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工资只有十几块钱,那时不同的工种要有长短不等的学徒期,学徒期内每月只有十七块五的收入,勉强维持生计,所以对两年的学徒期内自身的经济状况的记忆,倒是有些模糊了。
两年的学徒期结束,经过一年的一级工过渡,便进入二级工的阶段,工资也涨到了三十九块五角,当时我们戏称为四十大毛。
就是这四十大毛我一拿就是七八年的时间。
最初,拿四十大毛时仿佛成了富翁,出手也阔绰很多。
当时工作在山东北部的一个小镇,单位距两边县城有三四十公里,唯一的消费就属赶集买些鸡鸭鱼肉,回来制作一顿大餐,哥几个喝得面红耳赤,一阵嬉笑怒骂之后倒头便睡,睡梦中排解掉孤独与寂寞。
那时的物价很便宜,记得鸡蛋几分钱一个,那地方鸡蛋都是论个卖的。鸡鸭更是便宜,尤其是鸭子,北方人多喜欢吃鸡,一般鸭子是用来生蛋的,很少有人吃,所以块儿八角就能买只鸭子。
就是在那样的条件下,靠四十大毛,生活的有滋有味,特别是看到单位周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更觉得生活在了天堂。
就是这四十大毛,开始了自己理财的经历,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年都筹划的熨熨帖帖,过活的安安稳稳,留下的记忆甜甜美美。
那是一年最盼望的是每年春节休探亲假,头一两个月就开始准备,利用这四十大毛,给家里买些好烟好酒,鸡鸭鱼肉之类,也算作最初的孝心吧。
记得有一年我花了十四块钱买了两个瓶酒,一瓶汾酒,一瓶竹叶青,是从单位的一位师傅手里匀的,大概他还会赚我几块,但能够买到就足够令我从梦中笑醒。
由于地处偏远,信息闭塞,也会时常闹一些笑话。
一次我到集市上买鸡,准备杀了带回家,见一位妇女手里拎着一只鸡,要价特别便宜,二话没说就买了回去。杀了退了,发现鸡全身都是黑的,以为是只病鸡,嘴上骂骂咧咧地将它扔进了垃圾堆。过了一段时间才知道那是一只乌鸡,而且是自然状态下喂养的,一定很有营养,无奈早已喂了野狗了。
就这样在平平淡淡的期盼中,在懵懵懂懂的追求中,享受着四十大毛给我带来的欢乐,给我带来的那份满足那份充实。随着岁月的流逝,时代的变迁,我的工资增加了,一百,二百,三百……一千,两千,三千……钱愈来愈多,后来干脆变成了卡,但我每每收到工资时,总是令我想起那四十大毛。
后来我离开了那个小镇,走进了学校,四十大毛又伴我度过了几年的学校生活。
由农村走进了城市,由单位走进了学校,生活的境遇变了,四十大毛也就显得有些紧张了,那时经常手头拮据囊中羞涩,即便如此,我们仍然有我们的周末聚会,依然会喝得面红耳赤。常常几个人凑零铜蹦买盒烟,也会抽的如痴如醉。
四十大毛伴我走过了人生的另一重要时期。
后来,毕业了工资涨了,生活富裕了,也就告别了四十大毛。
现如今我又经历了人生的几个时期,每一时期我都在寻找属于我的四十大毛,寻找那份欢愉,那份记忆。
这就是我难忘的四十大毛情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