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半百
(2024-03-20 17:48:55)
标签:
文化历史杂谈 |
回顾半百
文/王真光
《先行者》已经出版50期了,自1987年6月创刊至今,走过了18个年头,如同一个婴儿成长为一个18岁的成年人一样,长大了。《先行者》能够茁壮成长,着实令人欣喜。我作为创办这个刊物的参与者,抚今追昔,思绪万千。
济铁文协成立后,便酝酿出版一本文艺刊物。文协的任务是团结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文艺作品,因此必须给作者提供一个耕耘的园地,同时通过这个园地,不仅团结一些老作者,更可以发现和培养一批新作者,以壮大全局的文艺创作队伍,繁荣全局的文艺创作。在这样的思考下,经过批准,《先行者》诞生了。
《先行者》是一本综合性文艺刊物,但主要的还是倡导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是基础,加以当时全局的文艺创作比较弱,作者也不多,很有必要突出文学创作这一环节。这个指导思想一开始就很明确。刊物出版后受到读者和作者的欢迎,涌现出一大批作者,推动了文学创作的发展,从而改变了全局文艺创作的局面。
早些年,有文艺界的朋友问及刊物为何取名《先行者》,有何含义?在《先行者》的发刊词中有这样一段话:“《先行者》发表的作品,要在思想和内容上反映全局广大干部职工在改革和生产中表现出来的新思想、新风貌,塑造勇于创新、积极进取为四化献身的新形象。作为文学工作者,理应走在前面”
铁路是国家的命脉,能源的先行官,那么,铁路上文艺工作者当然成为“先行者”。思想观念上要先行,在新人新事物出现之际,要锐敏地抓住,以文艺形式表现出来。在时空中,要有超前意识预见未来,人不觉我独醒,以文学作品引导前进。先行者以文艺作品展示绿色信号,让国家的列车,人民的生活,安全地行驶在正线上,轮对飞驰,奔向未来的新天地。”
在《先行者》走过的五十路程中,出现了众多作者和多篇作品,已经形成一支可观的文艺队伍。《先行者》将在五十的起跑线上,奋勇前进,汇聚更多的作者,贡献更多的作品。《先行者》永不停步,走在时代之前。
写于2005年9月10日《先行者》创刊五十期座谈会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