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能有种感觉:我的两个“女儿” - 《震海听风录》和《寰宇大战略》,我这几年对“小女儿”- 《寰宇大战略》比较上心,而对”大女儿-
《震海听风录》则有所忽略。其实不然,我对“大女儿”一样情有独钟,最近还在“大女儿”身上花了很多功夫。
最近,“大女儿”-
《震海听风录》的动作较多,大家可以持续关注。版面设计还在持续改进中,目前的版面还不知最终版,最终版将更具新锐、动感和国际气息。
比版面更大的改动是内容。过去,《震海听风录》虽然经常外出采访,尤其是每年在《香格里拉对话》上组织一系列的中外英语对话,但那毕竟是偶尔为之。今后,这样的”偶尔为之“将成为常态,并且嵌入《震海听风录》的常态运作中。
今晚19:25,《震海听风录》将推出《集体自卫权:中美日三方人士对话》,一连两集,全部采用英语对话,中文字幕的方式。
日本对集体自卫权解禁,中国抑或,美国支持,地区各国谨慎观望。在这一问题上,日本走向究竟如何?美国究竟如何考虑?安倍是否真如中国所说想借此走向军国主义?美国对日本是否真的如此放心?日本方面究竟如何解释?中国、美国是否相信日本的解释?最重要的:在这一问题上,地区各国是否存在误解和误判?
所有这些问题都在地区间不但存在,而且还在不断发酵。今晚,《震海听风录》就把这一问题干脆摊在桌面上,请来日本、中国和美国的人士直接展开对话。
大家今晚可以看到,三方嘉宾直接用英语唇枪舌剑,展开激烈但又不无建设性的讨论和辩论,最后给全球所有的观众一思考和启示。
以这一节目为契机,今后《震海听风录》将逐步改变华人嘉宾,尤其是华人”职业嘉宾“自说自话的情形。因为原有的这一模式,相当程度是华人自己来诠释外方的想法,有时不免跌入理解或思维的误区。今天和未来的世界,沟通成为第一要务;消除误会的第一步,就是认真倾听对方的声音。
过去,我利用我的两个”女儿“ -
《震海听风录》和《寰宇大战略》,已经做了许多中外对话的尝试。但由于语言的限制,不可能有太多的外国接近核心决策层的人士能使用流利的中文,因此,直接用英语制作节目,就成为《震海听风录》的一个首选目标。
未来,《震海听风录》在原有节目样式的基础上,将更多地利用其自身的连线优势,直接在各国请出事件的当事人和接近参与者,并直接与英语展开对话或辩论,以期更为体现国际化的风格,也与各国际品牌电视节目在同一起点上展开竞争。
在受众层面,我们一度担心(其实至今也依然担心)收视率将因此而下降。但我们对《震海听风录》的观众结构定位是:全球接受过大学以上教育的观众,以中产白领和金领为主要群体。这部分群体的价值观和喜怒爱好,将决定未来中国置身于其中的世界主流的发展方向。
未来一段时间,由于观众口味的不同,我们可能会面临大中华地区(尤其是大陆地区)的收视率下降的情况。但我们坚信,我们的收视群体是全球以中产白领和金领为主体的人群,观众有一个重新认同和汇聚的过程,我们的市场也有一个重新定位和培养的过程。
对英语程度不好的观众来说,阅读中文字幕依然是一个便捷的方式。因此,语言本身并不会对收看我们的节目构成本质的影响;相反,您可以从我们的节目中比过去更多、更直接、更多元地了解到世界各国人们的真实想法,而不是由我们组织一批讲中文的”职业嘉宾“来为您量身定做您喜欢听、喜欢看的内容。
多元的视角、思维的冲击、理性的碰撞,是《震海听风录》未来努力的目标,也是中国日益置身于其中的世界潮流的发展方向,从中生成符合人类先进文明走向的价值观,是中国未来的方向。
当然,为照顾观众的收视习惯,我们未来将依然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式,即将原来的操作模式与新拓展的模式相结合,但未来的方向和趋势一定是后者逐渐替代前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