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教问答

(2011-02-17 16:06:34)
标签:

育儿

分类: 原创观点

    应西安市“励志说唱团”团长的邀请,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孩子最需要什么?

答:要想回答好这个问题,一定要把我们自己回归到孩童时代,回忆一下那时的我们最需要什么。
    简单概括一下:
    1、需要理解。孩子时刻需要被大人理解,因为大人和孩子的年龄差异,导致大人不经意间总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感受来判断孩子的言行,这样往往会产生很多误会和矛盾,孩子原本天真单纯的言行会被大人的主观臆断扭曲了。所以,通过与孩子们真心地沟通,多理解孩子言行本后的初衷,也许很多事情都能变得非常简单。
    2、需要温暖的关爱。相对于成人的内心来说,孩子的内心还是很幼小、很脆弱的。因为孩子的经历和阅历较少,所以他们面对外界一切人和事的时候,几乎从不设防,或者说完全坦然真诚地面对,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言行举止会显得非常幼稚,结果很可能会受到挫折和打击。弱小的心灵如果受挫多了,没有得到温暖的呵护,那孩子将会带着自卑前行。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有一颗上进的种子,这颗种子需要用温暖的关爱来灌溉才能茁壮成长。
    3、需要鼓励。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大人们的鼓励,尤其是孩子们在经历自己人生中的各种“第一次”时,他们的内心是既充满了期待,期待把事情做好,又充满了担忧,害怕把事情做坏了,受到批评或嘲笑。这时,唯有鼓励,才能使孩子坚定自己把事做好的信念,有了这个信念,孩子才能把事越做越好。
    4、需要合理宣泄。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不如意的事,在那一刻产生的负面情绪需要及时得到宣泄,才能使得人的内心没有太多的垃圾。孩子尤其需要宣泄。因为现在的家长们管制比较多,孩子受到的压抑比较多,这些压抑如果不找个合适的途径宣泄出来的话,时间长了孩子的心灵可能会被扭曲,言行都会出现问题。
    5、需要被倾听。孩子从小其实很喜欢和他人分享自己的所见所感,因为分享的过程本身就是非常快乐的。但在成人眼中,孩子们的话语是那样幼稚,孩子觉得好玩的事大人可能会觉得无聊,无视孩子的分享是不尊重孩子的表现。当人不被尊重的时候,内心深处产生的厌恶感会使人以后不再愿意与对方交往。
    6、需要被宽容。孩子毕竟是孩子,没有高深的理论基础做指导,没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经验,他们必须经过各种各样的尝试后才能掌握生活的真谛,而尝试的过程有成功,更多的是失败,每一次失败时他们的内心本身就对自己产生了罪恶感,他们需要得到宽容,才会使这种罪恶感释放出来。若不被宽容,罪恶感会越来越更加沉重,甚至衍生出敌对情绪,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总而言之,孩子的成长最需要爱,科学的爱,正确的爱,滋润心田的爱。

 

 

 

    现在的家长应该怎么教育孩子?

答:1、以身作则。坚定“身教胜于言教”的信念。在责备孩子某件事做得不好时,先看看自己是否做得很好。
    2、感同身受。时刻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受孩子的感受,充分去理解孩子,不随意妄下定论。
    3、顺其自然。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性,在保证孩子身心安全的前提下,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条件下,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使其最大化地发挥自己的潜能,而不是以家长的愿望为孩子成长的出发点。
    4、平等对话。尊重孩子,同时也教会孩子尊重父母。倾听孩子说话,同时也教会孩子倾听父母说话。当意见不一致的时候,不争吵,求同存异,争取各退一步,友好协商达成共识。
    5、各司其职。家长和孩子之间要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不相互包办对方的事,不随意点评,不指手划脚干涉对方。
    6、相互关爱。多给孩子真诚的鼓励、赞许、帮助、宽容和关爱,同时也教会这样对父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