是“河图洛书”。

现存世的“河图洛书”是个庞大的纬书体系,顾颉刚先生曰:“我们看纬书,,关于《河图》、《洛书》的种类极多。就我们所知道的《河图纬》有《河图括地象》、《河图始开图》等37种,《洛书纬》有《洛书甄曜度》、《洛书灵准听》等9种。”ƒ为研究方便,我们只能择其要:

《易下系辞》曰:

 “古者庖牲氏之王天下,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中观鸟兽之文,与天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

《礼纬含文嘉》云:

  “ 伏羲德洽上下,天应以鸟兽文章,地应以《河图》、《洛书》。乃则象,而作易。”

《三坟》早曰:

   “伏羲三十二易草木,草生月,雨降日,河汛时,龙马负图,盖分五色,文开五易,甲象崇山,天皇始画八卦。”

《三坟》曰:

   “图出后,二十二易草木,木枯月,命臣飞龙氏造六书。皇曰:命子襄居我飞龙之位,主我图文。”

《外记》曰:

   “伏羲氏有龙马负图之瑞,故以龙纪官。”

 

《孝经援神契》曰:

   “《易》长于变,《书》考命行授《河》。宋均注曰:‘授河者,授《河》、《洛》以考命行也’。”

《汉书艺文志》曰:

   “密牺氏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作《八卦》。”

《寰宇记》曰:

   “伏羲于蔡水得龟,因画八卦。”

《春秋元命苞》曰:

  “仓帝史皇氏,名颉姓侯冈,龙颜侈哆,四目灵光,实有德,生而能书,及受河图绿字,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园曲之势,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

《援神契》云:

   “苍颉视龟而作书。”

  《帝王世纪》曰:

 “其史仓颉,又取像鸟迹,始作文字。”

《帝王世纪》云:

“黄帝五十年秋,游洛水之上,见大鱼,杀五牲以醮之,天乃甚雨七日七夜,鱼流始得图书。”

《河图挺辅佐》曰:

  “黄帝修德立义,天下乃治。乃召天老而问焉:‘余梦见两龙挺白图以授余于河之都。’天老曰:‘河出龙图,洛出龟书,纪帝录州圣人所纪,姓号兴,谋治平。’”

《龙鱼河图》曰:

  “黄龙附图,鳞甲成字,从河中出,付黄帝,令侍臣自写以示天下。”

《尚书中侯》曰:

     “河龙图出,洛龟书威,赤文像字,以授轩辕。”

   《轩辕黄帝传》载:

“(黄)帝既得龙凤之图书,苍颉之文,即制文字,始代结绳之政。”

《轩辕黄帝传》曰:

 “有臣沮育苍颉,观鸟兽以作文字,此文字之始也。”

从上述纬书及部分史书中,可得出以下个模糊的结论:

第一、伏羲观鸟兽之文,得《河图》、《洛书》后,始作八卦;伏羲臣飞龙氏,河图出后造六书(六书应是文字),子襄居飞龙之位,“主我图文”。说明造字肇端于伏羲朝,伏羲作卦,臣造六书,都源自鸟兽之文和《河图》、《洛书》。

第二、仓颉是帝,即仓颉一世,因此不是黄帝臣。按照古藉的说法,或曰仓帝“生而能书”,或曰“取像鸟迹”,或曰“受河图绿字”,或曰“视龟而作书”。这与伏羲观鸟兽之文,受河图洛书始作八卦,或造成六书,有相似之处。

第三、仓颉是黄帝史,或曰“仓颉沮诵观鸟兽而作文字”,或曰“帝既得龙凤之图书,苍颉之文,即制文字。”

   综观上述诸说,文字之始或肇于伏羲世,或肇于仓颉世,或肇于黄帝世,自古经史学家各抒己见,并没有取得共识,如清人林春溥之

言:

     尚书正义曰,世本仓颉作书。司马迁、班固、韦诞、宋忠、傅元皆云黄帝之史官也。崔瑗、曹植、蔡邕、索精皆直云古之王也。徐整云在神农黄帝之间,谯周云在炎帝之世,慎到云在庖羲之前。张揖云仓颉为帝王,生于禅通之纪。说各不同。案古者帝王之兴,必建立名号,或以德纪,或以事纪,或以地纪。至如世及相承,则因之而不改。史称黄帝与炎帝战于版泉。国语少皋氏之衰,九黎乱德,皆指其后代而言。知其时建成国命氏者亦然,如史皇氏之后又有仓颉,大巢之后又有有巢,轩辕之后又有黄帝,以及共工、祝融前后叠见,此类或其子孙袭号,或因其旧地遂仍其名,太古简质,无足怪者。然则史皇立国,何必不在羲黄之前?但文字草创或只行于其国及子孙为黄帝臣始。

  林春溥的这个分析判断是正确的,在古史中,有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即一个名字在不同的世代重复出现,像祝融、共工、羿等,学者一致认为,这些人名实际上是氏族名。一个氏族的子子孙孙,由于担负同样的职官,而且这个职官是世袭的,像火正祝融,那么就会出现在不同世代的宫廷里。由此得出的另一个结论,就是作书造字是个经历了相当长时期的历史过程,是若干世代的人的经验积累和传递。

     此解读不知有否道理?请指正。

                                     李沣

                                      2013年5月29日

 

 

 

 

 

  ƒ:顾颉刚:《古史辨自序》第293、294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