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知青岁月——一次难忘的逃票经历

标签:
知青岁月逃票 |
分类: 岁月如歌 |
就我所知,很多知青都有逃票经历,老徐曾经十分自豪地跟我说,他回上海从来没有买过票,而且次次成功,他的逃票经验简直可以写一本厚厚的书。我生性胆小,一旦做了什么亏心事,脸上就挂不住,心怦怦跳,好像周围有无数眼睛时时在盯着你。在这种状态下逃票,可以说,还没有进行,就自露破绽,给人家逮个正着。
然而,有一年我却真真实实地经历了一次逃票实践,尽管过程有点惊心动魄,但是毕竟最后还是成功了。事后想想,像我这样一个胆小的人竟然一路过关斩将,幸运地逃到了上海,这简直是奇迹。当然,我知道,这个奇迹,没有“老徐”的怂恿和言传身教,它根本不会发生。
事情是这样的。这春节前,我被批准回家探亲,同时批准的还有老徐。老徐说:“怎么样?有没有胆量逃票?”我说,有些害怕。他说:“怕什么?有我在,保你一路放心回上海。”早就听说他逃票的光荣历史,不知是受他保证的诱惑,还是英雄主义使然,我脑子一热,毅然走上了逃票的历程。
从嫰江上车有没有车票根本无所谓,车站旁边有一个通道,直通站台,老徐熟门熟路,带着我登上了南下的列车。
首次逃票,我心里有些紧张。老徐说,逃票不犯法,查出来无非是补票或赶下车罢了。他说,你回家探亲又不在乎耽误几天时间,一旦被查出来没有票,你就死活说没有钱,最后无非是被赶下车,然后再跳上另外的列车,或者干脆在此地旅游一番;如果觉得这样做不值得,也可以去补一张几元钱的短途票,混到哪里是哪里。

这年头,许多知青创造出许多行之有效的逃票办法。如一群人只买几张车票,分开坐,查票来了,互相传递,一般都能化险为夷。单身出门,关键要灵活机动,如看到查票了,可以转移地方,到站以后,马上下车往后跑,从已查过票的车厢上车;或者抢占厕所,死活不开门,也可以大丈夫能曲能升,钻到车位底下,让座位上的人棉大衣一盖,保险顺利过关。但前提是要跟周围人搞好关系,人家愿意帮忙。
靠着老徐的指点,我活学活用,第一天列车查过两次票,我顺利过关。第一次我幸运地抢到了厕所,半个多小时不开门,逃过一劫;第二次是查票的走了眼,没有想到眼前这个戴着眼睛样子斯文的人也是混票的主,走到跟前被我一激灵,转个身,逃掉了。
老徐怎么逃法,我没有细问,倒是他猛夸我,样子好像找到了一个值得信任的徒弟,要把一身本事传给我似的。
但是过了哈尔滨事情就没有顺利了。早上忽然车厢里的人涌动起来了,车厢门外有几个凶神恶煞的查票员开始查票,并时不时推挤前面拿不出票的人,边推边喊:“有票的拿出来,没票的往前走!”
此时的老徐已经顾不上我了,向座位上的人挤个眼,一猫身,钻到座位下去了。我无能为力,厕所肯定是抢不到了,装斯文、装可怜在这几个凶神恶煞的查票员面前肯定没用。于是我只能随着混票的人流被推搡着赶到餐厅,
被查出来没有票的几乎都是穿着绿色棉袄的知青,许多人都说没有钱,有的人为了证明的确没有钱,还掏兜挖袋地把口袋里所有东西都掏了出来,有的查票员还十分有经验地把皮帽子拿过来进行查验,生怕混票者把钱藏在皮帽里。但是大多数混票知青都显示出一种大义凛然,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气概。
正好这时列车开始靠站。列车长没有办法,只得下令将逃票者赶下车。我被赶下列车,在这个不知名的车站上正一筹莫展的时候,忽然听到老徐叫唤的声音,我一看老徐正在一节车厢窗口上向我大声招呼,我赶紧跑过去,此时列车已经开始慢慢启动,我抓住车门把纵身一跃,跳上了列车。
可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此后两天,尽管在也出现过两次查票,但是都是有惊无险,被我们一一蒙混过关了。这到不是我们的逃票技术如何精湛,而是临近春节,人很多,车厢里都挤满了人,查票根本无法正常进行,查票员只是草草抽查了一下就过去了。
过了苏州,老徐说,不能一直坐到终点站上海,上海站查票很严,一旦被查出来没有票,就前功尽弃,于是我们就在终点站的前面真如小站跳下车,这里根本不查车票,我们大摇大摆出了站,然后买了一张公交车票,顺利逃到上海。
经历了这么一次惊心动魄的逃票,尽管大大锻炼了我的胆量,但是说实在的,评估得失,我还是觉得还是有些不值得,这次逃票,差点心脏病被吓出来,最后多亏老徐指点帮忙,才混迹过关,其中偶然性因素很大。根据这样的评估,后来我再没有去尝试过逃票。但是首次惊险的逃票,作为一种经历,让我至今难以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