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楼的钟声(10)

标签:
历史文化情感 |
北楼的钟声(10)
(小说)
文/ David T. K.Wang
十五
王枫凯拿着《赞美诗》走向北关外大街十一号,看着那两扇黑漆大门,心中产生一种果断意念,过去不敢迈进这个大门,如今抬脚就进去了,何等豪放!但不知里面是什么样子?刚进了大门,就听见“哧啦哧啦”的声音,是什么呢?转进院子一看,只见院子里一个木架子上斜放着一根大圆木,两个人正一上一下地拉大锯,在锯木头。这样的锯木头,王枫凯在乡里也见过,但那是木匠铺呀,这里不会是木匠铺吧?他站在院子里四下观望,这是一个四合院,北正房是三开间的大屋,西厢房也是三间大房,只是东厢房是两大间房,他看见那间房里坐着很多人,和拉大锯的人一样穿戴。站了一会,没看见再有别人,不知再向哪个房里去。正在犹豫不决,彷徨无计之时,从西厢房走出一个人,穿着蓝色旗袍的女士,她走过来问:“你找谁?
王枫凯看这位女士面熟,他见过。上课时在教学楼前女生群里有她,是高二班的学生,那时学校只有高一高二两个班,从年龄上判断,定是张美光的姐姐。王枫凯猜测的不错,他就是张美光的姐姐张美瑞。
王枫凯说:“我是美光的同学,她把《赞美诗》忘在教室里了,我給她送来。”
张美瑞露出惊讶的神色,说:“正好,她还到处找呢。”
王枫凯双手把《赞美诗》递给张美瑞。
张美瑞接过《赞美诗》说:“她就是粗心,丢三拉四的。谢谢啦!”
王枫凯说:“不谢。我回去啦。”
张美瑞说:“别走,美光一会就回来,你等等她,到堂屋里坐坐吧。”
王枫凯跟着张美瑞进了堂屋,堂屋里坐着一男一女两位四五十岁的老人。
张美瑞对老人说:“大,美光的同学给她送《赞美诗》来了。”
王枫凯听她叫老人“大”就知道这就是长老张秀夫,他曾听胡士媛说过。于是,向张长老鞠了一躬。
张长老说:“不必拘礼,坐吧。”
张美瑞转身又向王枫凯介绍说:“这是我娘。”
是师母了,王枫凯又向师母鞠了一躬,这才坐下。
张长老问:“外地的?”
王枫凯回答:“本县的,但不是县城的,是乡下南沙河的。”
师母说:“南沙河我知道,去仓沟坐火车就在南沙河下车。”
王枫凯问:“你老到过仓沟?”
师母说:“几年前,我在仓沟教会小学教过书。”
王枫凯说:“仓沟教堂我也去过,我班上两位同学都是仓沟的。”
十六
正说着,张美光回来了,一进门看见王枫凯,说:“是你呀。”
师母说:“这位同学给你送《赞美诗》来了。”
张美光看见桌上放着的《赞美诗》,拿过来来说:“我还以为同学拿错了呢。”回头对王枫凯笑笑说:“谢谢你!”
没等王枫凯回话,门外又进来一位女士,个头比张美光略高,他想这女士可能是张美光的又一个姐姐。
那女士却对张美光说:“二姐,贵客来了,不介绍介绍?”
张美光指了指王枫凯说:“同学王枫凯。”又对王枫凯说:“我三妹妹美德。”
美德望着王枫凯说:“长的不错!”
张美光说:“又乱说了!”
美德说:“不说不说。”
张美光说:“她就是爱乱说话,你别介意啊!”
那美德转身向长老说:“大,吃饭了。”
王枫凯听见“吃饭”两个字,便对张美光说:“我回去了。”
张长老说:“在这里吃饭。”
王枫凯说:“不啦。”
张长老说:“弘道院的学生到我这里都不见外,你能例外?坐下坐下!”
张美光说:“在这里吃吧。”
王枫凯只好坐下。
一会,美德搬进一张小条桌,矮矮的。又拿来许多双筷子摆上,还拿来一个酒壶一个酒杯。然后又领来两个小女孩,大的八九岁小的五六岁。
张美光指着俩女孩说:“这是我四妹美泉,五妹美菊。”
王枫凯心想,她家怎么都是女孩?
师母问:“你大姐呢?”
美德说:“在厨房炒菜。我去端菜。”说完,一遛烟去了。
一会,一盘一盘端上来。端上一盘藕片,美德说:“藕,日本人叫哈斯。”
张美光说:“才学几天日语,别卖弄了。”
一会,张美瑞来了,大家围坐在桌旁准备吃饭。师母说:“谢饭!”大家都低头闭上眼睛,听师母祈祷。吃饭时,长老自酌自饮。
饭后,长老留王枫凯说话。王枫凯巴不得长老讲话,但不知长老说什么?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