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载柔道奥运冠军佟文去年世锦赛期间尿检呈阳性,被禁赛两年,她与她的教练一同正接受国家相关部门的调查。同是这家媒体,08年奥运会后曾报道佟文称教练教会了她如何做人,云云。在此笔者不想评价佟文及其教练的是非功过,这些国人自有公论,而由此引发的思考是所谓的名人,也就是现代人所说的腕们,在自己从事的某个领域取得一些成绩后,是不是就一定把人做得很好,是不是行为很高尚,换句话说做事与做人是怎样的关系。
按着相当一部分的国人和某些媒体的写手们的逻辑,成绩非凡的人就一定有高尚的人品,一事无成的人就一定有低俗的人品,于是有了某某领导无私奉献高风亮节诠释公仆的含义,那位奥运冠军勇于拼搏为国争光书写高尚的篇章,这位文艺界的大腕关爱社会热心公益彰显人格魅力的报道,屡屡见诸报端,于是形成了近乎荒谬的逻辑----成绩卓著者人品好。那么是不是收获丰厚事业有成者就一定会做人,就一定人品高尚吗?无疑回答是否定的。球王马拉多纳在足球场上所铸造的辉煌可谓无人能及,其过人的球技恐再过百余年仍无人赶超,可谓事做的完美无缺了吧。但在球场外,他吸毒、枪击记者、狂妄不羁出口伤人,无论如何不能说会做人,更别谈高尚的人品了。可见事业辉煌不等于你会做人,不等于你能做好人,更不等于你做了行为高尚的人。反之亦然,汶川、玉树大地震,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有成千上万普通人----工人、农民、士兵和那无数的学生志愿者,他们站在领导、企业家、文体明星的后面,默默地奉献着,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的伟业,甚是没有豪言壮语,你能说他们人做的不好吗?能说他们人品不高尚吗?当然不能!他们是抗震救灾的基石,是取得这场胜利的生力军,更应是名垂青史的功臣们。所以正常的逻辑应该是有好的人品能做出辉煌的事业,做出了惊天动地事情的人不一定有高尚的人品。
做事是人的一种谋生手段或是这种手段的衍生,所以人人都要做事,所以不能强求每个人都先学做人,待人品高尚了才来做事,所以对做事的人来说,不可能都是高尚的。就像某一个人一个偶然的机会,或是用某些非常手段当上了领导,那么在其位就要谋其政,也就理所当然的会做一些事情,有些事情对老百姓来说是好事情,但决不可仅凭这些就断言领导有高尚的人品,做人做得很好。相反现在有很多政府官员、企业领导,在功成名就后,背地里做些贪污受贿、包养情妇和卖官鬻爵的蝇营狗苟之事,就算你在公众面前做得再体面,也难掩其心灵的龌龊,和令人鄙视的人格。
做人是人的一种追求,是人的一生的终极目标。多少仁人贤士毕生追求做人,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成就了一个个大写人的楷模,也成就了成果卓著的大师称谓。国学大师季羡林曾被授予2006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中称:“智者永,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他的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如此的评价,让那些仅靠一首歌,几部作品,一两块牌子,而高谈阔论做人和自溢为品格高尚的人汗颜。
做事与做人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人要通过做事来学会做人,学做人是为了更好地做事,古今中外受人赞溢之人大抵如此。做事是一时的,做人则是一生一世的,不会做人或做不好人,即使你位高权重声名显赫,都将成为人们嗤之以鼻的谈资,终究难逃折戟沉沙的命运。
加载中,请稍候......