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珠‘四大家廟’之瑤頭·蒙氏家廟

(2017-09-23 16:57:27)
标签:

廣州海珠歷史

文化

图片

收藏

宗族文化

分类: 历史记载

                 海珠‘四大家廟’之 

                   瑤頭 蒙氏家廟


蒙氏家廟位於寳崗大道瑤頭慎德里,因抗戰时毁于戰火、1947年族人將小北店鋪估清賣掉集資金重建、於1949年建成。廣州解放时曾用作駐軍後作土改办公之隊部、先後被用作托兒所(新中國第一批學校匯源幼兒園,後來搬去細崗,改海鷗幼兒園,晚生是校友),現為海珠區教育局倉庫、祠之建筑被多次改造,内部用天花棚頂覆盖舞法辨认、梁架結構唯屋頂尚可辨类祠堂形製、坐南朝北三間三進左右青雲巷臨瑤溪。門前官道通龍溪小港,祠内供有宋元先代遺像、中堂及後堂均為硬山頂、灰塑博古脊、碌灰筒瓦綠琉璃滴、瓦當剪邉、天井已改為混凝土铺地。40年代,族人曾經將家廟賣給石溪惡霸高佬英、後來族人帶住軍隊去講數拿回!

蒙氏来源

   廣東蒙氏族譜及桂東南藤縣平南族譜記載:宋神宗元豐年間(公元1078元),萬承萬寶是兩兄弟,萬承公生三子念四念五念六,長子念四卜居韶州仁化恩村,次子念五先定居廣東南雄府珠璣巷,後遷居廣東番禺縣瑤頭村清安坊以及河南大草坊(草芳)。念六入遷廣西邕宾和永安州(今蒙山縣)等地。三念公中,念五的後裔人丁最興旺、蒙念五為瑤頭蒙氏的開基祖,也是廣州蒙氏祖,後人分佈於河南草芳(海珠)、番禺板橋、明經、洲邊、大嶺等……沈琼楼《广州婚丧习俗沿革》:参观过当地赵氏和蒙氏宗祠展挂的祖先遗像画轴...蒙氏宗祠展挂的长乳太婆一帧像轴最为特别。一中年妇人背负一乳孩,其乳头特别长,搭在肩上,给背着的乳孩哺啜。据云是为蒙氏开族太婆,背负的乳儿即宋帝昺。盖因太婆为帝昺之乳母,蒙氏即随赵宋皇室和流亡政府到广南定居。 ——《广州文史》

蒙氏家廟來歷

  “家廟”是封建社會宗族祠堂里最高級別的稱呼,地位是最高的,祗有‘皇帝或朝廷御賜’才能叫,否則不許!
   蒙氏因有一姑媽,在清廷做奶媽,奶大清朝咸豐皇帝,朝廷為了表彰蒙氏特意御賜“蒙氏家廟”,建於1838年!
   瑤頭是蒙氏南雄珠璣巷南下的其中的第一站,均是珠三角的蒙氏的發源地之一。戰前,均有珠三角蒙氏坐“紫洞艇”到瑤頭“蒙氏家廟”拜太公。門口對聨更是一絶“廟對雲山秀積千峯真是满門參芴 門临溪水衍分萬派無非一脈渊源”可見氏族之氣派!瑤頭蒙氏家廟乃是皇上所賜,正門對住馬涌“水松基”,原有一牌坊70年代拆去建校舍,50年代初在此建立“匯源大街幼兒園”、1996年搬走了!戰時蒙氏家廟被賊拆清建材!蒙氏家廟,乃是清朝皇帝賜封的!
   瑤頭蒙氏與趙氏世代友好皆以“老表”相稱,祠堂祗一墙之隔、趙氏太公娶蒙氏太婆為妻是一段廣為人知的佳話。蒙氏以因擅長經商,所以“有銭”居多、家廟非常富麗堂煌。蒙趙兩姓,是河南望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