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的月——祈福絮语

标签:
文化情感 |

文/真光
如银辉洒地,似流水柔情。
这就是月。
人们对月怀有浓厚的兴趣,月向人间送来了无限深情。
月与情是紧密连系在一起的。有月便有情。她带来了一连串令人动心的词藻:相思、故乡、亲人、友朋以及恋情……古今中外的文人雅士大都对月吟咏歌唱,寄予美好的遐想。富有想象力的中国古人,创作了月上广寒宫、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这样的神话,且有“月下老人”在男女之间暗牵红线,促成美满姻缘的传说。这些,都与月有着密切的关系。诗人李白写了多少有关月的诗啊!“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首《夜静思》道出了远客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是在月光如霜的秋夜里产生的。月,催发了人们的感情。李白更以人格化的手法把月比拟为人。“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孤独的形象跃然纸上,只有月是他感情上的密友。在《把酒问月》中,诗人感叹着:“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今月古月,今人古人,演绎出明月长在,而人生苦短的哲理,意味深长。怀念远方的人常有相思之苦,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便描写了这种心态:“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而苏轼的“醉作”《水调歌头》,更把天上人间、月与人生联系起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词人最后深情地发出了千古绝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多么美好的祝愿啊!凝聚在人们的心里,成了最经典的祝福,多少年来,有多少人在反复传诵!咏月,不仅有文字描述,在音乐中也不乏精品。悲多芬的《月光奏鸣曲》,那样真诚的音乐,在第一乐章中就奏出了月夜湖上那样静而美的意境,让人听了难以忘怀。这首曲子,甚至让“盲姑娘”看见了光明。这些美妙的文艺作品,是那样深刻地滌荡着人们的心灵。
月用她的光辉传递了一片深情。在明亮或朦胧的月光下,在静静的夜晚,恋人们的幽会又是何等浪漫!人生如此,不虚此行了。所以,月是传情的媒介,那首《月亮代表我的心》,也许真的可以“代表”了吧?
月在一年之中,每月都出现,然而人们常常把月与秋联在一起,似乎只有秋才配得上月。有“春花”便有“秋月”。“月到中秋分外明”,这是人们的一种
中秋节是团圆的日子,但却又包含了离别相思之情。孟郊的《古怨别》是这样写的:“飒飒秋风生,愁人怨离别。含情两相向,欲语气先咽。心曲千万端,悲来却难说。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还有,柳永在《雨霖铃》中不也是唱出“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么?
不过,这仅仅是一个侧面。
月亮高挂天穹,离地球三十八万公里,高不可攀,如今科学发达,人类已经登上月球,发现那里并没有什么广寒宫,没有美女嫦娥,那里是一片荒凉的冷寂世界。然而,人们还是在想像着那个神密的天体,把美好的愿望寄托在那里。
这是人类的善良美好的心灵。
值此中秋佳节到来之际,絮语秋月,添些生活情趣,也在此借用两句老话,为天下人祈福:
愿天下的家庭安乐团聚!
愿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属!
文/真光
如银辉洒地,似流水柔情。
这就是月。
人们对月怀有浓厚的兴趣,月向人间送来了无限深情。
月与情是紧密连系在一起的。有月便有情。她带来了一连串令人动心的词藻:相思、故乡、亲人、友朋以及恋情……古今中外的文人雅士大都对月吟咏歌唱,寄予美好的遐想。富有想象力的中国古人,创作了月上广寒宫、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这样的神话,且有“月下老人”在男女之间暗牵红线,促成美满姻缘的传说。这些,都与月有着密切的关系。诗人李白写了多少有关月的诗啊!“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首《夜静思》道出了远客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是在月光如霜的秋夜里产生的。月,催发了人们的感情。李白更以人格化的手法把月比拟为人。“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孤独的形象跃然纸上,只有月是他感情上的密友。在《把酒问月》中,诗人感叹着:“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今月古月,今人古人,演绎出明月长在,而人生苦短的哲理,意味深长。怀念远方的人常有相思之苦,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便描写了这种心态:“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而苏轼的“醉作”《水调歌头》,更把天上人间、月与人生联系起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词人最后深情地发出了千古绝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多么美好的祝愿啊!凝聚在人们的心里,成了最经典的祝福,多少年来,有多少人在反复传诵!咏月,不仅有文字描述,在音乐中也不乏精品。悲多芬的《月光奏鸣曲》,那样真诚的音乐,在第一乐章中就奏出了月夜湖上那样静而美的意境,让人听了难以忘怀。这首曲子,甚至让“盲姑娘”看见了光明。这些美妙的文艺作品,是那样深刻地滌荡着人们的心灵。
月用她的光辉传递了一片深情。在明亮或朦胧的月光下,在静静的夜晚,恋人们的幽会又是何等浪漫!人生如此,不虚此行了。所以,月是传情的媒介,那首《月亮代表我的心》,也许真的可以“代表”了吧?
月在一年之中,每月都出现,然而人们常常把月与秋联在一起,似乎只有秋才配得上月。有“春花”便有“秋月”。“月到中秋分外明”,这是人们的一种
中秋节是团圆的日子,但却又包含了离别相思之情。孟郊的《古怨别》是这样写的:“飒飒秋风生,愁人怨离别。含情两相向,欲语气先咽。心曲千万端,悲来却难说。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还有,柳永在《雨霖铃》中不也是唱出“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么?
不过,这仅仅是一个侧面。
月亮高挂天穹,离地球三十八万公里,高不可攀,如今科学发达,人类已经登上月球,发现那里并没有什么广寒宫,没有美女嫦娥,那里是一片荒凉的冷寂世界。然而,人们还是在想像着那个神密的天体,把美好的愿望寄托在那里。
这是人类的善良美好的心灵。
值此中秋佳节到来之际,絮语秋月,添些生活情趣,也在此借用两句老话,为天下人祈福:
愿天下的家庭安乐团聚!
愿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