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勇的画值钱了

标签:
杨建勇美术杂谈 |
分类: 艺术沙龙 |
杨建勇,当年的老同事,老朋友,资深美术编辑,微信中的笔名“老杨很忙”。的确,杨建勇始终很忙,除了本职工作之外,他还出书,编杂志,以前还办过公司,一直忙忙碌碌。
大约三四年前,我发现他在认真练写小楷,我以为他是写着玩,然而,他十分认真地回答我,写字主要是为了让以后在画作中,将自己的题字和落款写得好看一些。我以为是胡话,不怎么当真。没有想到,没多久他真的开始画起画来了,练好的字也果真派上用场了。
杨建勇画的是水彩画,他的要求很高,纸张、颜料和画笔都要进口的,他说,进口和国产材料的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能更好地表现水彩的色感,尽管价格较贵,但是为了质量,他情愿选择前者。
这些日子,我看他每天在家画画,客厅的地板上,墙壁旁都堆满了他的画。他画画时十分认真,画前先要把画纸平整地粘复在画板上,然后打稿,涂色、晕染,他刚开始画的是鲜花,玫瑰、百合、水仙、向日葵……各种花,要用水彩体现花的光影、花的各种曼妙的姿态,应该说,是有些难度的,但是他锲而不舍,一笔一笔地画,一笔一笔去晕染。他说,一天最忙的时候,是半夜时分,家里人都睡了,他会扑在书桌旁,跪在地板上,画他的画。
他的画充满了灵气,我很为他的才华所震撼。我也曾经画过画,画过水粉、工笔,但是从不敢画水彩,专家说,水彩是最难驾驭的一个画种,但是,杨建勇却毅然选择了水彩,并画出自己的特色,难能可贵。
去年起,杨建勇又开始走新的路子,这就是尝试用水彩解构宋元山水,换一句话说,就是用水彩,重新构建“宋元”山水的文化氛围,他将郭熙的“卷云”、李唐的“斧切”、范宽的“小雨点”全部融合于水彩的气韵中,从而获得全新的视觉体验。他大量运用水作为表现方式,以水作为媒介,用大笔刷加强色彩的铺染,从而给作品注入当代的视觉冲击。
杨建勇的努力得到了市场上的认可,一些著名的画廊、收藏家开始关注他的作品。今年四月著名的芳草地画廊为他特地举办了一场个展,很多画作被藏家所购买,此后,朵云轩、西冷月社也拍卖乃至收藏他的作品。几万元一幅的画作被卖家一抢而空。日前闭幕的上海艺博会上,他展示的几幅水彩宋山水作品,受到许多藏家的关注和好评,一时间,杨建勇水彩名声鹊起。
前一些日子,日本有关方面邀请杨建勇去日本举办个赞,由于他的画很走俏,往往他的新作刚刚完成,已经被卖家看中买走,于是他只得重新构思新作。
近来他又迷上了瓷画,在瓷器上作画,然后烧后制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