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颉造字与<河图玉版>
(2013-05-29 19:38:00)
标签:
仓颉造字河图洛书河图玉版 |
分类: 史学讨论 |
在古藉中出现最多的是“河图洛书”,“河图玉版”是偶然出现。但何为“河图”?何为“洛书”?何为“玉版”?从目前已见到的文献资料看,内容庞杂很不统一,带有浓厚的神话传说色彩。
关于“河图洛书”
《尚书•顾命》写康王继位时的陈设云:
“越玉五重,┄┄在西序。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
康王的这些宝贝,以玉为多。做为宝贝的“河图”是什么?不知。顾颉刚先生曰:“也许是黄河的图,也许是在河中找出来的一块玉石,上面有些图画的纹理。”①
《论语•子罕》云:
“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这里的河图是种详瑞。
《淮南子•俶真训》云:
“古者至德之世┄┄,洛出丹书,河出绿图。”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引孔子话时变成了“河不出图,雒不出书,吾已矣夫!”
在这此些古藉中,《河图》、《洛书》都是祥瑞之兆。图是什么样,书有什么字,都没有解,即如顾颉刚先生所言:“这图和书仅仅是祥瑞而已,究竟它们有什么功用,或者哪位圣人曾经利用了它们,还全没有知道。”‚
关于“玉版”
春秋战国时期,文字广泛使用,载体也很多,玉版就成了典藉之一种,《史记•太公自序》曰:“秦拔去古文,焚灭《诗》、《书》,故明堂石室,金匮玉版,图藉散乱。”这里的“金匮玉版”,恐怕就是刻有文字的石版和铜器。史上的玉版是泛指,不是专指哪一篇东西。
古文献中的“河图洛书”和“玉版”,与《太平御览》引文引书《要目》中的,或者说被林春溥、张澍引用文中的《河图玉版》,有重要区别。《太平御览》引文引书《要目》中的《河图洛书》、《河图玉版》,也就是易纬之书,有着非常神秘玄妙的色彩和变化莫测的内容。前引林春溥按:《河图玉版》曰:“仓颉为帝,南巡狩,登阳虚之山,临元扈洛汭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以授帝。”《河图说徵》曰:“仓帝起,天雨粟,青云扶日。”说明仓颉为帝,仓颉帝南巡守时在洛汭之水,接受了灵龟所负的丹书青文。在这些神秘的纬书中,仓颉造字,与“河图洛书”有直接的联系,尽管这些纬书充满着臆想和附会,但就像神话传说一样,它也是对过往历史的一种追述或记忆,是对正史的一种补充和参考。因此,在研究仓颉,研究仓颉造成字时,可适当地把纬书中的有关内容作为参考,尤其是“河图洛书”。
现存世的“河图洛书”是个庞大的纬书体系,顾颉刚先生曰:“我们看纬书,,关于《河图》、《洛书》的种类极多。就我们所知道的《河图纬》有《河图括地象》、《河图始开图》等37种,《洛书纬》有《洛书甄曜度》、《洛书灵准听》等9种。”ƒ为研究方便,我们只能择其要:
《易下•系辞》曰:
《礼纬•含文嘉》云:
《三坟》早曰:
《三坟》曰:
《外记》曰:
《孝经援神契》曰:
《汉书•艺文志》曰:
《寰宇记》曰:
《春秋元命苞》曰:
《援神契》云:
《帝王世纪》云:
“黄帝五十年秋,游洛水之上,见大鱼,杀五牲以醮之,天乃甚雨七日七夜,鱼流始得图书。”
《河图挺辅佐》曰:
《龙鱼河图》曰:
《尚书中侯》曰:
“(黄)帝既得龙凤之图书,苍颉之文,即制文字,始代结绳之政。”
《轩辕黄帝传》曰:
从上述纬书及部分史书中,可得出以下个模糊的结论:
第一、伏羲观鸟兽之文,得《河图》、《洛书》后,始作八卦;伏羲臣飞龙氏,河图出后造六书(六书应是文字),子襄居飞龙之位,“主我图文”。说明造字肇端于伏羲朝,伏羲作卦,臣造六书,都源自鸟兽之文和《河图》、《洛书》。
第二、仓颉是帝,即仓颉一世,因此不是黄帝臣。按照古藉的说法,或曰仓帝“生而能书”,或曰“取像鸟迹”,或曰“受河图绿字”,或曰“视龟而作书”。这与伏羲观鸟兽之文,受河图洛书始作八卦,或造成六书,有相似之处。
第三、仓颉是黄帝史,或曰“仓颉沮诵观鸟兽而作文字”,或曰“帝既得龙凤之图书,苍颉之文,即制文字。”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