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糖尿病的常见误区
http://s9/bmiddle/65e27b65tda9c0c5c7a88&690
目前我国已有糖尿病患者约9400多万,而且每年还以较快的速度递增着,面对危害人们健康的“隐形杀手”,不仅要从药物、饮食和运动中去治疗和调理,还应注意血糖的检测和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学习,绕开常见的认知误区,正确对待,今天和大家一起讨论一下几个关于糖尿病的常见误区。
一、降血糖越快越好
好多刚查出糖尿病的朋友,总希望血糖快速降下来,于是就开始自己买降糖药吃,或者是将医生开的降糖药加大剂量,希望血糖能快速恢复正常。其实这样做是不好的:第一,随意服用或加大用药剂量容易导致低血糖,频繁发生低血糖容易造成智力损害,严重者可产生脑损伤甚至死亡;第二,增加肝肾负担,超剂量的药物增加肝肾代谢,易损伤肝肾功能。
所以血糖并不是降得越快越好,按医生指导用药,控制血糖稳步下降才是关键。
二、只顾吃药不管结果
一些病人可能是出于怕麻烦或者没时间,吃药不断,但就是不做血糖或相关检查。我们人体都有一定的适应性,如果长时间的处于一种高血糖环境,很容易让人产生耐受,即便是血糖高了也不知道,久而久之等感觉到眼看不清东西了或者皮肤发痒等一些相关的并发症出现了才后悔。
对于糖友来说,最好做到每周定期监测一到两次血糖,三个月左右检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以助于医生及时调整用药,方便治疗。
三、新药贵药就是好药
为了健康人们总是不惜花费巨资,四处求医问药,一旦听说有什么新特药总是想着第一时间去尝试,经常是花费了巨额药款病还没治好。对于一些新特药还是不要盲目服用,最后先咨询主治医生意见后再行决定。
四、检测血糖时不吃药
糖尿病患者经常为了检验治疗效果,而在检查血糖时刻意不吃药,这样以来检测出的血糖值意义不大,不容易了解到血糖药物治疗的效果,医生不容易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五、空腹血糖时间不对
对于空腹血糖的监测,好多朋友理解的就是不吃饭测的血糖就是空腹血糖,这是一个错误的理解,空腹血糖要求是停止进食10—12小时所测的经脉血糖,这样才有临床意义,所以即便是在早上没吃饭测血糖,而晚上22点的时候有加餐,这样到早上7点钟的时候测的血糖也是不准确的。
检测空腹血糖应注意掌握好时间,停止进食10—12小时时所测数值才有临床意义。
任何疾病的治疗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对于糖尿病我们应该认真对待,在用药治疗的同时多掌握些相关的科学知识,以理性的态度去认识他,采用科学的治疗方法,这样即便是得了糖尿病我们一样可以生活的很好。
个人原创,媒体转载请与本人联系。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
顾胜利
QQ:1074852346
新浪微博:@顾胜利营养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